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三十六章 袭扰粮道
    在接到朱桂的截粮道命令之后,明军的骑兵便一千多人一伙儿开始出发了。

    跟游牧民族打仗,除了精良的装备,过硬的技术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那就是向导。

    大漠是广阔无垠的,一般人去了那里是很容易迷路的,如果没有有力的向导,&nbp;&nbp;大军走着走着就散了,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那就别说建功立业了,能够全师而还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一点,飞将军李广就深有体会。

    因此,再与瓦剌的作战当中,&nbp;&nbp;朱桂是十分重视向导的作用的。

    在平日里没有打仗的时候,朱桂就特别注意收买蒙古人当中的奸细。

    有的蒙古商人来到肃藩做生意之后,&nbp;&nbp;就会被朱桂派人进行收买拉拢,&nbp;&nbp;成功之后,就让他们回去给自己当间谍,提供情报。

    有的人也是羡慕肃藩的安定繁荣,在获得明朝的许可之后,便举家搬到明朝前来居住。

    这些人就成了朱桂寻找向导的第一选择,因为他们的家眷都在肃藩,一般情况下,是不敢提供假的情报来糊弄明军的。

    要知道,明军也不是傻子,不会只因为他的一家之言就决定进兵还是撤退。

    肯定是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

    身为一个全家都在明军的掌控之中的蒙古人,如果胆敢提供假情报来糊弄明军,那明军肯定让他们全家分分钟死光。

    朱桂的另一批向导是之前俘虏的瓦剌士兵,这些人朱桂一般是让他们在肃藩的牧场里做工,进行劳改。

    朱桂曾经答应过这些人,如果他们表现的好,&nbp;&nbp;或者是为明军立下大功,朱桂可以考虑恢复他们勇士的身份,把他们编入军队作战,让他们从新成为一個受人尊重的人。

    所以,这些人为了立功,一般也会玩命表现的。

    但是,凡是都有例外,也不排除有个别思乡心切的,或者是在蒙古有老婆孩子的想要跑回去见他们。

    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会给明军下套儿,把明军往绝路上引,从而为他们的大汗立下功劳,好回到家里和妻子团聚,享受富贵。

    所以,朱桂对这些蒙古俘虏也不是完全放心,对他们都是既用且防。

    一般情况下,明军带着蒙古向导出去作战,都会安排几个人看着他,以防止他们逃跑或者是干其他的坏事。

    这一天,一位明军的千户带着自己的部署来执行截粮道的任务。

    一队明军走在大漠中,举目四望,来找寻瓦剌运粮对的位置。

    “是这里吗?你可别骗老子。”那名明军的千户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小河谷,有点不耐烦地说道。

    之前,&nbp;&nbp;他手下的瓦剌向导告诉他,蒙古人从漠北来黑山口一带的时候一般都走这条路。

    可是,他在这里转了半天,连一根蒙古毛都没有看见,不由得心里开始着急起来。

    别到最后没有摸到蒙古人的粮道,却等来了蒙古人的大军就麻烦了。

    那名瓦剌的向导见到这名明军千户开始不耐烦起来,心里不住地开始打鼓。

    要知道,他们这群向导的生死完全就掌握在明军军官的手里,万一要是对方不信任自己了,那想要自己的小命就是一刀的事。

    现在,这名瓦剌的向导比明军还害怕遇到瓦剌的大军,因为一旦瓦剌的大军出现,那他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实在是太像给人家下套儿了。

    “大人,放心。这肯定是瓦剌的粮道。”

    那名瓦剌的向导依照明军的礼节,颤颤巍巍地向那名明军的千户抱拳施了一礼,小心翼翼地说道:“大人请看,这附近都是戈壁荒漠,只有这里有一条小河,所以这个河谷就是瓦剌从漠北到黑山口的必经之地,要是走别的路,找不到水喝,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那名明军的千户举目四望,见这一带真的都是戈壁,只有这里有一条小河由北向南流淌。

    运粮可是见十分辛苦的事情,只要是有点常识的人,选择运粮的路线肯定是沿着这条小河走,若是走戈壁荒漠出奇制胜?那很抱歉,根本不用别人截你的粮道,渴都能渴死你。

    而这条小河也挺长的,根据瓦剌的向导介绍,这条河有一千多里,这么长的防线瓦剌是不可能处处布防的,这就给了明军的可趁之机。

    不得不说,忽兰的这条计策还真的打到了瓦剌的软肋之上。

    瓦剌吃准了朱桂不敢去救援哈密,就想着钉在这里拖死朱桂,等到哈密城被察合台汗国给攻破了,那他们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

    但是,朱桂也不是吃素的,吃准了对方粮道薄弱,容易截断,就使了这么一招,只要瓦剌的粮道被破坏,粮食压力太大,供给不上前线的大军,那他们就会便主动为被动,开始向朱桂积极求战。

    不过,那名明军的千户也知道,他们不能在这一带停留太久,因为一千多人的队伍,目标实在是太大了,很难瞒多久,万一要是被瓦剌的哨骑发现,引过来瓦剌的大军,那可就麻烦了。

    就在这名明军的千户心急如焚,心里不断地思考着是再等一会儿,还是撤退的时候。

    那名瓦剌的向导忽然眼前一亮,指着不远处的一队人马,兴奋地说道:“大人,你看。那不就是瓦剌的运粮对吗?”

    那名明军的千户定睛一看,可不是嘛,一百多匹骆驼,还有不少牛车马车,上面都装的满满当当的,不是瓦剌人的运粮队又是什么?

    而且,看这个运粮队的护卫数量,也就五六百人,不抢他抢谁?

    瓦剌的人口不多,成年的精壮男子基本上都被博尔忽拉来参军了,所以运粮队里不会有多少人,甚至还会有不少女人前来运粮。

    看来,这妇女上战场也不是朱桂的首创,是自古以来都存在的嘛。

    这也不必奇怪,战争本来就是很残酷的事情,输了是要死人的,因此打急眼了,为了能赢,什么办法使不出来?

    诸葛亮不还搞过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