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1章,战争是交易
    川军团两千多人,主动进攻日军一个两万多人的主力师团。

    戴按澜倒觉得不是没有可能。

    同川军团的那并肩一战,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那些兵在原来的部队很平常,就是到处可见的那种,填战壕、打冲锋,一场仗下来不知道要死多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用割之不尽的野草来形容那些兵,有贬低之嫌却是事实。

    将军爱兵如子那是为自己戴高帽,在高级军官眼里士兵就是一组数字,死了多少,需要补充多少。

    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庞,是谁的丈夫,又是谁的儿子,没有人会关心。

    当然,将军视兵如数字。

    士兵们也不会把将军当回事,当兵不过是扛枪吃粮,打得过打,打不过跑。

    很少有傻乎乎拼死到最后一刻。

    凭什么?

    他们没有理由啊!

    但是这些兵到了川军团仿佛脱胎换骨了一样,身上很有激情,打起仗来悍不畏死。

    在金矿机场的顽强守卫,戴按澜听了很多。

    数百公里的奔袭,赶到八莫不停歇立刻加入战斗。

    火箭炮和步战车的炮坦协同战术不错。

    虽然看得出来训练时日尚短,发挥的不是特别圆满,但是效果十分明显,一波带走了日军两个步兵大队。

    听闻关于曼德勒会战的战报,假设没有吹牛的话,川军团的实力增长幅度很大。

    日军第五十五师团兵力被他们正面牵制,川军团派人背后夹击,应该说具备一定的成功可能。

    戴按澜将自己的看法分析说来,对罗司令解释道

    “川军团团长陈浩其实并非我军军官,仅仅打了这样一个旗号,他们的背后支持者应该另有其人。”

    此番话是对陈浩的冒犯无礼做出了解释,也是给罗桌英一个台阶下。

    毕竟被一个下属命令,传出去的话罗桌英颜面何在?

    如此便是友军的通知协同作战,无论答不答应,大家脸面上都过得去。

    戴按澜倾向于配合川军团,但是因为自身跟川军团有交情,罗桌英都知道。

    他劝说可能会起反效果,只好闭口不言。

    杜律明听闻戴按澜刚才对川军团实力的梳理,内心十分震动。

    跟日军打了好几年仗,中央军跟日军的实力对比已经有所结论了。

    如果打防御战,需要进攻日军的三倍兵力才能抗衡。

    如果进攻日军的阵地,则需要五倍兵力。

    普通的中央军战斗力就是这样,像第二百师如此数得着的精锐,防守能跟日军打一比二,进攻也只能打一比一。

    说川军团能跟日军一打十,杜律明觉得实在太过夸张,起码应该打个对折。

    进攻一打五。

    战斗力是第二百师的五倍。

    是普通中央军的二十五倍……

    他忍不住想问军队与军队之间的差距有那么大吗?

    还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那么大?

    戴按澜点明川军团是盟友不是下属,杜律明已经原谅了那份电报措辞的傲慢。

    有实力的傲慢,可以理解。

    美国老和英国老拽上天了,他们不一样得忍着嘛。

    注意到罗桌英脸色还阴沉着,杜律明板着脸说“空口白话让盟友配合,他们凭什么?

    老美让咱的远征军出动,还要给钱给军火,他们比老美还强?”

    他的两句质问,巧妙的点名了罗桌英。

    罗桌英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想到之前的军火采购,跟对方提出了未必答应。

    这正是一个机会啊!

    罗桌英立刻义正言辞的说“既然我们是配合盟友作战,

    人吃马嚼、枪弹消耗要花不少钱,都是我国的军费,怎么能白白帮他们?

