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我,李世民,李政第一吹
听到李政说要自己去办一件紧急的事情。
魏忠贤只是默默的听着。
并没有多问。
等待着李政的吩咐。
“挑选几个能办事,且值得信任的人,去给朕找一个人。”“朱棣麾下有一个名叫刘伯温的人。”“朕想见他,你好生安排一下。”在感觉到自己的脑袋不够用之后。李政自然是想起了自己这边,还有一颗够用的大脑。
现在,朱棣已经死了。
刘伯温再留在朱棣那边,也没有什么用。
既然如此的话。
可以将他找过来,帮自己好好的参谋一下。
有他帮自己指明方向。
自己也会轻松很多。
听到李政的这一个吩咐。
魏忠贤不由得有一点疑惑。
李政怎么知道,朱棣的麾下有一个叫刘伯温的?
而且。
只是一个小小的文书。
李政为什么又要这么急着见他?
虽然不解。
可是魏忠贤也并没有多问什么。
只是按照李政的吩咐去做。
虽说此时的厂卫。
的确是非常的混乱。
大部分的人,完全不堪重用。
可就算是这一个团体,再怎么的不堪。
终究还是有几个派得上用场的。
现在,魏忠贤在厂卫之中地位,可以说是极高。
完全的成为了赵高的左膀右臂。
他自然也是有着属于自己的亲信。
去办理这一件事。
那还是完全的不成问题的。
就在魏忠贤去办理这个事情之后。
朱棣身死的消息。也快速的传散开了朱棣的死,倒也并没有引起多少的轰动。
顶多只是在朝“五一零”堂之上,有几个人站出开弹劾赵匡胤。
说是赵匡胤故意害死朱棣的。
可这一点小小的弹劾。
对赵匡胤来说,那是完全算不得什么。
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马。
手下的一群人,便将这个问题直接给摆平了。
相比起朱棣死亡这一个事情。
反倒是另外一件事。
使得朝堂上面更加的热闹。
那便是。
朱棣死亡之后,所留下来的权利真空,要该如何的分配?
而且,这一战之中可是有不少的人,立下大功劳。
这一些人,自然是要封赏的。
可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却是出了问题。
那便是,赵匡胤和李世民,争抢起首功来。
对于这一些。
李政却是并没有太过去操心。
这一战,主要有三个功臣。
李世民、李靖和岳飞。
李靖和岳飞都是他的人。
就算是再怎么的分配这一次的功劳。
依旧是自己这一边占大头。
关键的还是。
要看赵匡胤和李世民的斗法。
看谁能够从这里面,分到更多的好处。
李世民本以为。
这一战是自己力挽狂澜。
也是自己运筹帷幄,统帅大军快速的平定了朱棣的叛乱。
就算是再怎么的论功行赏。
也应该是自己拿大头才对。
可很快的。
他便发现了一个,让他感觉到有一点惊恐的事。
那就是。
好像全世界的人,都在和自己为敌一般。
赵匡胤想要抢自己的功劳,那就不用说了。
竟然连武则天和杨坚这两个彼此不对付的人。
这一次,居然也全都是非常默契的站在赵匡胤那一边。
他们三个人,居然联合起来,一起针对自己?
这自然是让李世民再一次的感叹。
这一个世界,对自己真的是充满了敌意呀。
自己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大胜仗,立了这么大的功劳。
可结果,所有人都跳出来,和自己为敌。
想要抢走自己的这一份功劳。
可想而知。
他的心里是有多么的憋屈。
与此同时,龙椅上的李政,也是不由的在心里叹息了一声。“母后啊母后,你果然是如此选择的么?”“难道,真的快要母不慈,子不孝了么?”在看到武则天开始针对李世民之后。
李政哪里不知道,自己之前的猜测成真了。
眼见得他们三个大佬,都跳了出来,一起针对自己之后。
李世民瞬间就明白。
这一仗,自己的大头功劳,恐怕是保不住的了。
可让他就这样拱手让出去。
李世民的心里,又是有一点不甘。
不管如何。
自己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
必须要有收获才行。
衡量了一下如今的形式。
李世民也是明白,自己想要获得统兵大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然后。
他的目光,便不由得落到了李靖的身上。
在看了一眼李靖之后。
又看了一眼皇位上,一如既往打瞌睡的李政。
李世民的脑海之中,瞬间就兴起了一个想法。
就在三方势力,不断的向着他发难,想要将他的首功给抢走的时候。
李世民主动的站出来,大声的说了一句。“都不需要再争了。”
“本王认为,此战最大的功劳,不是本王,也不是大将军,而是陛下才是。”李世民这话一出。
所有人都是不由的有一点懵逼。
李政怎么就成了这一仗的最大功臣?
