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1章 国士报之
    <sript><sript>

    三人已经商议完成,祖大寿和吴三桂将自己城池的两万人马共同调派至山海关驻扎。

    而秦镇川将会亲自接替赵率教的位置成为山海关总兵。

    手下彻底统帅九万人马,成为了继孙承宗之后林懿阵营中第二位军队统帅。

    但是说实话如果是让秦镇川领兵打仗林懿肯定是一百个放心,但是让他统帅林懿还是多有疑虑。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韩信,也不人人都是孙承宗。

    一千个人里可能能出一个领兵打仗的武将,但是一千个武将里都难出现一个真正的统帅。

    两者需要考虑的东西不同,身为统帅更需要的是排兵布阵的能力和统领战场的大局观。

    这两点秦镇川还需要历练。

    但是现在还没到开战的时候,仅仅是让秦镇川负责山海关的事务。

    尚且还是足以胜任的。

    崇祯五年十一月,林懿和秦镇川再次从关外回到了山海关。

    没有了赵率教的从中作梗,林懿带领自己的五百镇远军直接顺利进入。

    但是刚进城没多久,赵率教的参将张贺就找了过来。

    副将送信迟迟未归,总兵赵率教又前往了宁远城。

    现在整个山海关的军务都压在了他的身上,听说总督回来立马赶了过来。

    “山海关参将张贺见过总督!”

    林懿在战马之上睥睨的注视着马下的这个参将“你倒是面生,上次来怎么没有见过你?”

    “回总督,下官前些日子回到老家探亲,前些日子才回来。”

    “听说总兵大人前往宁远赴总督宴席,现已近半个月未归。”

    “不知道总督大人可否知晓此事?”

    “赵总兵?他先我五日离开宁远现在还没回来吗?”

    “既然总督不知,那下官还有其他事务先行告退”张贺一鞠躬就像赶紧离开。

    “站住!”

    “去!把这个人给我绑起来!”

    听到林懿的命令,身边的士兵立刻行动。

    还没等张贺反应过来就被摁倒在了地上的动弹不得!

    “总督你这是何意?下官有何冒犯您说便是!”

    林懿一声冷笑翻身下马来到了张贺的面前说道“你的眼神已经出卖了你!”

    张贺瞬间慌乱了一下,随后便知道自己中计了!

    这个林懿是在骗!

    “怎么?我现在帮你还冤枉么?”

    “林懿!你狼子野心究竟把总兵怎么了!此事绝对与你有关!”

    张贺自副官迟迟未归之后便感觉到了事态的不对!

    曾经在赵率教面前几次劝说叫他不要赴宁远之宴!

    但是却被赵率教几次三番搪塞归去,才酿成了今日的惨状!

    “赵总兵已死,如果你愿意我不吝啬让你一起去陪他!”说着林懿直接叫属下将张贺拖了下去!

    “林懿!你不得好死!”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还没等张贺说完就已经被士兵们拖走,没过一会就传来了两道枪声。

    杀一人是杀,杀两人也是杀。

    一将功成万骨枯,何论成皇成帝路?

    早在大狱中林懿早就已经明白,仁慈换不来一切。

    只有用铁血手腕才能得到别人的臣服。

    张贺的下场在众人的眼里历历在目,没人再敢问一句赵率教的下落。

    即使他是朝廷的二品大员,即使他是山海关的总兵!

    因为林懿才是整个蓟辽地区的霸主!蓟州辽东的最高长官!

    没有人再敢为赵率教去触碰林懿的眉头,因为自己的命只有一条!

    杀张贺是抡大棒,随后的就是给甜枣。

    整个山海关五品以上官员官升一等,赏银一百两!

    所有五品一下官员及士卒赏银二十两!

    笼络人心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现在这个世道最有效的方式无疑就是撒钱。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在连军饷都发不起的地方发钱让林懿迅速得到了山海关的掌控权。

    将这做天下第一关交给秦镇川后,蒋千帆再度启程返回蓟州。

    在半路上正好碰到王勇在此地的茶馆里!

    “镇远军百夫长王勇拜见总督大人!”

    平时这位高高在上的大人张勇只有权力在远远的看一眼,但是没想到如今竟然能与他面对面!

    张勇的身上都因为激动而发出颤抖!

    “就是你拦截下了赵率教的书信?”

    “将军留下的任务,卑职不敢马虎!”

    虽然张勇的回答简短,但是林懿也可以想象出这其中的曲折。

    对方不可能着戎装大摇大摆的送信,而张勇选择的这个茶馆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

    “不错!机灵有脑子,别回秦镇川那里去了!”