    钱就不要了,他们川军团的武器不错,出兵军费可以用武器来抵扣。

    立刻回电报通知他们。”

    对方通知他们出兵,态度傲慢无礼。

    那他们就回电对方拿“钱”来,姿态摆足了,罗桌英自认为不丢面子。

    谈崩了,是对方无理在先。

    若是谈成了,还能捞到实惠,一举两得。

    杜律明对罗桌英的心思猜的很透,表面上附和司令长官决策英明,然后找了一个借口,派遣亲信追上少校传话。

    “还是那意思,想要让他们出兵配合得拿军火来,但电报口吻不可太强硬。”

    这就是杜律明会做人的地方,两头讨好,两头不得罪。

    但是杜律明会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会的。

    甚至可以说,杜律明一开始很不会做人,情商很低,混得也是相当不如意。

    黄埔军校毕业,他的第一份差事是去做带兵的排长。

    杜律明做得很认真,但是太过于严苛,因此他很不得人心,这个排长后来就没怎么干下去。

    接下去他去了宣传队,一开始甚至都不太会对群众讲话。

    后来杜律明又被派到北方,帮着国民二军办开封军校,军校停办了,他又跑回老家去了。

    当地一个大地主招兵买马,他在那里混个差事干,就到了陕西高桂滋的队伍里,当个连长在京城混了一顿时间。

    那时候的杜律明,吃喝嫖赌都干,喝酒逛窑子都有份,狠的时候能把整个连的军饷都给赌没了。

    这还不算,京城当时遇上南口大战,杜律明赶巧碰上缴了一批溃军的枪械。

    枪支弹药是硬通货,愿意买的人很多,是白花花的大洋。

    高桂滋不愿为这一点枪得罪人,让他把缴来的枪还回去。杜律明头铁硬是不干,气得高直接撤了他的职。

    又一次被撤职的杜律明只好跑到武汗去找北伐军,找到张治仲给了他一个连长职务。

    结果当时武汗正在斗争南金方面。

    喊口号表决的时候,全连机灵点的都举手了,就他和几个人众目睽睽之下,不识相不举手。

    结果都弄去禁闭,差点被干掉,只好又逃出来跑路。

    这时候黄埔一期生混得好的,大有人在,像杜律明这样,属于混得很失败的。

    但是,少年时候早点遇到挫折,不是坏事。

    杜律明一开始栽了一个又一个跟头,挫折多,人也越成熟,他自己也就更珍惜机会。

    无论对人,还是做事,也就越来越老到了。

    等到他在徐庭瑶师当团长的时候,他本来跟徐毫无关系。

    但是就凭努力做事,谨慎做人,让徐庭瑶把他引为亲信,慢慢就走上了比较顺利的上升通道。

    人的成熟,终究是一步一步走出来。

    发出电报后,众人移步第二百师的作战指挥室,不管川军团是否同意,他们的北上无疑打破了目前的对峙情况。

    目前,远征军和日军是以怒江为界对峙。

    提及怒江,就不得不提及惠通桥,它是滇缅公路一座重要的桥梁之一。

    被誉为抗战输血管的滇缅公路,修建时要从龙陵县经过,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龙陵县境内的怒江上有座惠通桥。

    可缩短到腊戍的里程、节省时间、减少工程量。

    滇缅公路修通后,惠通桥成了滇缅公路上的咽喉桥梁,多次被日机轰炸。

    远征军战败撤退,五十五师团以装甲车为先导,百余辆汽车载兵组成快速纵队,沿滇缅公路挺进滇西,

    3日攻占畹町、芒市,4日占领龙陵,5日到达惠通桥西岸。

    日军师团的闪电行动,使重庆方面十分惊慌。

    如日军从惠通桥渡过怒江,十日可进军昆名,国府难有有力的抵抗。

    占领昆名后,可经下关取西昌,成都指日可下,重庆难保。

    日军攻占缅北重镇密支那并切断滇缅公路后,美国开始通过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

    从印度往昆名巫家坝等儿处机场运送抗战物资,再从昆名运往四川等地。

    如果日军控制怒江东岸并占领昆名,那么美国援助的战略物资就再无法抵达华夏。

    所以说,保住昆名就保住了驼峰航线这唯一的大动脉。

    昆名失,则意味着一切国际补给线都被切断。

    国府控制下的军火物资弹药生产能力杯水车薪,库存一旦消耗殆尽,华夏会因完全失去外援而失守。

    日军的下一步行动可能是推进“南进政策”,移军印度。

    占领印度后再向西推进,与德军会师中东。

    因为占领仰光后日军就声言过将与德军在中东会师,而这时德军隆美尔军团已从利比亚攻入埃及。

    这样,整个二战的形势极有可能就不是现有史书所记载的情况了。

    所以,必须不惜代价阻敌于惠通桥西岸。

    这是改变历史的一场战斗。

    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炸毁惠通桥成为阻敌于怒江西岸的最佳选择。

    “要早知道会异军突起出现这样一个人物,牵制日军十五军大部分兵力,守住惠通桥是更好的选择,现在我们想反攻不是那么容易啊!”