他有什么资格,去争夺这一战最大功臣的位置?
难道,就凭他每天在龙椅子上打瞌睡吗?
这李世民是失了智么?
就连正感觉到无所事事的李政。
在听到李世民这话的时候。
也是不由得有一点懵逼。
怎么也没有想到。
事情居然会牵扯到自己的身上。
既然李世民都牵扯到自己身上了。
他自然也不能装作没听到。
总算是开口了。
“皇弟呀,朕虽然知道,你这是爱护朕这一个当哥哥的。”
“可朕想说的是,朕别的本事没有,自知之明还是有一点的。”“朕可是什么都没做。”
“朕只求不犯错就行了,又怎么可能是这一战的最大功臣?”“你就算是想要帮朕吹嘘,也得换个别的方向去呀。”“你如此硬吹朕的话,朕都会感觉到有一点不好意思的。”听到李政这话。百官们不有不少的人,顿时就低头笑了起来。
他们也是感觉,李世民这话也太过无耻了一点。
甚至有人都以为,李世民这是故意的想拍李政的马屁。
可关键是,拍马屁也得拍准一点。这个事情,明明和李政没有什么关系。
从头到尾,他也没有做过什么样的决策。
就这样将功劳归结到李政的头上。
这拍马屁的嫌疑,也太大了一点。
而且,还都没有拍对地方。
而李世民在听到李政的话之后,心里也是不由得有一点无语。
要是可以的话。
难道自己就想吹他吗?
他感觉,自己唯一能够吹李政的,就是他刚才有一句话说的好。
那就是,李政的确是非常的有自知之明。
知道他自己,只是想要当一个无过的皇帝。
可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
他也只能直接化身李政第一吹。
继续的吹捧着李政。
“本王向来是有事说事,从不来那一些虚的。”
“诸位,从这一场大战的过程之中,便也完全可以分析得出,这一仗,除开本王和大将军不说,最主要有两大功臣,一个是李靖,一个是岳飞。”“岳飞烧掉了朱棣大军的粮草,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不过,大家可别忘了,一直在正面战场上,抵挡朱棣大军的可是李靖。”“如果没有李靖抵挡着朱棣的进攻,让他不得寸进的话。”
“就算是烧掉了朱棣大军的粮草,想要打败他,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更别说是这么快的结束战争。”对于李世民的这一个分析。
众人都是无法反驳。
毕竟,李靖的功劳,那是有目共睹的。
可让他们不解的是。
李世民刚才不是还在吹李政么,怎么又说到李靖的身上?
而其中有不少反应快的人,也是瞬间的就明白了过来。
不等他们说什么。
李世民便继续说道。
“事实上,在朝廷第一次大败的时候,本王之所以能够快速的收拢溃兵,重新组织起防御,这其中有一支军队,那是功不可没。”“那就是由陛下一力培养出来的,包括李靖之内的羽林骑。”
“如果不是羽林骑这一支队伍的话,这一战,我们朝廷早就一败涂地。”
“本王之前还觉得,这全都是因为本王组织有方的缘故,才能够快速的收拢所有的溃兵,重新组织大军。”“可现在想想,本王的这一点功劳,和陛下相比较起来,那是完全的不值一提。”
“陛下才是真正的目光深远,培养出了羽林骑这样一支精兵。”
“正是因为陛下训练有方,才使得羽林骑在碰到大败的时候,能够临危不乱,站出来组织大局。”“也只有羽林骑这样的天子亲兵,才拥有这样的一个威望,能够压制住众多的溃败0……”
“而羽林骑也是借助陛下的威望,才能够做到这样的一个地步。”“本王现在才明白,陛下为何会突然组建羽林骑了。”
“想来是陛下早就预料到朱棣会反,才特意训练出羽林骑这样的精兵,以及李靖这样的名将,就是用来对付朱棣的。”“陛下洞察先机,未雨绸缪的训练了羽林骑,保我大周不乱,堪称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啊。”“如此,本王说陛下是这一战的第一功臣,有何不可?”
