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三十八章 匈奴卷土
    八月的第二天,宋扬这边刚把铁船计划立项完,甘州的消息便送回来了。

    带着消息过来的是房州王宋晗。

    宋扬让魏南调查甘州的实际情况,房州王不放心,便亲自跑来给他哥当说客。

    “阿扬啊。陇右那边是真心投效的,您看……”

    “王叔放心吧,我知道这事儿,你说你写封信来就好了,还大老远跑来一趟。”

    “呵呵。王叔这不是想顺道来看看你,再找老七喝点儿酒嘛。”

    “行吧。王叔。陇右道的事儿你就放心吧。等我这边敲定了,就通知你一声。”

    “那行。那你先忙,我去找老七了。”

    有了宋扬的话,房州王才放心了下来。

    他总是担心宋扬对他哥有意见,万一拒绝接收宋熹的势力,到时候打起来宋熹他们肯定扑街。

    现在宋扬说这话了,最起码应该确定宋熹的人身安全了。

    打发走了宋晗,宋扬才见了信使。

    这人是魏南的亲信,带着魏南亲笔书信来的。

    宋扬展开书信,陇右道和西域的情况跃然纸上。

    今年宋扬连续做了几件大事。

    消灭了罗信,吞并了边军,扫清了倭寇,整个大乾基本上恢复了统一。

    现在就剩下陇右道等偏远地区。

    甘州王宋熹可以说是大乾现在最大的割据势力了。

    如果宋扬决心要一统天下,绝对会对陇右道用兵。

    为了这事儿,宋睿已经和他爹说了很多次了。

    之前宋熹还不是太在意,就算罗信被灭了,宋熹也只是觉得宋扬很强大罢了。

    直到边军被宋扬吞并了。

    宋熹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了。

    边军总兵力可是在征西军之上,只不过边军一分为四互不统属才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但即便如此,边军也是不可小觑的军事集团。

    宋扬能把边军直接收编了,并且边军四将都接受了宋扬的改革方案,这说明边军四将是绝对听命于宋扬的。

    宋熹这才意识到形势对他来说已经不容乐观。

    而且边军镇压大乾北地,也是控制着陇右道北部腹地。

    如果宋扬从背地绕道陇右,宋熹将立刻成为瓮中之鳖。

    最后在宋晗和宋睿的不断劝说撺掇下,以及形式的一边倒下。

    宋熹终于决定倒向宋扬了。

    这事儿现在只能他自己拿主意,征西大将军没空管他了。

    他给西域去了信,不过宋辉只是说让他忠于大乾,别的一句废话没有。

    因为宋辉的心思已经完全扑在了和匈奴的战争上。

    去年开始匈奴人就不断侵扰西域地区。

    双方的摩擦也越来越频繁。

    今年三月份,刚刚加固过的碎叶城遭到了匈奴人的围困强攻。

    这碎叶城是前年收回来的,宋辉特地做了加固,结果匈奴人下了血本,拿出了大量的投石车疯狂的攻城。

    最终守军实在不敌十倍的敌人,只好放弃碎叶城向**围。

    结果路上又被匈奴人围追堵截。

    幸好大将军宋辉及时派人接应,不然碎叶城的五千守军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匈奴人这次是出了全力,几乎动用了手上的一切力量。

    分成了好几路大军,同时东进。

    因为人数短缺,宋辉的主力也被拖住根本没法救援各地。

    到了四月份,碎叶、休循州、俱密以西全都被匈奴人占据。

    天山以北的弓月城、阴山州都督府、葡延都督府等地也都被匈奴人击破。

    整个安西都护府半数领土全都丢掉了。

    老将宋辉现在将大本营放在了疏勒镇,防守兵力也收缩到了疏勒镇、姑墨州、龟兹一线。

    还好防线拉近了,总算是将局面暂时稳定住了。

    匈奴人这次汹汹来袭实力及其强大,主要是因为他们前几年将整个中亚地区席卷。

    中亚地区的国家几乎都被匈奴人占领,那些国家的人口都成了匈奴人的附庸兵。

    匈奴大军就像滚雪球一样,一路打一路壮大。

    到出兵大乾时,匈奴人已经凑出了一支近七十万人的超级军团。

    七十万大军东进,一番征战下来,也的确从大乾抢走了大片的西域领土。

    经过多次战斗,征西军也受到不小的损失,现在精锐也只有五六万人了。

    守着西域这么大地方根本不够,只能将防线不断的紧缩。

    马匹方面,虽然经过这几年的重点补充,但也就在四万多一点儿。

    就这也是已经是掏空家底儿了,西域各部族能卖的马几乎都被宋辉买了。

    可是仍旧不能和匈奴人相比,人家匈奴人,七十万人基本上是五十万匹马!

    十倍的差距!

