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章 文武且相轻
    “东风吹兮轰彼娘!”

    话音刚落典韦已经迫不及待的冲出去了,其他人也纷纷冲锋。

    他们跑太快了,攻城器械还在后边呢,又转了回来。

    不搞其他虚头巴脑的,淦就完事了,攻城器械全部推出了,所有人都冲了。

    刘应也在冲,被许诸和赵云以及众多亲兵护卫着。

    之前没有给他们排练口号,现在喊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声音:

    “汉军万岁!”

    “汉威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荆州军万岁!”

    “汉威侯最流弊!”

    ……

    急促的大鼓锤响,个个都是红了眼了。

    以前的坚固城墙现在在他们眼里如同沙堆一般。

    城破,冲锋!

    杀敌,立功!

    鼓声催人奋进,被渲染出来了一种有去无回的决心和气势。

    这一战,名震天下!

    震耳欲聋的鼓声,厮杀声和叫喊声。

    气势恢宏如同千军万马崩腾。

    浓稠的夜色中,天地俱惊。

    这一战杀出了汉军的血性,后来许多人都认定是汉威侯的缘故。

    战斗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慢慢平息,跑掉了不少黄巾,大家也都筋疲力尽,还是要清点战俘和战利品。

    有点遗憾的是刘应自己没能杠枪表演一下他苦练的枪法,在这帮人的保护下没人能够近身。

    后来之后捡了一把弓站房顶上就练箭法了。

    刘应也不客气,让自己的人偷偷过去搜刮库府和大户家产,先找黄巾放钱放粮的地方,估计他们早搜刮过一遍了。

    将士们卖命,没有纵兵屠城泄愤泄恨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要你们的钱不要命。

    牺牲的将士也是要抚恤金的,这点不容置疑,谁有意见我让他死一次试试。

    从刘应到监军,然后是刺史太守各自上书汇报战况,大家也达成共识了。

    汉军军纪严明,论功行赏,有评定标准的。

    刘应也开始私信皇帝,自己准备北上回去打冀州了。

    他把蔡邕一家子请回去了,不愿意回去的话直接绑上马车了。

    蔡邕一边喊着家门不幸,然后被劫持北上了。

    最后就还有一件事情,刘应去拜访了一下乔公,这时的刘应名动天下,又是两州的大英雄。对方赞他一句英姿无双。

    只是想不明白的是,刘应只带了给他两个女儿的礼物,见了见她们,然后就满足的离开了。

    南方之行结束了。

    自己虽然离开了,可是还有着不少会怀念自己的人。

    ……

    一切都好起来了。

    皇帝发现自从汉威侯大捷之后,西线这边,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了几万敌军。

    虽然跟南阳一战比起来是个弟弟。

    东线那边,贾诩几个人用兵稳如狗,倒是卢植打一个广平打了这么久。

    剩下广宗是黄巾最后的屏障了,张角已经退守在这里了。

    相比之下他们的业务能力比刘应差太多了,灵帝这个军事盲南边会有一些想法和牢骚。

    尤其还有宦官进献谗言,对他们越来越怀疑了。

    到底行不行啊。

    还好刘应回去了。

    刘应回去冀州,恐怕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

    冀州。

    “凡攻城,必围城!离城两百步构筑藩篱,派兵把守,以防敌军找到机会袭营。建造云梯……”

    卢植认真的教过这三个人一遍。

    他越来越想不明白,守城这种技术含量低一点的也就算了,全凭武力。

    为什么连攻城这种重要知识都一窍不通,他们是怎么当将领的?

    汉威侯还收了这三个人当部将?

    你们真是跟汉威侯混的吗?

    是那位大名鼎鼎攻破弹汗山、攻破南阳郡的汉威侯吗?

    吕布还好一点,他从军经验多一点,略懂。

    卢植一问,都是萌新。

    好吧不问了。

    嗯?

    更迷惑了,汉威侯到底看上你们什么啊。

    关羽张飞他们就觉得自己被看轻了,他们也不屑。

    我们不是还没学过吗,凭什么看不起人唧唧歪歪的。

    和这些人合作真是麻烦,当初汉威侯在的时候还能够耐心教他们兄弟俩的。

    现在才觉得刘应对他们的好,早知道的话自己也学典韦许诸当个贴身护卫长能够跟在汉威侯身边学东西就好了。

    建立功勋的机会怎么可能没有。

    人家都攻克南阳郡了,我们在干什么。

    两方矛盾越来越大了。

    尤其张飞对刘备矛盾越来越大了,卢植部下对他们也有矛盾了。

    以战事为主,大家都先忍一忍。

    卢植他们隔断了青州、幽州,进攻安平国,配合贾诩他们并州军。

    自己堂堂中郎将,成名已久的大儒,竟然成了配角。

    并州军已经攻克广平了,接连大捷。

    如果自己能够攻克安平,黄巾老家就剩下广宗和钜鹿两座孤城,还即将被他们合围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