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8章 定金,合同,去青青制衣厂看看
    <sript><sript>

    赤红的眼泛起湿润。

    自从欠债以来,他彻夜不眠,也没掉过眼泪。

    这一次。

    当听见江洲答应要买制衣厂,那笼罩在心口的阴霾拨开。

    浑身上下的枷锁也彻底卸了下来!

    周亚梅喜极而泣。

    抱着于自清哭了起来。

    “咱能还钱了……”

    周亚梅呜咽着道“能出门了!”

    两人相拥良久。

    江洲静静的等着没有说话。

    莫约十分钟后。

    于自清总算是平静了情绪,他伸手,抹去眼泪,脸上终于带了笑意。

    “大侄子,让你笑话了。”

    于自清道“叔欠你人情,你要有啥事儿就说!叔指定帮你!”

    江洲也不客气。

    “叔,这客气话我也不说,费城我不熟,以后肯定需要你带带路子。”

    江洲看着于自清道。

    “没问题!”

    于自清咧嘴一乐。

    两人接着又签订了买卖协议。

    江洲这一次来费城。

    身上带了六千块。

    厚厚的一大摞,全都是一捆捆的大团结,用布袋子装着,捆在腰上。

    点钱的时候。

    于自清眼睛都直了!

    这小子。

    居然还随身带了这么多钱?!

    “叔,这些钱,算是定金,剩下的我还有一批货款没结算,过两天结算了我再给你带过来,成吗?”

    剩下的货款,当然就是平哥那边的账了。

    还有几天就到月底了。

    算算时间,也该结账了。

    于自清见着这些钱,激动得脸色涨红。

    他搓了搓手,赶紧点头“成!有啥问题?!别说是过两天,下月给都成!”

    高利贷不是一笔借的。

    他先把最紧的还上,能喘口气都是好的。

    签字,拿钱。

    于自清中饭都没吃,转头就跑出去还钱了。

    周亚梅顶着两个桃子眼,看着江洲,感激得无与伦比。

    “我,我去买菜!”

    她道,“等会儿中午……”

    江洲一乐。

    他知道这会儿两人口袋里窘迫着呢!

    怎么可能让周亚梅买菜做饭?

    “等于叔回来,咱们出去吃。”

    江洲笑着道“街口那家面馆不错,吃完我让于叔带我去看看厂子!”

    “哎……”

    周亚梅应了一声。

    鼻尖又开始发酸。

    “真是谢谢你了。”

    她哽咽着道。

    …………

    青青制衣厂。

    两个穿着花衬衫戴着蛤蟆镜的年轻男人蹲着。

    一人叼着一支烟,刚抽了没两口。

    就看见远处山哥三人走了过来。

    长头发青年吐了个烟圈,使了个眼色给同伴。

    两人跟着站起来。

    “山哥?来啦?”

    山哥点头,脖子扭了扭,示意两人去吃饭。

    “这老东西,躲起来不见人,我瞅他能躲多久!”

    山哥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将牙签在嘴里转了一圈,神色阴郁。

    两人吃饭去了。

    山哥三人继续蹲在制衣厂门口。

    青青制衣厂是大铁门,外面挂着两把锁。

    一把是于自清的,另一把是追债的债主买的。

    不还钱?

    那好。

    谁也别想进去!

    莫约下午一点多的时候。

    山哥正靠着墙壁昏昏欲睡。

    身边的小青年忽然伸出手,推了推他。

    “哥!瞧!那不是于自清那老东西吗?!”

    山哥一愣。

    猛地一抬眼皮,朝着巷子尽头看去。

    嘿!

    还真是!

    “你特么的,老东西!还钱!看你这次能躲哪里去!”

    山哥顺手抄起靠在旁边墙壁上的钢棍,沉着脸正准备冲过来。

    没曾想于自清非但没走,反而快步朝着他走了过来。

    “拿去!”

    于自清手里拿着厚厚的一大叠大团结。

    山哥是其中一个债主雇来讨债的。

    一共欠了三千二。

    是最大的一笔债了。

    于自清就是被他追了一个礼拜。

    这会儿只觉得浑身上下都轻松了!

    “三千二,一分不少,你点清楚,可别回头又说我没付清!”

    看见钱。

    三人一愣。

    山哥咧嘴一乐就准备伸手过来接。

    江洲却稍稍往前一站。

    山哥脸色一沉,正准备开口骂人,江洲淡淡道“欠条。”

    于自清一愣。

    是了。

    自己一下子激动得忘记欠条这事儿了!

    “对对对!欠条!把我写的欠条拿来!”

    山哥嗤了一声。

    从裤兜里摸出一张字条,递给江洲。

    “小年轻,有两把刷子,心挺细!”

    江洲接过来。

    展开,给于自清看了一眼,问道“叔,是这张吗?”

    确认无误。

    于自清将钱递给了山哥。

    连本带利,总算还清。

    于自清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江洲将欠条拿过来,当着三人的面撕了粉碎。

    见山哥三人点了钱,心满意足要走,于自清朝着大门看了一眼,猛地想起什么。

    “等等!”

    于自清赶紧跑过去,拦住三人。

    山哥眉头一挑,“还有啥事儿?”

    “钥匙。”

    于自清指了指身后的青青制衣厂。

    “大门钥匙。”

    山哥不耐道“能不能一次性说清楚?”

    他又从裤兜里摸了一把钥匙递过去。

    之后这才带着两人离开。

    于自清拿着钥匙,朝着江洲快步走过来。

    他咧嘴一笑“走!我带你去瞧瞧!”

    …………

    青青制衣厂。

    一大块竖直的木板,刷了白漆,黑色的底字。

    挂在了铁门边。

    打开两道锁链,红色铁门推开,发出哗啦啦的响声。

    “你瞧瞧,三十台缝纫机,还有烫台熨烫机!我都备齐了!”

    于自清道“仓库里还堆着一点布料,线头和针头都有不少!能帮你省一笔!”

    这算意外之喜了。

    江洲笑着道“嗯,去看看!”

    八十年代初期。

    虽说试点搞经济,但是在搞工厂这一块还是比较严格的。

    小作坊小生意可以做。

    但是规定的人数就是九个。

    人多了,就极容易被判定搞资本主义。

    这也是为什么这年代,大大小小的企业全都要挂上公家的牌子。

    不过。

    青青制衣厂虽然挂了镇里的牌子,但是到底缺资金。

    因此,三十台缝纫机,是于自清的极限了。

    “这里一共三间大平房,镇里的地皮,一年给个三百块就成!”

    于自清介绍道。

    三间平房。

    一间是仓库,另一间是裁布和烫台后道操作的地方。

    最后一间就是缝纫机的车间。

    不得不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而且这一批缝纫机的质量十分不错。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