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胡亥看了这位大臣一眼,没有做出什么评价,继续看向另外一位大臣,让他也来回答。
这位大臣则是有点像和事佬的意思,说“胡大人和韩张两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让老夫取舍也是很难,这种大事还必须得由陛下定夺。老臣也只是给个意见,最终还是要让陛下决定。”
他说出了这番话,但是,他说老臣们给出意见,最终由陛下挑选决定,但是他自己却没有给出任何有创见性的意见。
他明显是两边都不想得罪,一边是丞相胡永念这种炙手可热的新贵,另一边又是朝中的老牌贵族代表。
虽然现在看起来陛下更加相信丞相胡永念,并且委以重任,倚为国家栋梁。
但是那些老牌贵族家族,手中的底蕴究竟有多强,他作为一个老臣是知道的。
即使陛下想要把他们连根拔起,也要费些功夫,自己又何必得罪他们,能坐到这个位置不容易,就是因为自己秉承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方法,谁也不得罪。
一旦两边意见有所争端之后。谁也无法占到优势,就会想起来他这种不会偏帮任何一边的中立派,对于大局来说没有任何影响的一个人。
正因为如此,他竟然在众多有能力的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在胡亥组建的这个小内阁的雏形中都能占有一席之地。35x
这还真的不好说,究竟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了,当你到了一个位置,却没有相应的能力把事情做好之后,犯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这个时候,他即使两边都不想帮,但是也不能简单的把这个问题推给陛下。
你把问题都推给了陛下,那陛下要你何用?
也正是因此,胡亥决定要为自己的小内阁中补充一些新的有能力的人选,这种和事佬就让他随便找个闲职养老吧。
以前的每次议事,这位大臣尽管胆小,但总能提出一些意见,就算是两不相帮的意见,起码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一旦遇到了这种大事,他推脱起来更加明显,生怕自己担责任。
这样的大臣胡亥要他干什么,他决定这种人有多远滚多远,他宁可要几个因为与自己意见不同甚至指着自己对自己开骂的人,也不想要这种毫无创见性意见的人。
胡亥说“既然你们都说出自己的意见了,那好,朕就来说说朕的看法。首先,要搞清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把我们刚才看到的所有内容,确认一下真假,最好可以亲自询问一下长沙郡守,了解相关情况。这一点你们没有意见吧?”
众人齐刷刷的点了点头,就连那个和事佬也赶紧小鸡啄米一样的点了点头。这一点说的太有道理,当然不可能不做出赞同的表示。
胡亥又继续说道“想要弄清情况,我们就必须派人前去处理这件事情。那么,找一个使者前往长沙郡,具体负责处理这次的情况,诸位也没有意见吧。”
这几个人心中想的就是派使者去处理这件事情,自然再次点头,没有什么意见。
然后胡亥说“那么现在,问题就简单了,究竟要派出谁去长沙郡处理事情。”
这个时候这几位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自推荐自己心中心仪的人选。
有的说自己推荐的人选曾经在长沙郡干过,特别了解情况,有的人说自己推荐的这个人选,虽然没有去过长沙郡,但是特别擅长处理这种事情,断案如神。
其实胡亥临时组建并没有明文规定以后成为定制的这个小内阁中,此时一共也就十几个人,但是却几乎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除了那位一言不发的和事佬大人。
听着手下这些大臣的五花八门的意见,胡亥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嗓子,说“既然诸位意见如此不统一,那现在各位听好,朕只说一遍。现在,你们每一个人,都会被发放一块可以写字的木板,这个木板写完字后是可以合上的,用旁边的那根绳子绑起来就可以完全保密。”
“现在你们把你们自己推荐的人选,写在那个木板之上,每个人只能写一位,不可以多写也不可以不写。如果有谁乱写或者不写,按照欺君之罪处理。但是诸位不用写自己的署名,没有人会知道你们究竟推荐了谁。”
“我会在这里现场统计结果,哪一位大人得到支持的人数最多,就是最终负责这次出使的人选。你们吵来吵去没有一个结果,朕的处理办法你们可有意见?”
胡亥的话中其实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像他说不写或者乱写的,按欺君之罪处理,但是,他又说没法得知每一个人究竟写了谁,但是这个时候这些大臣们却都不在意他之前言语中的漏洞。
他们仔细考虑着陛下的建议,最终得出了想法,这应该是最好的一个办法了。
他们知道,即使你想拒绝,如果陛下想要这么做,最终还是会这么做。
况且他们心中也并不想拒绝这个建议,如此吵来吵去,不能得到统一结果,最终的偶然性会很大,未必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现在这个想法,不就看是支持哪边的人数多吗,每一个人都对自己这边有所信心。
不过却还是有人提出了问题,一个大臣问“老臣愚钝,还有一事不明,想要请教陛下,不知可否说出?”
胡亥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说“方大人不必客气,有问题就直接说出来,朕已经说过内阁之中不论尊卑,无论你们中谁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朕不同意,都不会因言获罪。”
“接下来这还有什么问题,就直接问,不必再请示我。不过要注意,保养,场面变得混乱,各位都是有身份的人,想要问问题的话,举手示意一下,就可以说,按举手先后顺序来说就好。”
胡亥已经努力了好多天,却还是没有纠正起来这个习惯,这些人说话之前还是习惯性的要向他请示一下。
他这么注重效率的一个人,对于这种情况自然是深恶痛绝,但是渐渐的理解和习惯了。
但是他还是要这么说一下,有些意见你不对他们这么说可能就错过了,有些人心中有想法也不会说出来。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鼓励众人说出自己的意见,只有集思广益之下才能弥补他真实能力的欠缺。
处理国家层面的大事,他真的很吃力,所以他实际上在尝试各种方法,想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目前看起来,也只是略有成效,日后究竟如何,还不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