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 王家村。
自从收编了万家镇骑兵营后,王承柱的部队便已经有了将近800人,并在原有的基层上,新增设了一个侦察班,一个骑兵班,以及一个炮兵班。
为了尽快提升部队的战斗力,自炮兵班建立之后,王承柱便一直在亲自训练。
都说士兵的枪法是用子弹给喂起来的,炮兵的炮法又何尝不是?
《完美级炮兵技能》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王承柱的炮法,里面还记载了有关火炮的各种理论,以及炮兵的训练方法。
再加上,王承柱不仅缴获了鬼子的火炮,还缴获了大量炮弹。
因此,在王承柱的理论培训,以及填鸭式的炮击训练下,炮兵班战士们的炮法每天都在快速精进着。
短短五天过去,战士们便已经熟练掌握了九二式步兵炮、九七式轻迫击炮,以及式掷弹筒的拆装、维护,和使用方法。
同时,对于射程范围内的目标物,也具备了一定的打击能力。
虽无法做到像王承柱那样百发百中,但也能达到普通炮兵的基本标准。
这天,王承柱照常给炮兵班开小灶,亲自加强训练。
他的脑海中突然传来系统提示音“叮!系统提示魏大勇正在青山战俘营。”
“选择一救出魏大勇,获得《电台兵训练手册》。”
《电台兵训练手册》此训练手册包含各种电台的使用及维修方法,通过此训练手册可筛选出适合成为电台兵的苗子,并大幅度提升训练效率,让其在极短时间内成为合格的电台兵。
“选择二视而不见,获得《步炮协同作战训练手册》。”
《步炮协同作战训练手册》此训练手册包含各国步炮协同作战的战术理论及实战经验,通过此训练手册可大大提升部队步炮协同作战的训练效率,使部队精确掌控炮兵轰击和步兵进攻的时机。
“选择三歼灭青山战俘营日伪军部队,救出战俘营内的全部战俘,获得《三三制战术训练手册》。”
《三三制战术训练手册》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解放战争,大量运用于抗美援朝战争,是我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组’突击战术。
此训练手册包含各种三三制训练方式、战术理论,以及实战经验,通过此训练手册,可大幅提升此战术的训练效率,缩短士兵的训练时间。
“请宿主选择。”
又是三个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很诱人,对于炮排战斗力的提升都有很显著的作用,特别是第二个选择。
如果光看奖励的话,说不定王承柱就选择第二个选项了。
至于选择一,王承柱虽然在万家镇缴获了一部电台,但对于眼下的炮排作用并不是很大,甚至是几乎没有。
除非王承柱能够再获得几部电台,让各班都能建立远程联系。
上缴?那是不可能上缴的。
不过,选择了第二个选项就不能选择第一个和第三个选项,而第一个选项和第三个选项本身是不冲突,可以同时选择的。
更何况,除了系统奖励,完成选择任务后还能得到一员猛将,以及大量训练有素、有过实战经验,且抗日立场极为坚定的老兵。
王承柱可不傻,当然知道该怎么选择。
魏大勇。
王承柱看过数十遍《亮剑》,当然知道这一号猛人的存在。
魏大勇又名魏和尚,原中央军27师中士班长,忻口战役时负伤被日军俘虏,后因日军山本特战队训练时用俘虏练手而逃脱,加入了八路军386旅独立团,先任政委赵刚警卫员,后任团长李云龙的警卫员。
魏大勇人如其名,骁勇善战,在《亮剑》电视剧中,其不仅枪法出众,手上功夫更是全剧最顶尖的存在,除段鹏外几乎没有对手。
不过,魏大勇的结局也很悲惨。
按照电视剧的发展,魏大勇在一次去往师部送信的途中遇到谢宝庆手下劫财,魏大勇凭借自己出色的身手反杀死了几个匪徒,却被躲在角落里的二当家山猫子下黑手,惨死黑云寨下,头被马六砍下挂在树上。
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为此事和孔捷翻脸,率军进攻黑云寨,为魏和尚报仇。
最终大当家谢宝庆从后山逃走,不知所踪,二当家山猫子则是被李云龙当场砍死……
每次王承柱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会无比痛心,恨不能穿越进去,干掉那个该死的山猫子。
因此,自打王承柱真正穿越的那一刻起,便一直想把魏大勇这员猛将纳入麾下,如此一来,不仅能提升炮排的实力,还能改变魏大勇的命运。
遗憾的是,通过电视剧王承柱只知道魏大勇被俘,却并不知道被关押在哪里。
现在得知魏大勇在青山战俘营,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因为系统发布的任务中,不仅提及了青山战俘营,还详细介绍了青山战俘营的具体位置……
就在王承柱暗自沉浸在这巨大的喜悦当中时,侦察班班长王树根突然急匆匆的找了过来“排长,不好,出事了!”
王承柱被王树根的声音拉回现实,他循声望去,见王树根一脸着急,不禁眉头一皱,问道“根子,发生什么事情了?”
王树根“排长,你不是让我带部队出去搞侦察训练,顺便收集情报吗?
就在昨天,我们班的几个战士在侦察敌情的时候,不小心暴露目标,被鬼子俘虏了。”
战士被俘虏,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王承柱向不止一次向全排战士承诺,在任何时候,不管任何情况,都不会抛弃任何一名战士,而这是王承柱的部队原则。
眼下有战士被俘虏,他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当即忙问道“具体情况跟我说说,他们是在哪里被俘虏的,又关押在哪里?”
王树根“这几个战士是在隔壁青河镇被俘虏的,根据得到的情报显示,他们将会和另外一批战俘一起被送到青山战俘营去集中关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