这半年下来宋明光的精神都不错。
接连的顺畅生活之后像是被注入了新生命一样。
和宋然相比,反倒是宋明光像是重获新生了一般。
这半年来自助餐厅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而且宋明光铺的摊子很大,整个余城的餐饮界也是闻所未闻,生平仅见。
每天的成本,出餐量,门店的房租,二十多个员工的人员成本,一切的一切都令人咂舌。
虽然同行也都眼红不已,但是却也没有人敢去模仿。
毕竟他们也不是宋明光,有重生的宋然这么一个外挂存在,自助餐厅的成本控制,运营方式等等的一切,绝非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摸的清楚的。
宋明光的这一通操作他们是看不懂的,并且阵帐这么大,早已吓退一大半的人。
剩下的自然也只有观望的份。
谁也不敢平白去冒这样的风险。
也不是谁都轻易能够拥有这种体量的资金来运营餐厅。
所以也就造成了宋明光的自助餐厅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半年的时间过得飞快,自助餐厅也像是印钞机一般的运营着,宋明光虽然每天累的头脚倒悬,但是却一天比一天兴奋。
毕竟结果值得。
短短半年的功夫,生意也是节节攀升,甚至餐厅的名气也扩散到了周边的城市,每天都有许多人慕名而来。
这样的自助餐在这个年代实在罕见。
逐渐就有人蠢蠢欲动,甚至有人直接找到宋明光要求加盟,都被宋明光婉言谢绝。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就是开分店,也想自己做,毕竟不差钱,跟别人合作,沟通成本太高,又不能讲太透,他的这个节奏别人是跟不上了。
这让很多人不理解,送上门的钱都不要,这人可真是牛啊。
他们哪里知道宋明光的商业布局呢,他有一大盘棋,随后会一一呈现在世人面前,宋明光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一望无限的大草原上。
自己餐厅的日流水自然也是不在话下,虽然偶尔有升有降,但是平均的流水却也不错。
平均一天也有个三十多万元。
淡季偶尔会有营业额下跌的状况,但是一旦到了节假日,便是能够数倍的翻番。
半年下来宋明光手里居然也积攒了几千万的资金。
比起当初股票暴富的时候还要翻上几番。
宋明光起初没有查帐,偶尔查了可用的资金也是吓了一跳。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甚至到了现在,宋明光也恍若是在云端一样。
但是每一天的生活偏偏能够让他感受到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看着每天门口排起的长队,宋明光心里暗想:或许,也是时候扩大规模了。
第二天,宋明光就去找了之前的中介公司的那个小伙,这小伙一见宋明光,就热情的迎上来。
宋明光的餐厅一开业,他就听说了,火的一塌糊涂,他自己也和同事来过几次,每次宋明光都很热情的招呼他们,还会额外送上点水果什么的。
这个叫朱晨的房地产中介也早就和宋明光处成了老朋友了。
今天一见宋明光,倒也没想到他要来租房子什么的,只当是来串门聊天的。
宋明光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我要开分店,你再给我找个房子吧。”
朱晨一听,嚯,来生意了。
他知道宋明光的生意好,以后一定还会开分店的,但是着实没想到这么快。
这以后一定要牢牢抱住这个大tui,自己的业绩也就不能愁了。
“好的哥,那咱这次准备把店址选在哪?”
“这次选在南区吧。”
“哥,您真是有超前的眼光了,我也听说了南区明年会大开发,你的店开在哪里哪里火”。
朱晨如今是真的信宋明光,不再像上次那样给人家提建议了。
这小伙的工作效率也非常高,转身拿来资料就和宋明光选了起来,
“这有个刚开的楼盘,是银行的住宅区,有消息说明年单位全体搬迁过去,那住宅区也会全部入住,现在有些已经开始装修了”。
“还有这个,是电厂的住宅区,这个小区的人收入很高,单位福利也好,消费能力杠杠滴,只是楼下的这个铺子暂时还没有完工,需要再等上几个月”。
接下来,又相继推荐了几个铺子,最后宋明光选了离会展中心最近的一个铺子。
楼后面是小桥流水,楼前是个大型广场,这栋楼是商务中心的楼,出入的都是些高端商务人士。
很符合他这次更高端的自助餐的定位。
很快就签好了合同。
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的装修和筹备更快了。
餐具、装修风格也都一并选了高端的配置。
如今的宋明光已经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所有的问题全部都能迎刃而解。
大手一挥,完全一副指点江山的气势。
这次的菜品选的五星级酒店的标准,还安排了大厨亲自现场制作牛排,整个的就餐氛围格调满满。
这里可以接待商务宴请,并且顾客不用排队,都是提前预约,甚至包场。
酒水也都以红酒和香槟为主。
价位也是之前的三倍,与第一家店的顾客拉开了差距,做了分流。
其实,宋明光也不知道这样的定位到底能不能被余城这个三线城市所接受,但是宋然日记里提到的未来这里的商业氛围,他觉得有必要建造一个这个场所。
集就餐、会议、活动于一体的餐厅,他要来引领这个消费潮流。
对面的会展中心以后会经常承接大型的活动,来参加的人多是外地的商人,这些人需要有一个高端的场所,来成就他们的业务洽谈。
他们不一定是来吃饭,但是饭局的逼格一定要有。
这样才能有助于他们的业务洽谈。
这样分析下来,这个定位还是很具有战略眼光的。
这次的餐厅员工有一部分是从老店选出来的,又招聘了一批高学历的年轻人。
进行了专业的餐饮礼仪培训。
这样的档次再过十年也是主流配置,宋明光的眼界已经与身边人拉开了一个世纪的差距。
这次他给团队提拔了店长和部门主管,他就不用在门店主持工作了。
包括老店也是按照这样的工作安排,而他自己就商务中心的楼上租了一间办公室,进行远程遥控。
这无形中为以后的事业布局奠定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