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章 大才啊!此乃国士!【疯狂爆更求评价票】
    让太监将书籍搬到众人面前,朱棣吩咐道:“都看看吧。”

    众人连忙听命行事。

    “大才!大才啊!”

    半响后,户部尚书夏元吉,惊叹出声。

    “我朝年年征战,消耗严重。此书刚好能提高农产,正和当下!”

    过于激动下,内阁首辅胡广,已是满脸通红。

    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同样震惊,连忙跪地高呼:“恭贺陛下,得此书乃我朝之幸!”

    “太子何意?”

    朱棣笑容满面,看向自己的大儿子。

    “此书珍贵,其内每字都堪比黄金。著书之人大才,堪称国士。”朱高炽由衷评价道。

    身为今后的仁宗,他比谁都关注百姓生息。

    此书,让他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见效时间长,但成果必定颇丰!

    朱棣神秘一笑。

    若朱乐身份确定,朱高炽知道此书,正是他的大儿子所著,也不知道的是什么表情。

    最为激动的,依旧是户部尚书夏元吉。

    年年征战,国库空虚。

    此书的出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绝对会让国库充实起来。

    “敢问陛下,此书是何人所著?此人大才,我甘愿拜以为师!”夏元吉一脸狂热询问。

    朱棣还未回话,始终沉默的朱高煦却不屑道:“尚书过誉了吧?终归只是一个书生而已!”

    “你懂个屁!”

    正在兴奋头上,夏元吉已失去了理智,张口就喷。

    喷完才发现,骂的人居然是汉王!冷静下来后,又连忙告罪。

    “哼!”朱高煦冷哼一声。

    “夏元吉说的没错,你懂个屁!”这次轮到朱棣骂了:“你只知舞刀弄枪,难道不懂‘民不富,何以养军’?!”

    被当众斥责,朱高煦觉得脸挂不住。

    但他又不敢反驳,只得乖巧回应:“父皇教训的是。”

    相比朱高煦而言,朱高燧就机智多了啊。

    他知道朱棣刚从朱乐的宅院折返,就拿出了这《农政全书》。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此书出于朱乐之手!

    知道再不发表些意见,等来的必是朱棣的痛骂。

    在心中准备了一翻措辞后,朱高燧连忙开口:

    “著书之人确实大才!此书价值御用质疑,但更让我敬佩的,是著作人的性情!据我猜测,能完成此书的人,必是淡泊名利、有大毅力者!”

    此言听的众人连连点头。

    撰写囊括如此多的经验技巧,这的确很考验人的毅力和心性。

    至于淡泊名利也没错。

    毕竟有此大才,出人头地的方式又很多,完全不必花费如此大的精力!

    闻言后,朱棣也是眼神一亮。

    这老三,是开窍了啊!此番见解,甚得他心!

    “不错!看来让你钓鱼并非徒劳。至少性子稳了些,已懂得冷静分析。”朱棣罕见夸赞。

    汉王顿时酸的不行。

    什么情况?连老三都被夸赞了?

    闹了半天,就他挨骂?

    虽然挨骂已习惯,但以前都是有老三陪着,从未像今日这般!

    “老大需要处理诸多国事,今后可免去钓鱼。老三已有所得,亦可免之。”朱棣的声音再次传来。

    朱高炽和朱高燧,都同时长舒了一口气。

    钓鱼虽好,但他们可没时间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反观汉王朱高煦。

    一时间,他的面色更垮了。

    言归正传。

    让众人又翻阅半响《农政全书》后,朱棣喊道:“夏元吉!”

    “陛下!”夏元吉拱手听令。

    “此书交于户部,拓印造册后,尽快分发下去!各州、府、县级官员都需详读,并教导百姓!明年,朕要看到成果!”朱棣命令道。

    “遵命!”

    “据你估计,此书能让农产上升多少?”朱棣又问。

    “臣虽为户部尚书,却对农业了解不详。但粗略估计,应该在两成左右。”夏元吉回话。

    两成看似不多,但对一国而言,已是不错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

    《农政全书》里记载抗灾充饥知识,可以大大缓解国家的财政压力。

    朱棣看了姚广孝一眼,见后者似乎没话说,便让众人散去。

    离宫后。

    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并肩而行。

    “三弟,二哥待你如何?”朱高煦问道。

    “自然是极好的。”

    “那你是否有些秘密,打算和我分享?”

    “二哥怀疑我有事瞒你?二哥,你别忘了,我可是铁杆的汉王党!一荣俱荣!”

    朱高煦没有回话,而是驻足不前,一双饱含深意的眼神,死死的盯着朱高燧的眼睛。

    朱高燧被注视的浑身不自在。

    犹豫了片刻,他才道:“老爷子最近经常出宫,二哥可知去哪?”

    朱高煦摇了摇头。

    “二哥可还记得,朱乐?”朱高燧又问。

    “提死去之人作甚?此言要是让老爷子听到,又该发脾气了啊。”

    朱高燧并未直言。

    将朱高煦拉倒一旁,确信左右无人后,他才压低声音道:

    “人一老,就喜欢缅怀过去,而朱乐是老爷子心中痛,始终难以忘怀。据说,京郊有一子,甚得老爷子喜欢,你说巧不巧,此人居然同名‘朱乐’!”

    朱高煦眼睛微眯,瞬间联想到了什么,连忙追问道:“那《农政全书》是此人所著?”

    朱高燧没有回话,只是笑了笑。

    这让朱高煦秒懂,暗自盘算着:

    这名为朱乐的人,是否可以利用一翻?或者提前搞好关系?

    ..................................................

    继续咬牙爆更!!!!新书,作者菌每日都会努力爆更,也跪求大佬们投一丢丢鲜花评价票月票,还有书评支持!!

    新书期间,数据极其重要,谢谢大佬们!!拜托大佬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