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卓派人宣召李儒和贾诩两人进宫殿后,两人立即停止了辩论,
一下子又回复成两人似乎不熟悉的样子,没有任何交流的面瘫表情,然后进入。
其实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因为董卓是一个心机挺重的人,
他觉得两个自己的军师应该各持己见,然后互相竞争,不能联合起来,
一旦两人达成统一意见,就是对自己最大的阻碍和不忠诚。
贾诩和李儒进来之后,站在了董卓的面前作揖,先后叫道丞相,
董卓轻嗯了一声后说:“你们觉得眼下的情况,该当如何啊?”
李儒看了一眼旁边的贾诩后道:“丞相,目前盟军已经占领了虎牢关,”
“相信不日便将抵达洛阳,目前我们最大的依仗吕奉先处于昏迷中,”
“不若暂避风头,带天子迁都到长安,等到军队集结,还有奉先苏醒,”
“再重整旗鼓,然后打回来才是上策。”
董卓不动声色,偏头看向贾诩,问道:“贾军师,你呢?觉得怎么做适合?”
贾诩瞥了李儒一眼,然后淡淡地说道:
“我不赞同迁都长安,因为这样的话,会让盟军觉得丞相怕了他们,”
“而且一旦没有迎回天子,那么他们还是会再次直逼长安,”
“到时有了百姓和士兵的加持,说不定对方会更加强盛,”
“而我们又不知道奉先什么时候醒,各地的军队什么时候到,”
“到时就完全没有退路了,何不乘现在兵精将广,和盟军打一场。”
“打赢了就直接收复失地,然后告诉全世界,没人是您的对手,”
“万一哪怕打输了,有着天时和地利,再加上天子在手,”
“也还有能够退回长安,甚至退回西凉,等势力壮大再卷土重来。”
贾诩说完,董卓的表情略微放松了几分,然后在那里沉默了起来,
李儒暗道不好,董卓很明显更偏向于贾诩的意见,
自己则是关心则乱,一方面是为董卓照相,一方面又要防着贾诩,
结果说出了一个董卓不爱听的答案,这下董卓有可能要去送人头了。
很快,董卓似乎下定决心,站了起来喊道:
“来人,备战,我要亲帅大军将十八路诸侯给灭掉在洛阳城门前。”
李儒这时上前两步说道:“丞相稍安勿躁,若是要出兵,我有一计。”
“哦?这才是随我征南闯北的李军师嘛,来,说来听听是什么计策。”
李儒说道:“目前来看,因为我军派出了很多兵力在外驻守和剿灭余党,”
“所以目前洛阳的兵力总计才三万不到,而盟军的兵力,”
“据探子汇报,大概在十万左右,即使我军将士英勇善战,”
“但也双拳难敌四手,不能直接硬战,不如这样。”
“丞相与我和李傕郭汜率领一万五千兵力留在洛阳,据守洛阳,”
“而贾军师和樊稠还有奉先手下的张辽高顺等将领率领一万兵力出城,”
“他们先一路疾驰,绕后到汜水关,”
“盟军旨在和丞相决战,抢回天子,必定不会在汜水关和虎牢关留下太多兵力。”
“那么,只要翻过前往汜水关的丛山,然后兵临城下,”
“关口内肯定会有自己人能够配合,里应外合之下,就能将汜水关拿回,”
“同样,用这个方法抢回虎牢关,再从盟军后方突袭而至,”
“与丞相形成夹攻之势,若能在盟军后方烧毁他们的粮草以及兵营,”
“那么丞相不需要出城,都可以使盟军不战而败。”
董卓听完李儒的这个计策,顿时双手拍掌,差点跳了起来:
“对啊,这样就能两边夹攻盟军,解决了他们的补给,何愁不胜。”
“而且,贾军师率领这一支一万精兵,肯定可以夺取回两个关口,”
“然后和我们顺利会师的,对不对啊,贾军师?”
此时的董卓的眼神,一看就是你不照做我就毙了你的意思,
贾诩心念一转,想到李儒才是董卓最信任的人啊,
便回答道:“遵命,丞相,祝我们在洛阳早日会师。”
说完贾诩便领了军令,出去点兵,然后就在当晚出兵,绕道汜水关了。
其实贾诩是完全可以反驳李儒这个计策的,盟军怎么可能只留一点兵力守关,
即使人少,但是不可能会有人能够里应外合的,老百姓还有降将,
都是些早就恨透了董卓的人,怎么还会帮忙夺回关口。
另外盟军的背后怎么又那么容易就被突袭,虽然贾诩觉得自己不一定办不到这事,
但是成功的几率实在太低,不过贾诩没有选择反驳。
因为他懂了李儒这么做的原因,李儒是为了将自己调离董卓身边,
让自己无法谋害董卓,而且又可以离开是非之地,去找自己青睐的诸侯。
另一方面,没有贾诩的干扰,说服董卓离开洛阳的成功几率就大大增加了,
因此贾诩便默认了这个计策,然后带兵离开了洛阳。
只是,当晚深夜,却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事,直接让所有人哑口无言,
那就是,董卓在自己的房间内,被杀了。
而且一兵一卒都没有惊动,就这样了无生息,
第二天,情报传到了十八路诸侯那,所有人也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该说什么,
董卓死了?那还要继续进军洛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