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董卓大笑良久才停下,然后方才说道。
“文优此计堪妙,不过,军中人多眼杂,不好办啊。”
“主公勿忧,眼前军中,主公所虑者无非刘焉与谢安两人。卢植离开后,卢植本部兵马全数以谢安这位军师为主,而且此子天慧,智谋过人,相比于刘焉,他更可能看穿我等之计。”李儒当即分析道。
相比于刘焉,李儒觉得谢安的威胁更大。刘焉可能是一个合格的人主,但他智谋更多的用在朝堂上,而不是在军中。相比之下,谢安之前一系列诱敌,让卢植背水列兵的操作让李儒有种棋逢对手的感觉。
他觉得自己的计划谢安可能会看穿,对,就像是之前他想夺权的计划。
“可惜这家伙跟卢植一个样,是个蠢货。不然现在归于我麾下,非旦可添一员谋主,也不用担心他。”说到谢安,董卓也一脸感叹。
29
“卢植此事出,要收服谢安已然只能等黄巾之后。卢植走前的嘱咐,此人一定全力完成。我等对卢植冷眼旁观,暂时还是不要再跟他接触得好。”李儒继续提醒道。
他们一致觉得卢植跟谢安关系不错,而且是同类人。卢植走前让谢安平安叛军,他一定会全力以赴。而这跟他们的目标正好相反。而且他们之前的做法恐怕对谢安是个坏印象,再拉拢很难。
只能等战事结束后才慢慢来。
“有理。文优有什么办法瞒过他的眼睛。”
“此事不难。只需给他一千人,把他调到一个空闲处驻守即可。这样一来,谢安离军,等我军战败后,他必然能看穿我之计。到时候,他只会感谢我们没把他卷入其中。”
“好。那就这么办。”
次日,董卓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谢安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驻守一地,截断黄巾军的粮道。而这个地方则是……
“常山?”谢安先是一愣,随之一脸微笑的看着董卓。
听到这话,谢安下意识是以为董卓想兼并卢植的旧部。毕竟卢植走后,自己就是他们的阻碍。但仔细想想,以董卓的能力拉拢这些人其实也不费事。没必要这样做。
“谢军师啊,董卓这段时间待你可曾有半点想害你?”董卓立即笑着问道。
听到董卓话里有话,谢安顿时明白军中可能会发生大事。仔细想想也是,如果董卓想坑自己不应该把自己丢到常山,那地方根本不在主战场,更说不什么断粮道,去了最多就是闲一段时间,不能在军中。
士族又在搞事吗?卢植不听话所以换董卓来。不想让我呆在军中,这么说董卓也想抽身。
“将军说笑了,既然是军令,谢安自当遵守。只是不知谢安何时出发。”想到这里,谢安没再问理由,而是接受了董卓给的理由。
“好。你明天就出发,你带一千人去,人手你自己挑。”
“多谢将军。”
说完,谢安离开帐篷。此时刚刚一言未发的李儒跟着走了出来。
“谢先生,将军也有自己的苦衷,望先生体谅。”李儒亲切的对谢安说道。
“李先生说笑了,想想卢将军的事情,此时暂离军中,也许未必是坏事。不过,这步险棋,董将军想全身而退可能有些难啊。”看着眼前的李儒,谢安不禁笑道。
如果不是之前卢植让自己看了那封信,自己现在对这个命令大概还完全摸不清头脑。但既然知道了,那对董卓要做的事情就不意外。
“先生何意?”李儒的笑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在李儒看来,谢安只是通过卢植的离开和董卓刚刚的话,再加上他的话就能推测出他们想做的事情,这……这种智慧已经算不上人,而是妖。
事实上,如果他知道那天卢植跟谢安谈了什么,对此也许就不会意外。
“先功而后过,过之小矣;先过而后功,则功不赎矣。我言尽于此,全当回报董将军此举。”谢安微笑着留下这样的话,转身准备离开。
此时的李儒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立即对谢安感谢道。
“谢先生提点。”
离开李儒,谢安来到自己的帐篷将黄忠和谢玄召了进来,然后对他们宣布董卓给的军令。两人对军令都没什么疑问,毕竟就算疑问也是军令,不可能违抗。
很快他们就在之前的卢植旧部中挑了一千人出来。其中一百人是骑兵,六百人是步兵,三百人弓兵。
带上物资,谢安与一千人一起离开大营,走向远方。接下来这里可能发生大事,但那也与自己暂时无关。
第一次亲自领军,谢安的心情多少有些小激动。之前一直作为卢植的军师行动,眼前好不容易有人机会可以自己带人积累经验,这么一想,这次远行好像也不错。
如果只是一味读兵书,而不去了解实际情况,很可能会出大问题。毕竟一个能当好军师的人并不一定能带好军队, 这一点日后的马谡身上尤其明显。
一路上,谢安一直谨慎行军,其实还看穿了一些小股黄巾军的计策,并将这些人消灭。一时间,这一千原本因为谢安年龄太小而有些动摇的人也很快收心。
只要展示出能力,他们不在意什么年龄问题。毕竟对这些小兵而言,没什么比一个可靠的指挥官更能让人放心。再加上谢玄治军严明,以及黄忠人勇武过人,目前一路顺利。
一行人正向目的地安然前进。
相比于谢安这里的太平,大军这边就热闹得多。而热闹的主要原因是董卓的决定,董卓见广宗久攻不下,他故意说要放弃广宗北上先击破张梁一部,然后再全力攻击广宗。
这个决定自然引起了刘焉不满,他们之间还大吵了一次。不过之后董卓又私下主动请刘焉喝酒,对刘焉大吐苦水,说在这里围城寸功未立,担心自己变成第二个卢植之类的话。
一时间,刘焉也不禁同情起董卓。他下意识以为董卓北上是想立点功好给皇帝一个交待。因此也没有再反对。毕竟董卓如果成了卢植第二,他可能就是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