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震惊整个朝堂!
群臣们的议论声音越来越大。
尤其是身为礼部尚书的徐有贞立刻站出来大声反对。
“臣冒死谏言,皇上万万不可这么做。倭国一直都对我大明虎视眈眈,若是解除了海禁,那是自掘坟墓,还请陛下三思!”
海禁政策自打明朝建国以来就设立已久的,直到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才变得没有那么严格。
可一旦真的解除了海禁,那海上强盗横行,倭国船队屡犯大明海域,岂不是更加危险?
其他的大臣们也都纷纷跪在地上,跟着徐有贞一起谏言。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臣等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群臣反对的朝堂,这还是第一次!
海禁那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儿,这些大臣们也是担心倭国海盗侵扰才会纷纷跳出来反对。
可朱祁镇又哪里不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
这些大臣们成天都用先祖定下的规矩来压着他,他早就非常反感了。
如今的大明江山是他朱祁镇的大明江山!
他不想闭关锁国,想要大力发展沿海城市,想要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足安逸的生活,想要让大明发展得越来越繁荣昌盛,这哪里违背祖宗遗训?
于歉、王安石和张居正都是内阁重臣,他们反而在朝堂上表现得十分淡定,站在那里不提赞成,也不提反对,处于中立的状态。
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皇帝心意已决,多说无益。
朱祁镇看到那么多的大臣们反对,冷笑了两声说:“你们是在惧怕倭国?”
徐有贞跪在地上,解释道:“臣只是担心解除海禁,会让大明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荒唐!!!朕治理天下,以百姓为重,何曾看到过朕做出任何一个违背民意的决策?反倒是你们这些保守顽固的老家伙们,天天杞人忧天,担心这担心那。倭国此等弹丸之地,何惧之有?若是解除海禁,倭国还敢入大明海域半步,朕定要让他们顷刻覆国。”
徐有贞听了朱祁镇的训斥后,一阵哆嗦,说:“我大明之所以有海禁之策,不只是为了抵御倭国,还因为我大明乃是天朝上国,若是异族人人都能进我大明疆土,我大明哪儿还有大国之威?”
“荒唐至极!!!解除了大明海禁,难道就失了大明在他国心中天朝上国的地位了?解除海禁更有利于他国与大明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能够让大明从他国身上学习到一些大明所没有的东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朕问你们,让大明变得更加强大,可是违背了先祖的遗训?”
“这……”
群臣都哑口无言,面面相觑。
朱祁镇见到众大臣都如此迂腐,懒得继续搭理他们,转而对王守仁说:“从今日起,我大明开始大力发展水师,向江南六府闽越沿海两广总督,分别派去大军日夜操练水军,建起我大明最强的水师之力。”
“臣遵旨。”
朱祁镇站起身睥睨着众大臣:“传朕旨意,解除海禁,开放海外贸易,大力发展沿海城市。”
众大臣连忙跪下接旨:“臣等遵旨!”
“退朝!”
朱祁镇宣布完退朝之后,那些大臣们都如释重负,其中还不免有哀叹之声。
于歉从地上缓缓地站起来,正打算走,却被礼部尚书徐有贞给拉住了。
“于大人,你先别走,等等下官。”
“徐大人,可有什么事儿?”
“于大人,你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对此事可不能坐视不管啊。下官已经冒死谏言了,可皇上不听劝,这该如何是好啊?若是都按照皇上的意思去办了,大明的沿海可就完了,那将成为倭寇的栖息之地了。”
“皇上自然有皇上的意思,咱们这些当臣子的,只需听命行事便是了。徐大人,还是好好改改你冥顽不灵的性子吧。”
“于大人你这是在取笑下官?”
“徐大人,有些事情咱们看结果便是了,皇上的决策最终都会落实到各处,咱们到时候拭目以待就好了。”
“于大人,不会连你也支持皇上这么做吧?”
于歉笑了笑没说话,甩了甩袖子,转身就离开了,只留下徐有贞一个人还在妄加猜测着皇上的心思。
“难道说皇上这么做是别有所图?咱们皇上不就10岁吗?怎么心思那么难猜?”徐有贞一脸郁闷地退去。
……
数月过后。
大明的沿海之地都逐渐地兴起一场非常巨大的改革。
不仅各地都加强了水师的驻扎,还解除了海禁,开放海外贸易,沿海各地城市都相继建起了码头和港口。
这一重大的决策,让沿海地区的百姓们大力发展渔业,日子从原先的艰苦困境中,逐渐地脱离。
而大臣们朝堂上所提到的那些问题并没有发生。
那些倭寇虽然说对大明的海域虎视眈眈,但是在听闻了鞑靼被大明灭族的消息后,倭国幕府早就不敢对大明的海域有任何的妄想了。
但是,由于大明皇帝这个重要的决定,反而是加强了两国之间的渔业发展,两国渔民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港口贸易,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大明的经济发展。
而这还成为了历史上最早的进出口贸易的先例!
那些沿海靠渔业为生的渔民们,如今都对大明皇帝感恩戴德,若不是他们的大明皇帝做出如此睿智的决定,他们这些下海打鱼为生的渔民们都得饿死不可。
几个月下来,沿海发展的众多城市,经济发展迅猛,超乎众大臣们的想象。
至此,大臣们才真正领悟到了朱祁镇真正的用意,都对朱祁镇做出如此明智睿智的决策,而感到无比震惊!
10岁天子,非比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