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章 赵括:我上我也行!
    汉武帝刘彻:“我刘氏自有天命,看这个刘秀,也算是朕的亲支近脉,一路豪杰英雄纷纷来投,颇有我高祖之风啊!”

    霍去病:“皇刘一脉自是不凡,当年高祖斩白蛇而灭暴秦,以天命代秦,这刘秀也是奉天命恢复大汉江山,此我汉室之幸也。”

    唐太宗李世民:“这刘秀麾下有云台二十八将,定鼎天下,征战四方,莫有不服,真英雄也!”

    “汉光武有云台二十八将,朕也有凌烟阁二十四贤臣,真想让两者比一比!”

    朱棣:“为啥这些人都有人才主动来投,朕为啥只有一个和尚姚广孝!我也要人才,我也要王霸之气外放,人家到头就拜!”

    ……

    视频还在继续:

    【你以为这就是刘秀的幸运吗?】

    【不,刘秀成名的“昆阳之战”才是他最幸运的起点,了解了昆阳之战,你或许才会明白到底什么才是幸运!】

    【这位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第一个幸运,就是碰上了一个千载难逢的猪对手!】

    【公元23年夏天,刘秀的哥哥刘縯率兵围攻宛城,王莽命大司空王邑率兵马四十二万救援宛城,顺便灭了绿林军。】

    【王邑在颍川集结兵马之后,直扑向救援宛城的必经之路昆阳,到了昆阳,第一时间就把昆阳围了,却没有分兵去救宛城。】

    【将军严尤建言:昆阳城小坚固,而且城池周边地域狭窄,不利于大部队展开,而且无关大局轻重。】

    【汉军主力都在宛城苦战,而且宛城还在我们手中,应该直接扑向宛城,和汉军会战,利用兵力和城防优势碾压汉军。】

    【王邑就是不听,非要先破昆阳再救宛城!】

    ……

    始皇帝:“这宛城为重中之重,这王邑为何不先救宛城再破昆阳?难道这昆阳有什么必须要破的道理?”

    李斯:“臣虽是法家一派,但是这几年耳濡目染,多少也粗通一些兵事,这个王邑的操作没道理啊!”

    唐太宗李世民:“这王邑如此无智!那严尤不是都已经告诉他正确的路了吗?围住昆阳,大军直扑宛城,岂有不胜之理!”

    明太祖朱元璋:“这王邑还指挥四十万大军,这仗打的还不如我儿子!”

    明成祖朱棣:“我感觉有人在点我!”

    赵括:“我上我也行!”

    ……

    视频继续:

    【城中这时只有八九千人马,听闻王邑大军来到,就想跑。结果还没跑就被围了。】

    【刘秀这时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这仗可以打,并且自告奋勇去找救兵】

    【于是,刘秀带着宗佻、李轶等十三骑,趁着王邑的大军还没开始合围的时候,从昆阳南门突然溜出,在刚刚王邑大军的缝隙中突破了出去。】

    【王邑并没有将逃出去的刘秀放在眼里,而是指挥军队攻城。】

    【昆阳城小但是坚固,王邑攻了三天,没有攻下来。】

    【王邑虽然没有攻下城,但是这三天的攻势把城里的绿林军给吓到了,城中绿林军的总指挥王凤命人出城,说要向王邑投降。】

    【但是王邑不同意!坚决不受降!】

    【既然王邑不受降,那王凤等人就只有拼命了。】

    【又打了十多天,将军严尤再次给王邑提出了建议:

    【眼下昆阳难以攻下,是因为他们困兽之斗,围师必阙,应该散开一座城门让他们逃跑,我们再跟上撵着打,必能一举歼敌。】

    【王邑还是不同意!他觉得打一伙毛贼还要围三阙一,有失颜面。】

    【投降不同意,打落水狗也不行,王邑生生的让十多万大军被本来能轻松拿下的小小昆阳城绊住了半个多月。】

    ……

    始皇帝:“这个王邑到底想干什么?疯了吗?难道他是刘秀的内应?”

    程咬金:“我笑这个王邑怕不是个大傻子!人家降了他不收,又不肯用计动摇贼兵的军心,要是我的上司是这样的人,老程就先赏他三板斧!”

    明太祖朱朱元璋:“好吧,朕收回之前的话,这个王邑不但不如我儿子,连我的孙子都比不上!”

    明仁宗朱高炽:“我感觉有人在点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