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盛京鞑子皇宫也不例外,毕竟阿济格被被俘虏,生死未知,再加上逢此国难。
上至孝庄皇太后和福临小皇帝,下至最卑贱的太监,或服丧,或穿上了白色的衣物。
“呜呜。”听到八旗大败的消息后孝庄就一直掩面哭泣。
她不是什么无知蠢妇,恰恰相反,这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妇人,就连朱慈烺也不得不承认。
如果她没有生在这个时代,而是生活在开放的二十世纪,就算出身再差,她也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爬上去。
可惜她生活在这个时代,这个妇女完全依靠,绑定在男人身上的时代。
所以面对八旗大败,损失十几万兵马这样天大的事情时,她除了哭泣竟没有更好的办法。
“太后莫要哭泣了,我大清还没完。”多尔衮不耐烦道。
他被这啼哭的声音弄的有些烦,即便他以前爱慕孝庄,现在也没那份心思和她好好说话了。
“本宫和皇帝将国事全都托付与摄政王以及诸位王公,你们说现在该如何是好?”孝庄问道。
她不是没有主意,只是有主意也不敢表明,甚至说出来了也没人会当一回事。
虽然她身份尊贵,但这鞑子朝廷的权力还真和她没什么关系。
因为鞑子朝廷建立的根本是八旗,是满洲王公,所以鞑子朝廷的权力核心也在这些八旗旗主、满洲王公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手中。
听到她的话,豪格、代善、济尔哈朗等人皆是眼前一亮,可随即就暗淡了下去。
因为他们根本想不到打败朱慈烺的办法,二十万八旗精锐都败了,这些留守老巢的老弱病残能有是什么用呢?
只有多尔衮和众人不同,他握紧双拳,坚定道“不,我们还有机会。”
“征集蒙古人和朝鲜人来为我们作战。”
“咱们都打败仗了,他们还肯听话吗?”说话的人是鞑子郑亲王济尔哈朗。
“消息暂时还没有传到草原和朝鲜,凭借以往的威望和他们对我大清的恐惧,他们一定会乖乖听话地将兵马送来供我们调遣。”多尔衮说道。
“到时候咱们就又有几十万大军,有和明军硬碰硬的资本了,而届时咱们主场作战,诱敌深入,一定可以大败朱慈烺小儿!”
他很聪明,虽然八旗大败,从此不可能有称霸东北亚的威望了,但那是消息传播开以后的事情。
在古代,消息传播很缓慢,八旗被明军打败的消息只怕过一两个月也不会传到蒙古汗王和朝鲜国王的耳朵里,所以他大可以凭借这个时间差来获得蒙古、朝鲜兵马。
而等蒙古人、朝鲜人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因为兵马已经在他多尔衮的控制之中了。
“好主意。”鞑子大贝勒代善为多尔衮叫好。
他是皇太极、多尔衮等人的兄长,有他带头支持,议政王大臣会议通过多尔衮的提议就是一件顺水成章的事情。
可多尔衮和代善等人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次会议刚一结束,便有人将消息传递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朱慈烺。
而传递这个消息的正是投靠了他们十几年,给世人形成铁杆汉奸印象的孔有德,至于洪承畴、祖大寿这些刚投靠鞑子没几年的汉奸自然也参与其中了。
一天夜晚,一个神秘的身影忽然在大同总兵姜瓖的带领下走进了朱慈烺的营帐中。
如果有鞑子高层在这里就会发现,他不是别人,正是鞑子汉军正红旗恭顺王孔有德的嫡长子孔庭训。
“你是孔有德的儿子?”朱慈烺问道。
他的面前跪着一个长相平凡,儒生模样的青年男子,正是孔有德的嫡长子孔庭训。
“是。”孔庭训恭敬道。
他不敢不恭敬,眼前的这个人是大明朝的皇太子,又是统兵几十万的大元帅,万一自己稍有不恭敬的表现惹来杀身之祸就糟糕了。
“我凭什么相信孔有德的话,我那知道洪承畴他们几个是不是在算计我。”朱慈烺问道。
孔有德派自己的亲儿子来传信,说多尔衮在联络蒙古汗王和朝鲜国王借兵,而他可以在朱慈烺攻入辽东后临阵倒戈帮助朱慈烺。
总的来说,孔有德的信可信度很高,但朱慈烺还是不太相信,万一是假的呢?
要知道兵不厌诈,兵者诡道也。
在战争中对方使出多么奇葩的计谋、阴谋都不足为怪。
就算多尔衮忽然搬出来一个人说是朱祁镇的子孙,他更有资格继承大明皇位,朱慈烺都不会觉得奇怪。
“殿下派人去草原和朝鲜一问便知,多尔衮的信使已经在我出城之前出发了,恐怕过不了几天就要到草原和朝鲜了。”孔庭训解释道。
这是他父亲交代给他的任务,更是关乎他孔家日后能不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的大事,所以他不得不尽心办好。
“你们怎么看?”朱慈烺问向少詹事刘创和姜瓖,他们二人一个比自己年长,一个比自己更知兵事,出于谨慎考虑,问一问他们的建议更好。
“末将以为不管多尔衮是否派人前去,都可以派人去见蒙古汗王和朝鲜国王,让他们为我大军提供军队。”
“俗话说的好,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管那些鞑子和汉奸怎么想的,咱们这么做一定会处于不败之地。”姜瓖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好,就这么做。”朱慈烺同意了。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这么做确实最稳妥。
虽然他有足足二十五万人的近代军队,还有十几万的明军,但这场战争将决定东北亚的归属,决定大明未来几百年的国运,多么谨慎都不为过。
毕竟现实不是游戏,朱慈烺没有重来的机会。
而且万一落入了埋伏,进入极其劣势的地形,就算是线列步兵、掷弹兵、胸甲骑兵也是有全军覆没的风险的。
毕竟他们还是肉体凡胎,弓箭、火铳、刀剑可以夺取他们的性命。
与此同时,察哈尔亲王阿布奈和朝鲜国王李倧将迎来自己一生的高光时刻,大明皇太子和鞑子摄政王竟同时遣使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