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秦国为了弥补海军数量不足,战斗力不强的短板,开始大规模的建造潜艇,可结果却很不理想。
秦国的潜艇和潜艇补给舰大部分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一直到蜀地丢失,他们都在被大唐帝国的驱逐舰和反潜直升机追着到处跑。
等到蜀地丢失,剩下的潜艇也就失去了补给基地,他们被迫开始流亡,燃料足够的潜艇都奉命向多恩集结。
当然了,绝大多数的潜艇其实都是直接被大唐帝国俘虏了的,它们缺乏足够的油料,没有办法行驶到多恩,只能老老实实的向大唐帝国投降。
这些潜艇几乎就和废铁一样,因为它们的技术非常的落后,基本上都是二战早期的U艇水平,几乎没有任何使用的价值。
除了投降的潜艇之外,还有十几艘潜艇的艇长选择了悲壮的自沉。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潜艇交给大唐帝国,于是就和自己的潜艇一起长眠在水下了。
剩下的几十艘潜艇,都辗转来到了多恩帝国,然后准备在多恩帝国继续坚持与唐军作战。
可这些潜艇其实也没有被多恩方面利用起来,大多数潜艇都被荒废在了码头上,多恩海军对潜艇并不算特别重视,所以相对应的潜艇码头也没有修建太多。
联合舰队全军覆没的时候,多恩的潜艇并没有参战,所以他们的损失并不大,现在这些潜艇负责外围警戒,也没有什么大用。
自己的潜艇都没什么作用,看不起大秦帝国的潜艇也就理所当然了。尽管大秦帝国的潜艇取得了开战以来唯一一次战果,击沉了南山港外的一艘运输船,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可多恩方面依旧没打算依靠这些情况并不算好的友军潜艇。
一方面是维修零件根本没有,维持这些潜艇的运转确实太麻烦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多恩这边的注意力,都放在重建海军舰队上面了。
在多恩海军的高层们看来,阻止唐军登陆,最后还是要依靠传统的水面舰艇才行。
毕竟多恩海军是有传统的,当年斯特劳斯担任舰队司令的时候,他们曾经打出过一连串的胜利,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从那个时候开始,多恩海军的傲气就没有消失过。
尽管麦克·拉威尔一直反对重新组建舰队,可多恩海军还是在几个港口没有被摧毁的船坞内,开工建造了3艘巡洋舰,以及10艘驱逐舰。
与此同时,多恩的陆军也在积极的备战,他们沿着海岸线构筑了各种各样的防御工事,而且认真程度比其他帝国都要高许多。
毕竟和其他帝国比较起来,多恩可是正在与大唐帝国交战,他们直面危险,自然也就更容易感受到压力。
“这些多恩人根本不相信我们。”一个自从来到多恩之后就再没有出海过的潜艇艇长,在孙光的办公室里郁闷的吐槽着友军的不友好。
孙光正在低头看手里的文件,听到手下吐槽,抬起头来安慰道:“没关系,这挺好的,出海意味着危险,你们能够来到多恩我已经很开心了,没必要再去冒险。”
“可是,将军……帝国正处于危难之中,我们如果不能为陛下分忧……”那名艇长斗志还很高,因为就是他在南山港外偷袭,击沉了那艘倒霉的唐国运输船。
整整一船准备北上运往唐国本土的上等木料,就这么随着巨轮一起沉没了。52名船员落水,其中17人死亡,这成了大唐帝国开战以来最惨重的一次海上损失。
因为秦国的潜艇从未出现在这条航线上,所以大唐帝国海军有些麻痹大意,最终还让这艘偷袭成功的秦国潜艇给跑了。
“多恩这边不批准油料,我也没有办法。”孙光摊了摊手,一脸无奈的说道。
他确实也希望可以将来到多恩避难的这二十多艘潜艇都利用起来,至少可以干扰一下唐国的舰队,让对方忌惮一些,选择更远离海岸线的地方机动。
可现实确实不太允许他这么做:远道而来的二十多艘潜艇一到多恩就已经有三四艘出现了故障,许多潜艇都已经不能出海了。
这些潜艇耗尽了油料,也没有了食物,这些都需要让多恩方面提供补给。可多恩那边自己的油料都不够用,谁能给这些预算外的潜艇拨付油料?
即便是给了,它们又能发挥多少作用呢?大多数远道而来的潜艇需要检修,这需要工人,调拨工人熟悉这些秦国的潜艇还需要时间,这又是一个难题。
另外,在这些秦国潜艇打光了鱼雷之后,他们还能继续作战么?多恩的鱼雷,和大秦帝国的鱼雷可不是一种东西,大秦帝国用的鱼雷是大唐帝国直接提供的图纸,技术上比多恩的鱼雷高了许多,所以两国鱼雷根本是不通用的。
把这些问题累计到一起,使用秦国潜艇的事情就困难重重,根本没有人愿意提及了。
事实上,这些潜艇也确实和废铁差不多,只能安静的停靠在码头上等待着它们的末日了。
“唉……”这个立过功的秦国艇长叹息了一声,早知道他就不大老远的跑过来了,还不如刚烈一些,随船一起自沉算了。
孙光看出了他的难过,继续安慰道:“我知道你们的心情,我其实也很想为帝国分忧,可……现在我们只能做好眼前的工作,尽可能的,帮自己的盟友们,稳住阵脚了。”
“可我刚刚听说……虎轩都已经丢了。”那个艇长愁容满面,说起了刚刚听到的消息。
实际上他的消息已经相当滞后了,那是大唐帝国对外宣布的消息在反复被多恩方面证实之后,才在暗地里流传开来的“新闻”。
而现在这个时候,刘志安的部队正在槐山外围死守阵地好久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