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儿子已经成为了一代帝王,心思自然比她过人。
不选择杀,而是终身囚禁。
这可比杀了还要让人觉得痛苦。
只是也先那人性情刚烈,会受此胁迫吗?
孙若微点头道:“既然你心中早有定夺,那娘就不叨扰了。”
“娘今晚不留宿孩儿宫中?”
“这不合规矩。”
孙若微说完就离开了养心殿,回了她的慈宁宫。
第二天朱祁镇上了早朝,群臣跪拜。
朱祁镇瞥了一眼众臣,疑惑道:“内阁三杨怎么都没来上朝啊?”
于歉站出来,说:“回禀陛下,杨阁老等人重病在身,卧床不起了。”
“这么严重?那得替朕派人去慰问一下,顺便告诉他们,朕准许他们告老还乡回去抱抱孙子了。”
于歉说:“臣这就派人前去传话。”
杨士奇等人在朝堂这么多年,非常懂得审时度势。
如今朝中朱祁镇提拔了那么多大臣,这明显是打算用来制衡他们这些旧臣的手段。
若是今后他们继续留在朝堂之上,那还不会一直被他们打压?
一朝天子一朝臣。
趁着他们如今年迈,倒不如趁早告老还乡,斗来斗去反倒是把他们的身体给搞垮了。
他们都是四代老臣了,皇上不会轻易为难他们。
果然告病不久,于歉就派人前来慰问,并告知可以告老还乡。
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人都如释重负。
不再受到帝王制约的感觉真好。
而朝堂上,新老旧臣形成的党派之争依旧是剑拔弩张。
那些老臣们不得不佩服三杨的老奸巨猾。
不来上早朝就是为了躲避党羽之争吧?
这种争斗,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要惹来杀身之祸。
而旧臣此时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朱祁镇提拔上来的新内阁大臣占尽优势。
之前皇帝不知从哪儿提拔了一位户部尚书,上来就大刀阔斧地开始实行新政。
如今皇帝又是提拔了一位工部尚书,恰好将之前两个六部之首的位置给填缺上了。
这两位大臣刚刚上任,就被朱祁镇给提拔到了内阁,不免惹人非议。
帝王提拔官员并不奇怪,可是这两位官员都没什么政绩,怎么能服众呢?
朱祁镇瞄了一眼众臣子,他们似乎对他任用贤能的举措大为不满?
那他可得好好打打这些旧臣的脸了。
朱祁镇笑着对台阶下的张居正说:“张居正,你昨晚在养心殿跟朕提出建立金融机构的方案,朕已通过。此事由你一人全权负责,本来这事儿应该提交给户部办理的,但是王爱卿目前正在实行新政,抽不开身躯忙此事务,就由你来做吧。”
张居正听得很懵。
什么金融机构方案?
他从来都没有提过啊?
皇上这到底是何用意啊?
虽然不太清楚,但管它呢,先把活儿接下来再说。
张居正连忙跪在地上,说:“臣,领旨谢恩。”
朝中旧臣都瞠目结舌,老脸羞红。
此时他们都不敢直视朱祁镇的目光。
身为大明的旧臣,一直都碌碌无为,没为大明做出过什么比较杰出的贡献。
他们天天都只想着在朝中混日子,而如今的天子又不是常人,自然是更为重视人才,抓紧培养。
现如今9岁的天子又是新政,又是建立金融机构,这是打算让大明变天了呀?
朱祁镇懒得去打理那些昏庸的旧臣,将目光落在了王安石的身上。
“王安石,说说你那边新政的情况?”
王安石出列回答:“回禀陛下,已经将新政条文颁布到各省各州各府,并且开始丈量天下土地。各地百姓都非常支持这次新政,赋税减轻,各地农民更为积极耕种,明年秋季又是五谷丰登的一年。”
“土地丈量的结果统计出来了吗?”
“暂时还在统计中,微臣担心地方官员谎报瞒报,所以还派人去做了暗访。”
“做得不错。水利情况呢?”
“各地都兴修水利,没有官员强制百姓修建,百姓与各地府兵一同积极修建,兵民一家亲!”
听到这里,朱祁镇激动地说道:“好一个兵民一家亲。新政落实不错,是大明的幸事。诸位爱卿,若是能多为黎民百姓谋福利,百姓就会回馈给各地官员。朕还记得魏征曾对唐太宗说的那句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爱民如子,天下可兴。”
群臣听完朱祁镇的话,立刻匍匐在地上跪拜。
“臣等谨记。”
“臣等谨记。”
“臣等谨记。”
……
新政实行半年有余,各地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
大明自朱祁镇继位以来,国富民强,繁荣昌盛。
张居正接下来建立金融机构的事物,按照朱祁镇的意思,来到了皇城内,刚刚建立起来的钱庄。
朱祁镇给他下了一个命令,要让他建立起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
说白了,就是要建立一个国家财政与地方财政互通的这么一个机构。
钱庄刚刚在皇城建立,京师顺天府的饷银都归到了这个机构之中。
今后若是真的建起这么一个机构,那么国库就会被直接废除。
而国家的财政情况变得更为透明,对百姓来说,他们就更愿意缴纳税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而且还能大大地限制不少地主豪绅官僚对于农民的剥削。
张居正不禁暗暗摇头叹道:“皇上虽为9岁孩童,但却是治国大才,千年难得一见!”
(PS:对不起,昨天真的是身体不舒服,真的很抱歉。今天会把更新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