此时的李世民,就差直接在脸上写上“我,李世民,李政第一吹”这几个大字了。
好似真的是被李政给折服了。
才说出这么一番让他自己都是感觉到恶寒不已的话语。
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说辞。
就连李政也是情不自禁的摸着自己的下巴。
声音不小不大的嘀咕了一句。“朕原来是有这么厉害?”
“这么说来的话,这一战,的确是应当是以朕为首功。”而其他的人。
在听到李世民的这一番说辞的之后。
顿时都是瞪大了眼睛,看着一副里李政第一吹模样的李世民。
仿佛重新认识到了这一个秦王。
完全的没有想到。
他居然能够厚着脸皮,说出这么一番吹捧之极的话语来?
可偏偏。
要是真的细究起来。
好像也的确是有一点没有毛病。
因为,李靖率领羽林骑立功了,这是无可反驳的。
而羽林骑又的确是李政亲自组建起来的。
而更为关键的是。
哪怕他们的心里,再怎么的看不起李政。
可有一点,却是无可否认的。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形式下。
吹捧皇帝,绝对是政治正确。
李世民都已经说的这么有条有理。
将这一些功劳,全都归结到李政的头上了。
要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自己还站出来反驳的话。
这岂不是打李政的脸?
不管怎么样,李政那也是一个皇帝呀。
要是当众打皇帝的脸。
这绝对是有自己好受的。
而就在他们的心里纷纷大骂李世民厚颜无耻的时候。
迷糊了一下的李政,也是完全的反应过来。
然后。
他还真的是表现出一副,完全认可李世民所说的。
认为这一战的主要功劳,全都是自己的模样。
他欢喜的朝着武则天说了一句。
“母后,当初朕就和你说过了,朕的羽林骑必将大放光芒,现在你总归相信了吧。”
“这么看来,朕在文治方面虽然不咋地,可在武功方面,还是非常的有天赋的嘛。”
“朕其实还是挺能干的吧。”
在说这话的时候,李政还一副骄傲的表情。
见得李政居然真的不要脸的将一切功劳,全都归结到自己的身上。
众人瞬间就更加的无语了。
5.9就连武则天,听到李政的这一番话。
都忍不住的想要以手抚额。
可李政都已经这样说了。
她还能够怎么样?
好不容易碰到一件,让李政感觉到有成就感的事情。
要是自己就这么否定的话。
这岂不是在否定李政,打击他的自信心?
而且,还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
她现在才不会做出这样的一种傻事。
只能满是欣慰的朝着李政说了一句。“我儿的确是非常的能干。”
“这一点,哀家的心里,早就非常的清楚了。”
“不过,你也不可骄傲自满,以后还得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就连皇帝和太后都这样说了。
认为这一战,的确是以皇帝李政为首功。
众人难道还能够否认不成?
就连赵匡胤也不能例外。
他敢从李世民的手中抢功劳。
可却不好去和李政抢啊。
虽然他也看得出,李世民之所以如此的吹捧李政。
将这一份功劳,按在李政的头上。就是为了李靖铺路。
可对他来说,就算是让李靖多分上那么一点。
也总比得到李世民得到首功要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
赵匡胤最终还是站了出来。
“是臣思虑不周,忘了是陛下亲手培养出羽林骑,才能够获得这一场大战的胜利。”“陛下的确应当是这一战之首功。”连赵匡胤都不争这一份功劳了。
其他的人,还有什么好说的?
当下。
所有的人全都跟着李世民,一起吹捧起来。
俨然一副李政的军事能力天下第一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