    罗卓英站在地图面前认真观察了片刻,不禁感慨道。

    当时三十六师已经赶到了怒江东岸,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部队。

    一座桥制衡了双方的攻防规模,仅仅面对一个第五十五师团还是有希望的。

    戴按澜那时还在撤退的路上,怎么守卫惠通桥,跟他没关系。

    但只要看过地图,他就不得不承认,炸掉了桥日军确实难以踏足怒江东岸,他们想要打回怒江西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江水湍流,加上日军在西岸构筑防守工事,反攻部队抢滩登陆要被扒层皮。

    云南多山,道路险峻,防守一方只需依托地形,便可以成为一块难以下嘴的硬骨头,进攻部队得大出血不可。

    隔着怒江补给运输困难加倍,日军的飞机只需稍加袭击,还得被扒一层皮。

    三层因素下来,西岸日军虽仅有两万多人,却足以轻松阻挡十万大军进攻。

    正常来说,反攻怕是遥遥无期。

    事实正如戴按澜的判断,在四四年日军日落西山之时,远征军发起了强渡怒江战役。

    一共投入了两万多人,伤亡七千七,其中四千人牺牲,牺牲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

    毙敌1250人,敌我伤亡比例是16

    后面反攻腾冲的战斗更加血腥,伤亡数字更大,还是建立在远征军得到大批的美械装备。

    火力大大加强的同时,还有美国空军配合,拥有绝对的优势。

    “这次我们怕是帮不了多少。”戴按澜眉头紧锁说。

    杜律明无所谓的说“我们仰装发起反攻,牵制日军部分兵力不敢动弹,就可以视作完成了承诺。

    如果他们愿意给的多些,我们还可以联络美国人派出飞机轰炸一下子。”

    在杜律明看来这就是一笔生意,得到军火付出劳动。

    谁都不欠谁的。

    罗卓英颇为认同“说的是,他们愿意出多少,咱们干多少。这场仗是他们主动挑起来的,胃口太大最后撑死自己,那也怪不了别人。”

    受过恩惠的戴按澜对川军团颇有好感。

    他将赶走日寇视为毕生的志向,不管谁打日本人,他都愿意提供帮助。

    对于两位上官的话,戴按澜心中很不认可。

    中间趁机抽身,戴按澜派出亲信去给川军团发报。

    不仅将无力提供太多帮助的实际情况如实告知,还劝说陈浩三思而后行。

    可是有一整套计划的陈浩,哪里会听他的劝说。

    再次发来电报同意赠送一批武器弹药,换取怒江东岸远征军对日军的牵制。

    至于美国人的空军增援,就大可不必了。

    收到电报的戴按澜,思索许久后,再次发出电报,将五十五师团在腾冲一带的情报,兵力部署全部告知。

    这是他唯一能够提供帮助的了。

    与此同时,在得知武器会后续通过美国人的运输机运来,由美国人担保交易,罗桌英率先履行了交易。

    部署在怒江东岸的三十六师,收集渡船做出一副渡江返攻的架势。

    以此虚张声势,赢得西岸日军的重视,加紧调集兵力防守。

    虽然日军并不认为刚刚被重创的远征军,还有能力组织起来反攻,重新夺回腾冲。

    就在密切关注动态的戴按澜,认为三十六师的作为有意义时,从曼德勒传来的消息差点让他破防。

    川军团不仅大张旗鼓的派军北上,还召开记者会邀请各国记者随军采访。

    他们是生怕日军不知道啊!

    这又唱的是哪出?

    本站最新域名1b</p>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