    形势及其艰难。

    五月底,匈奴人再次东进。

    大军包围了疏勒镇,宋辉带领守军奋起反击。

    加上楼兰、疏勒、大小勃律不断骚扰匈奴侧翼。

    总算是将匈奴人暂时击退。

    目前得到的消息就到五月底,那时宋辉正在加强基础重镇的防守。

    西域地区实在太远,暂时没有更新的消息传送回来。

    为了支援西域的战争,宋熹已经往西域发了很多物资,现在已经实在扛不住了。

    这也是他倒向宋扬的原因之一,希望得到宋扬的支持。

    魏南的信里,对陇右道的调查非常全面,形式的变化发展清晰明朗,还有一些自己的分析注解。

    除了军事上的发展,还有民事和经济上的基本情况。

    原本陇右道还处在勉强自给自足的边缘,百姓生活虽然比不上天灾以前,但也算是能满足基本的温饱。

    因为这两年的战争,原本稍见起色的生活又开始变得捉襟见肘。

    为了抵抗匈奴人,宋熹加征了两次税收。

    百姓们知道是为了西域的战事,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怨言。

    西域各族也基本上都是支持大乾多一些的。

    毕竟匈奴人性情暴虐,如果西域被匈奴人占领,就不只是交税的问题了,人身自由都要丢掉。

    比如中亚那些小国人一样,现在都沦为匈奴人的奴隶。

    所以疏勒、龟兹、大小勃律等地的部族,也都是出人出力帮助宋辉抵御匈奴人的进攻。

    总体上看,西域虽然岌岌可危,但在军民一体的防守下,也勉强能坚持的下去。

    只不过冬天一到,西域与陇右道的通道会更加难走,那时补给更困难。

    西域能否还受得住就未可知了。

    宋扬很快就看完信上的内容。

    看完之后宋扬便紧皱眉头将信放在了桌上。

    沉没了片刻,宋扬立刻让人去找了老太师、于明、方哲等文武官员过来。

    “西域地区民心可用,本王打算支持征西军对匈奴人的战争。”

    “西域也是大乾的一部分,不能落到匈奴人的手里,丢掉的领土必须一寸不落的拿回来!”

    人员到齐,宋扬穿越了魏南的信。

    对于是否接受宋熹的投效尚且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宋扬直接表明立场。

    必须击退匈奴人,将恢复大乾领土完整作为第一要务。

    “王爷。卑职愿意领兵出征西域!”于明立刻表态。

    “老臣赞成出兵。”

    老太师看看宋扬,表明了态度。

    宋扬压压手道:“匈奴人一定要打,但咱们要出兵也要有准备充分。”

    “这次本王会亲自去甘州,甘州王不是请本王去吗?那就去一趟,看看那边的实际情况。至于去不去西域,还要看实际情况。”

    “不过粮草、军械等方面的支持现在就要打包装好,先运到凉州准备着。这样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运往西域。”

    “有了粮草和军械,宋辉大将军那里的仗也好打一些。”

    宋扬是想去西域的,可是西域太过遥远,一来一回啥也不干就得三月以上。

    沈小婉已经八个月了,再过一个来月就该生了。

    这一次可是双胞胎,宋扬放心不下。

    单去甘州张掖的话,最多一个月就能回来,还能赶上沈小婉生产。

    所以宋扬才做出了以上布置。

    “另外,这次去陇右道,也是为了收回政权的。需要办的事情不少,老方这边也要准备一下,到时候你也最好跟本王去一趟,该接收的都要接收过来。”

    宋扬又看向方哲,吩咐起了政务交接的事情。

    方哲立刻表示会将准备工作做好,到时候去和甘州方面做好交接。

    “王叔。这次我也想去。”宋承旺自告奋勇道。

    宋扬看看他问道:“你不在家陪你的小女朋友了?”

    “那个……可以代玉华一吗?玉华身手不错,您知道的。”宋承旺带着祈求的小眼神看向宋扬。

    宋扬撇撇嘴道:“去是可以,但不要怪王叔没提醒你。西域那地方风沙大得很,玉华一个姑娘去那种地方就是遭罪啊。”

    “额……那……我再问问她,她要不想去,我就自己去。”宋承旺想了想说道。

    上次北伐他就没去上,这次实在是想去过过手瘾。

    “行吧。这个你自己定,三天之内定下来告诉我。”宋扬只好说道。

    这个大侄子他是很看重的,要是想去西域锻炼一下,他也不会拦着。

    这事儿最后就这么定了个大概,具体的调兵遣将和准备工作于明和方哲回去做。

    要远征西域有很多要准备的东西,最快也得半个月能出发就不错了。

    宋扬这边准备去甘州的时候。

    遥远的西域,疏勒镇。

    徐威站在城头,看着远处遮天蔽日的匈奴大军,表情凝重至极。

    匈奴人这次准备了更多的投石车,还有充足的攻城装备。

    疏勒镇这次真的未必能守得住了。

    “幸亏大将军撤回龟兹了!不然这次可就危险了!”徐威清醒的说道。

    前段时间匈奴人第一次围攻疏勒的时候,宋辉就在城里。

    守军抱着必死的决心加上各部族的配合才勉强击退了匈奴。

    之后几位将军说啥也不让宋辉留在疏勒镇了。

    只要老将军还在,征西军就在。

    这是大家的一直共识,他们不会让老将军以身犯险的。

    最后在众将领的一致要求下,宋辉才撤回了后方的龟兹。

    而这一次,匈奴兵势滔天,疏勒镇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