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9章 压中试题
    <sript><sript>

    看到赵政的眼神,李白止面露微笑。

    也许,这才是真正鼓励他的办法。

    “这次科举考试对你来说是一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最好机会,千万不要这么紧张,小心事与愿违。”

    赵政看着李白止说。

    听到这句话,李白止微微的点了点头。

    坐在一旁的荣贺心领神会,出口鼓励李白止。

    刚刚那句话只是为了缓解李白止紧张的心情,怎么可能真正的调侃他。

    这一点,李白止心里十分清楚,因此也并没有生气。

    对于这次科举考试,三人都知道该有多么重要。

    无论是参加考试的李白止,还是赵政和荣贺,内心都十分激动。

    他们心里都相信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果。

    毕竟,为了这次考试,李白止整整准备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的时间里,李白止废寝忘食的学习。

    其中付出的努力,赵政和荣贺都看在眼里。

    尤其是李白止,他最明白自己应该以怎样的成绩归来。

    一来是不辜负自己这五年来的努力,二来不能辜负赵政二人对于自己的帮助。

    要是不能取得状元,李白止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出现在他们二人面前。

    这也是他对自己的要去,必须要一举拿下状元。

    “对了,我还有个事情需要跟你交代清楚,让我给你压一下今年的考题。”

    赵政忽然说。

    听到这句话,李白止和荣贺二人都面露震惊。

    根本不相信赵政能压得住今年的科举考题。

    要知道,如果真的可以压住题,人人都可以拿状元。

    面对二人的质疑,赵政也没有墨迹,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这个想法也并不是没有依据前段时间他可是对往年的考题做了详细的分析。

    并且从中看出了规律。

    不仅如此,科举考试的试题都是从一些书本中拿出来的。

    只要能够掌握这样的规律,想要压中考题也不是什么难事。

    听到赵政的这一番话,二人恍然大悟。

    “没想到你这几天还真没有忘记这件事情,真的是用心了。”

    荣贺看着赵政说。

    “我怎么可能不关心这件事情,你和李白止都是我最好的朋友,他的事情我怎么能帮忙。”

    赵政说完,便看向坐一旁的李白止。

    紧接着,说出了自己这段时间发现的规律以及自己压的考试题目。

    经过一上午的叙述,赵政也算是说完了自己的看法。

    看着赵政给自己压的考题,李白止信心大增。

    虽然也不是很相信手中的考题,但至少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安慰。

    随后,便把这些考题放在了枕头下面。

    这对于他来说可是一件宝贝,用多少钱财都买不来的宝贝。

    “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祝你明天考试的时候一帆风顺。”

    赵政看着李白止说。

    随后,便准备转身离去。

    听到这句话,李白止立刻站起来进行挽留。

    “先别这么着急走,今天晚上咱们就好好的聚一聚,明天早上我就要去参加考试了。”

    李白止说。

    站在一旁的荣贺也微微的点了点头,想要让赵政留下来。

    赵政似乎不这么想,还是想要离开。

    并不是不想继续呆在这里,而是不想因为今天晚上的聚会,而影响到明天李白止的考试。

    他心里面十分清楚,今天晚上留在这里必定会喝酒。

    这样的话,明天李白止肯定不会保持心情的,去参加考试。

    随后,赵政便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听到这番话,李白止只好作罢。

    毕竟,相对于聚会而言,自己的科举考试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怎么能因为今天晚上的聚会,而影响到明天的考试。

    要是真对自己产生了影响,赵政肯定也不会原谅自己。

    站在一旁的荣贺也恍然大悟,也准备起身离去。

    “今天晚上你就好好的休息,以自己最好的状态迎接明天的考试。”

    “等到你顺利的拿到状元之后,想喝多少酒都没关系,我亲自为你祝贺。”

    说完这句话,赵政便转身离去。

    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李白止内心有说不出来的感谢。

    自己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都是在他们二人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

    而他自己,在这过程之中并没有提供多少的帮助。

    一想到这里,李白止更加坚定自己必须要拿到状元。

    只有这样,他才有更多的条件去帮助二人。

    不仅仅是这样,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赵政成为皇帝。

    随后,李白止便转身走进了房间。

    拿出了藏在枕头底下的纸,坐在桌子一旁认真地思考起来。

    这些都是赵政这段时间的成果,他无论如何都不能讲起浪费。

    不然会对不起赵政。

    次日,科举考试顺利进行。

    李白止和百名书生一同参加考试。

    第一场并不是在皇宫中进行,他必须要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最终去皇宫参加殿试。

    这也是科举考试中存在的弊端。

    除了殿试以外,在其他的考试中难免会出现包庇的行为。

    虽然皇帝也对这件行为明令禁止,但依旧阻挡不住这样行为的出现。

    毕竟,不是每个官员都是公正无私的。

    其中当然也存在一些谋取私利的人,导致科举考试发展到了如今的地步。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些参加殿试的人水平并不高。

    真正凭借自己的能力走进皇宫的,赞在所有考试人员中仅仅只是少数。

    “不知今年的科举考试结果会如何,希望有能力的书生能够真正被挑选出来。”

    皇帝默默的说。

    站在一旁的太子听到后,脸上露出了不屑的表现。

    他在所有的书生中看中了一个考生,相信他一定能够取得状元。

    到时候,对于太子争夺皇帝的位置能够提供很大的帮助。

    毕竟,这名书生能够取得状元,完全就是太子在背后默默帮助。

    太子相信自己选中的人,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

    乡试激烈的进行着,所有的书生都在奋笔疾书。

    而李白止却面露兴奋,这些正是赵政之前压中的题目。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