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制作窖炉
    第47章:制作窖炉

    “这样就可以了吗?”吴可可身子蹲在地上看着芭蕉叶上的三个陶碗,好奇地问道。

    “嗯,接下来我们可以多做几个陶器,比如大点的碗,以及罐子等,然后一次把它们烧出来。”叶炜准备干一票大的,直接制作一个窖炉进行烧制。

    如果只是这三个小碗,扔进火堆里烧一晚上就可以了,但既然是改善生活条件嘛,那就所幸玩大一点,做更多的陶器。

    于是接下来三人开始各自忙碌起来。

    周祥和吴可可开始用泥条盘制法制作一些大点的碗,而叶炜则开始制作一个煮汤用的陶锅。

    与刚才的陶碗制作工艺差不多,一样是用泥条一条一条的盘制,然后用手沾上水之后把连接处的缝隙一起糅合成一体。

    只是这一次,叶炜的陶锅上层套上去的泥条渐渐小了起来,然后留下了一个碗口大小的口子。

    接着后再陶锅的左右两侧用泥条各制作了把手,用水沾和成一体。

    最后则是比划着上面的口子,在石板的另一边做了一个盖子,盖子上方还做了一个突出物,这样方便拿取。

    陶锅做好,放在一张大号的芭蕉叶上阴干后,叶炜继续忙碌起来。

    这次要做一个烧水用的大型陶桶。

    这个陶桶的体积非常大,从底盘开始,叶炜就做的差点石板都无法容纳它。

    然后一点一点的用泥条盘制法将它的主体制造出来。

    差不多到叶炜站起来的膝盖位置的时候,就不再继续加高了。

    因为没有任何基础的加高,到后面很可能底盘不稳,直接垮掉,所以估摸着差不多了,叶炜就停止了继续加高。

    这样看起来跟家里装水的塑料桶差不多大小的陶桶就制作得差不多了,不过因为这个陶桶主要是用来代替烧热水的大竹筒,所以还需要进行一下加工。

    只见叶炜拿起竹筒往两只手里都倒了一点水,把双手都沾湿之后,拿起一根小小的竹片,在陶桶大概五分之一的位置开了一个拳头大的洞口,然后拿起白色的黏土贴上去开始揉捏成一个柱形出水口的形状。

    做好之后,叶炜把它小心翼翼地放在了芭蕉叶上阴干。

    看了眼这几块芭蕉叶上已经堆积了大大小小十几个陶器,叶炜叫上周祥一起,开始为制作窖炉做准备。

    来到荒野小屋和浴室之间的一片缓坡,叶炜拿起单尖耒在缓坡上画了一个圈,标记了一下大概的位置。

    然后就和周翔一起开始挖土。

    依托山体建造窖炉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案,而且也可以省去很多材料,直接依托山体就可以了。

    于是两人用单尖耒在山体上挖出了一个一米左右的大坑。

    坑的主体在山体内部,正面延伸出一条半人宽的通道,整个坑深度有两米多,叶炜还在旁边挖出了一条上下用的阶梯。

    主体完成之后,接下来就是细活儿了。

    挖出来的泥土被堆积在山上,周祥用背筐装了一些泥土倒在窖炉前的空地上,然后,用竹筒接来一些水,倒在泥土上,接着赤脚踩进去,搅合这些泥土。

    叶炜则用双手把这些已经搅合成浆的红色泥土贴在窖炉的内部。

    然后在窖炉中间做了一个圆形的盘,放在上面,用手指一根一根地搓进去,搓出一个个孔洞出来。

    接着又做出一个进火口,把进火口的上面用泥土封住,再用木棍从窖炉左侧和右侧各挖掘了一个出风口。

    接着用泥土把正面的通道封住,在窖炉最上方留下了一个入口。

    一切做的差不多后,叶炜从火堆里拿出几根还燃烧着的木柴,从进火口塞进了窖炉内部。

    火焰开始在窖炉内熊熊燃烧,烘烤着窖炉内的泥土,让它们逐渐硬化固化。

    这个阶段只是把窖炉烘干而已,还远远没有到放入陶器的时候。

    接着这个时候,叶炜让周翔和吴可可继续盯着窖炉里的火,吩咐他们如果火小了下去就加点柴。

    然后自己则爬上了后坡前几天开挖的育苗田观察了起来。

    这几天为了保持育苗田的湿润,几乎每天饭后都在给育苗田撒水,只见此时的育苗田里,密密麻麻的长出了很多翠绿色的玉米苗,快的已经能看到叶子的形状了,大概有小拇指的高度。

    叶炜估摸着再过三天应该就可以拆分它们,拿去种植了。

    然后他又来到了种植了木薯块的山坡上。

    木薯播种后的成长速度取决于当地气温,气温越高,木薯成长速度越快,在热带地区的木薯播种后,十天之后就基本长出苗了。

    所以当叶炜来到种植了木薯块的山坡上时,一个个种坑里,还没有动静,但若是拨开一层泥土,还是能看见泥土下方的一点点苗正在破土成长。

    至于野生白魔芋,那东西全株有毒,偶尔煮熟了吃还可以,自己种植的话没有处理毒素的能力还是算了,免得出问题。

    而且和生长周期90天左右的木薯比起来,魔芋那180天以上的生长周期太长了。

    所以叶炜并未种植白魔芋,只是把它们当做偶尔的食物,而且要高温煮熟后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