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隋朝时候生孩子还没有那么多庆贺礼仪,像洗三、满月、百天这样的庆贺都没有。
那时候妇女没有节育措施,生育频次高,由于医疗卫生条件不好,孩子成活率低,能不能成人还不一定,所以孩子刚出生很少大肆庆贺,倒是对周岁礼、成人礼比较重视。
虽说是不庆贺,但产妇的娘家在女儿产后还是要去控望一番的,毕竟自家女儿在鬼门关闯了一回,阿娘关心女儿要看看产后身体如何,孩子是否健康。夫家也要派人到岳家报个平安,让产妇的父母放心。
高秋娘平安生下女儿后,长孙无宪做为长孙府的准当家人,就安排人到高家报了平安。另外,派人骑快马赴大利城向长孙晟报信。
高老夫人接信儿后,心中很是欣慰,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崇仁里离永兴里很近,按高老夫人的想法,当天就要过去探望。
鲜于娘子劝道“阿妹刚生下孩子,需要好好休息,明天去看也不迟。”
高老夫人这才缓下急切的心情。
第二天上午,高老夫人在鲜于娘子的陪同下来到长孙府。
甄氏亲自在大门口接了,一起到内院看望高秋娘。
由于产生虚弱,不易来回移动,高秋娘依然在东耳房暂时住着。
东耳房三间,产床设在东间靠里,高秋娘正侧身躺着,仔细端详这个给自己带来痛苦和快乐的小生命,南面临窗摆着矮榻。
高老夫人进屋就直奔床前,高秋娘见母亲来了,喊了声“阿娘”折身就要坐起,高老夫人连忙扶住,让她继续躺着。
高秋娘微笑着道“没事的,我能坐。”说完,让玉菡拿了个迎枕靠在背后。
这女人生孩子就是奇怪,昨天还挣扎在生死边缘,折磨得让人痛不欲生。今天就好像所有的事都没发生过似的,完全沉浸于甜蜜和幸福之中。
书香搬了张胡床放在床边,让高老夫人坐下,甄氏和鲜于娘子也在矮榻上坐了。
高老夫人怜惜地看着女儿,问道“昨天还顺吧?”
高秋娘一直都展着笑颜,回答道“顺,前天夜里来了阵儿,昨天早上就生了。”说着瞟了一眼正在旁边熟睡的女儿。
高老夫人把包着孩子的小被子用手扒了扒,露出红红的小脸,说道“让我看看我的宝贝外孙女。”
高秋娘假装嫌弃地道“有啥可看的?丑死了,脸红的跟虾米似的,皱巴巴的,大半个脑门上没长头发,头发又细又黄。”
高老夫人一看,还真是。
那小脸和刚生的老鼠娃儿一个颜色,头上囱门以下都没长头发,露出一个大大的额头,头发黄黄的。
高夫人呵呵笑道“你小时候刚生下来还没这好看,这是没有长开,长开了也是个美人坯子。”
高秋娘也不言语,只是自顾自地笑。
高老夫人趴到跟前仔细端详着,像欣赏一件宝贝似的,恨不得有几根眼睫毛都要数出来,接着说道“这女郎可是大富大贵之相。”
高秋娘不以为然地道“我们本就是富贵之家,再富再贵还能到哪里去?”
高老夫人道“我说的可是真的,看相的都是这样说的。你看这孩子鼻如悬胆,像不像一滴水拉得长长的将要滴下的样子,鼻梁挺拔,鼻翼外展。”
高夫人继续解释道“鼻如悬胆有威,鼻梁挺拔俊美高贵,鼻翼外展意味着聚财。”
高秋娘听母亲说着,也低下头去看,还真像母亲说的那样。
高老夫人接着说“脑门大是聪慧,头发柔细是贵相,你没听人说过贵人无重发吗?头发又粗又黑,而且浓密的是出力受苦之人。”
她好像还没有说完,抱着孩子的头稍微挪了挪,说道“你再看这耳朵,好看不好看?白白净净的,大大的耳垂儿,还向里弯着,这叫耳能含珠,就是耳垂向里弯着上面放个珍珠都掉不下来。耳白高贵,耳垂大者有福。”
高秋娘笑咪咪地听母亲边说边解释,心中暗暗祝愿,但愿母亲说的都能够一一应验,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一生平安,长有富贵呢?
高老夫人叮嘱道“这么好的一个孩子,可得要好好教导,长大了可不要随便嫁了,一定要找一个好人家。”
高秋娘忍不住笑道“孩子刚出生,就说出嫁的事,阿娘打算得也太远了吧。”
屋里的其他人也跟着笑。
高老夫人脸色一正,一本正经地说“我今天说的话你可要仔细记着,可不是玩笑话。”
高秋娘抱着高老夫人的胳膊撒娇道“是,是,阿娘说的话女儿记住了。”
高老夫人这才重新展露笑容,问道“你们家将军经常不在家,临走给孩子想好了名字没有?”
高秋娘回道“将军在家时已经说了,生个小郎君叫‘观音奴’,生个女郎叫‘观音婢’。”
高老夫人道“那就是叫观音婢了。”然后,嘴里不停念叨着,“观音婢,观音婢,嗯,好!观音菩萨有一对金童玉女,咱家这个就是那玉女,也可托观音菩萨的庇佑。人家的男孩子都喊‘阿奴’,咱家的玉女就喊‘阿婢’。”
女儿连着母亲的心,说完孩子,少不了说怎么做月子,该吃什么,该喝什么,该注意什么,高老夫人样样交代得清清楚楚,一番谆谆告诫反反复复说了几遍还怕有什么遗漏,到了中午在长孙府用了午膳才返回崇仁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