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六百五十七章 议策
    一张张纸币摆在面前,天子亦是少有的出现了若视珍宝之神态。

    这么多年的改进研制,已然将纸币的制作,推至了这个时代工艺的巅峰。

    或许制作流程与后世纸币制作流程不一样,但纸币的质感,已然不输与后世之纸币。

    而纸币之图桉,则都是传统的水墨风格,寥寥几笔,景象便栩栩如生,更是有着水墨的独特之美。

    现如今的市面上的纸张,还没有哪一种能光滑如此。

    也没有哪一个模板技术,能将讲究意境的水墨丹青用印刷模板批量印刷出来。

    哪怕不论任何其他的防伪标识,就纸张质感与这水墨之图桉两种,就足以形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防伪沟壑。

    更别说,还有诸多深层次的防伪手段,如水印,多色套印,数字编码等等,这薄薄一张纸上,俨然已是一件近乎完美的艺术品。

    天子全身贯注,殿中的纸钞司官员及匠人们,显然都是无比之忐忑。

    一次又一次的更改,俨然清楚说明了天子的严苛,况且,人的一生,又能有几个十年?

    “不错。”

    天子点了点头,看向那官员:“此币可能大规模量产否?”

    官员难掩激动:“回禀陛下,随时都可大规模量产!”

    “好!”

    天子起身,踱步之间,声音响起:“传朕旨意,纸钞司即刻改制印钞司,隶属大恒钱庄,参与纸钞研制改进者,一律赏纸钞千元,布百匹!”

    言毕,天子这才看向纸钞司司长常乐:“纸钞研制,爱卿功不可没,当赏!”

    “爱卿你想要什么?”

    听到这一句话,常乐噗通一下连忙跪倒在地:“臣身负皇命,这些,都是臣该做的………”

    “哈哈哈哈……”

    天子爽朗大笑:“爱卿之功,莫过于灭国之功!”

    “必赏!”

    “传朕旨意,封纸钞司司长常乐为鼎新伯,赏纸钞万元,赐丹书铁券!”

    “另,此次参与研制之匠人,择两名功高技精者,封男爵之位!”

    “此两人,爱卿审查过后,上呈朕即可。”

    一连串的厚赏,几乎是将常乐以及在场几名匠人给震得晕晕乎乎,丰厚的钱财之物,在这其中,俨然已是真正微不足道的身外物了。

    爵位,在大恒,历来就是极为难得之物,一个男爵之位,那都让无数位高权重的将军们争破天。

    更别说一个伯爵之位,两个男爵之位!

    那恐怕得是一场决定性的胜负之战,才会有的封爵规模!

    纵使大恒有技术封爵,可之前技术封爵,哪一个不是利国之大事,谁能想到,凭借一张小小的纸片,便是一伯爵,两个男爵的封赏!

    泼天之喜,也莫过如此!

    “臣……叩谢陛下天恩!”

    殿中叩拜高呼,几人长跪不起。

    天子上前,亲手扶起常乐及几位匠人:“免礼吧,纸钞之事,关乎国本,往后研发改进,切不可怠慢!”

    几人感动泪滴,颤抖出声:

    “臣,明白!”

    “臣,绝不负陛下厚望!”

    高呼声响彻殿中,当几人退下,殿中重归沉寂后,天子伫立桌桉之前,却也依旧对这几张纸钞爱不释手。

    纸钞推行的最后难题,也已经解决,那剩下的,便是如何推行纸钞了!

    天子畅想的宏伟计划,也可以随着纸钞推行,而缓缓实施。

    一张纸背后,是泼天的财富。

    对大恒而言的好处,已然难以用言语形容!

    “去,召各部大臣,五军都督府诸位都督,总参参议大臣,以及大恒钱庄总管入宫。”

    许久,天子之声音,才在这殿中再次响起。

    一道旨意,在宦官的传达下,亦是飞速的传至中枢各文武大臣。

    天子亲召,在这大恒天下,自然是比天还大的头等大事。

    不过半个多时辰,宫门之外,受召的文臣武将,便已汇聚。

    如此场景,对文武大臣而言,显然都不是什么陌生场景。

    但凡有国家大事,不论文武之事,天子必召重臣武勋商议。

    这已是大恒的传统。

    但这一次,在清一色的重臣武勋之间,却有一袭布衣,极为之显眼。

    对在场的重臣武勋而言,这人,他们自然不陌生,毕竟,他们也没少和大恒最大的钱袋子……大恒钱庄打交道。

    又岂会不认识大恒钱庄的总管事李长河。

    但显而易见的是,如此事关国家大策的廷议,李长河显然没资格参与。

    没资格参与,现在却出现在了这宫门之外,背后的意义,显然就很值得琢磨了。

    如此一道道打量的目光,也着实让李长河有些局促不安。

    虽为大恒钱庄总管,掌着大恒最大的钱袋子,哪怕无官无品,也是权势泼天。

    但这个权利,也得看层次,再怎么泼天的权利,在大恒这最顶级的文臣武勋面前,屁都不是。

    只要是朝堂涉及钱庄事,他都是执行者,而非决策者,更别说如此与这么多重臣入宫,商议大事了。

    抱着这般的忐忑,李长河小心翼翼的跟随着文武重臣们,穿过宫门,朝乾清宫的方向而去。

    很快,在乾清宫中,一场廷议,亦是就此开始。

    廷议并算不上顺利,武勋们还好,大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真正懂纸钞含义的,也没几个,况且,纸钞发行与否,对他们而言,至少在目前,也并没有什么关联……

    而文官自然不同,明之宝钞的教训,那可还近在眼前。

    超发滥发,伪钞泛滥,宝钞如同废纸,百姓被宝钞折腾得民不聊生。

    这显然是涉及国本之事。

    群臣纷纷谏言,言纸钞之弊,从汉武之白鹿币,一直扯到前明,列出数不尽的弊处。

    天子也没有制止,反倒是耐心的听着重部堂大臣的谏言,这也是廷议的根本意义所在。

    毕竟,天子也不是圣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他能做的,就是列出大的框架,其中具体策划,实施,还得是术业有专攻。

    更别说这种涉及国家金融的货币更替了。

    这必须需要文武献策,要分析清楚利弊,如何准备,如何避免,如何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