    “留在我身边给我当个护卫吧!秦将军那里我去说!”

    “军饷就按千夫长的待遇怎么样?”

    听到林懿的话张勇立刻跪了下来“总督之恩,卑职感激不尽!”

    “行了!在我身边没这么多讲究!”

    “叫上兄弟们跟我上马回蓟州!”

    蓟州一庭院内一个老叟正在八仙桌上弈棋。

    一手执黑一手执白,竟是自己与自己对弈!当他再起一白字时竟然一时间不知道在哪落子为好!

    正在他举棋不定之事,一个白衣公子将一枚白子放置在了棋盘之上。

    而这一字之差竟直接反转局势。

    原处劣势的白字转守为攻,竟将黑子逼入绝境。

    老叟看了半天才是已是回天乏术,将棋子放了回去。

    “都说观棋者不语,你这可是坏了规矩!”孙承宗一抚胡须说道

    “观棋者不语,这可是督师您先开口。”

    “这也不能算小子失了规矩。”

    “口舌之利!今日之来又是为了那件事?”

    自从上次会议以后林懿离开蓟州,孙承宗再也未曾去过兵营。

    每日只是待在家中不是读书就是自己与自己对弈,算上这一次李乘风已经是来过三次。

    但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

    “孙督师”

    “若是还是为了那件事还是免开尊口吧!”

    “我非诸葛亮,就算你三顾茅庐我也没有三分天下的本事。”

    “不过是一老叟尔。”

    李乘风也知道直接跟孙承宗摊牌对方已经听不进去了,所以只能换一种说法。

    看着空中飘零的落叶心生一计。

    “孙老您今年已经是古稀之年,接近小子两倍的年岁。”

    “不知道你这一生追求过什么,最终又想做到些什么呢?”

    听到李乘风不是来劝自己,孙承宗也来了兴趣。

    “我本是乡村一私塾先生,天子愚钝”

    “岁中秀才,岁中举人,岁中进士,岁做帝师。真的走到这个位置时已经是年过半百。”

    “纵观前半生,从未想过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

    对于这样一个传奇的人物李乘风也是敬佩的,起于毫末却一步一步位极人臣。

    “那督师你过去和现在又有何追求呢?”

    “过去?过去我只想保这辽东的一亩三分地安然无恙。”

    “可惜所托非人,最终一败涂地。”谈及袁崇焕时孙承宗心里最大的痛。

    别人不知道袁崇焕就是他内定的接班人,以他之才可替自己再守大明百年。

    可惜自己却没有看到袁崇焕的缺点,致使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

    “现在的我只要脚下踩是大明的土地,拜的是大明的君王就够了。”

    “早已别无奢求。”

    “督师,您也曾是内阁出身。我不相信您对现在的朝堂,现在的天下一无所知。”

    “那周延儒弄权已久,同党伐异陛下视而不见!”

    “西北灾民百万计,流亡军几十万。易子而食,饿殍遍地。路边具具尸骨!”

    “这些都是您想看到的吗!”

    “不是那又如何?”

    “大半截身子进黄土的人了,若是再年轻三十岁我尚且有精力去改变。”

    “可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日子是按天过的。过一天少一天了。”

    李乘风听着孙承宗的话,内心一片心酸。

    此时的孙承宗句句尽显破败萧瑟,早已不复当初。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现在的大明真的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从内早已一片溃烂。”

    “唯有从外打破或许才能之死而后生!没想到孙老你拼搏了一生,临了却成了一个胆小之徒!”

    “您为何只愿做那救亡之能臣,也不愿做开国之功臣?”

    “青史留名?后世传颂?于我等而言又有何用?”

    “百年不过一捧黄土尔!人的衰老绝不是由年龄决定,而是由心!”

    此刻的李乘风觉得孙承宗要是这个样子,就算不跟随林懿伐明!驾鹤西去也恐怕是这两年的事情了。

    最后长叹一声,李乘风也从八仙桌上缓缓起身。

    现在蓟州事务繁多,他真的也不是每日都能有机会来找孙承宗谈心。之所以能做到这个地步。

    仅仅是因为他值得!

    如果没有他,恐怕明朝早已亡于天启。但若他执意不肯相助,李乘风也是无可奈何!

    “等等!”

    “真的不知道老朽何德何能?本是陛下以弃臣而已。竟能得二位如此看重!”

    “君既以国士待我,我必当国士报之!”

    “我愿用我最后得生命,去照亮大明的第二道曙光!”

    <sript><sript>

    <sript><sri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