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5、暗潮汹涌
    咸阳城。

    西门。

    嬴政的天子车驾缓缓到来。

    百官早已经恭候多时。

    车帘里的嬴政传出命令。

    “出发。”

    于是大批的卫尉军护送着嬴政车架,以及百官,浩浩荡荡的朝着雍城方向驶去。

    与此同时,一则密令也传入了咸阳城城外的麃公手中。

    麃公收到密令后。

    抬头遥望了一眼西边。

    接着对身旁的几位将领下令道:

    “拔营,撤兵。”

    ……

    咸阳城。

    宗庙。

    一间余烟袅袅的房间里。

    有两个老头正在棋盘上博弈,杀得难舍难分,不可开交。

    突然,持黑子的老头朝外面看了一眼,眉毛蹙起,心事涌来。

    持白子的老头看着他,皮笑肉不笑的问道。

    “关内侯这是怎么啦?下棋心不在焉的。”

    “白老,大王这些天的动作实在让人捉摸不透啊。”

    那被关内侯称之为白老的老头放下手中的白子,轻描淡写的说道:

    “君心莫测,不是很正常吗?”

    关内侯道:“话虽如此,可老夫这心里总是提心吊胆,不如白老为我解惑一下?”

    “你想知道什么?”

    关内侯道:“大王明明可以让两万亲卫军护送百官前往雍城,为何还要抽调一半的卫尉军,导致咸阳城内兵力空虚……”

    “许是为了试探某些势力吧。”

    关内侯:“白老说的可是嫪府那三千门客?他们怎敢!”

    “光是他们,或许翻不起什么浪花,但咸阳城鱼龙混杂,可不止这一股力量。”

    关内侯迟疑道:“虽说卫尉军被抽调了一半的兵力,但这里毕竟还是咸阳城,白老认为那些潜伏在城里的各国力量真敢趁这机会孤注一掷?老夫估计他们怕是没有那个勇气。”

    “想让这些人主动暴露,还差一个关键的人物。”白老道。

    “还差谁?”

    “嫪毐。”白老回答。

    “嫪毐?”关内侯摇头道:“不可能,大王已经将他打入咸阳狱,并且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加上咸阳狱有重兵守护,他不可能出得来。”

    “可若是太后出面呢?”

    “……”关内侯不敢置信道:“太后她应该不会这么做吧?”

    不会吗?

    于情于理,太后其实都不该再管嫪毐的事情了。

    但是大王布下的这盘棋中,嫪毐又分明是一个关键的人物。

    他会死,

    但不能死在咸阳狱里。

    所以只有太后出面才能救他离开。

    问题是太后就一定会救他吗?

    会的!

    因为这样的结果是嬴政希望看到的。

    哪怕最终太后没有出手,

    嬴政也会自导自演一出帮助嫪毐逃出咸阳狱的大戏,然后‘嫁祸’给太后。

    如是想到,

    白老心中叹息:

    最是无情帝王家!

    他在嬴政的身上,似乎也看到了当年昭襄王的影子。

    于是白老心中不由得多了几分期许。

    感慨道:

    “或许,我大秦一统六国的宏源,可以在大王的身上实现。”

    ……

    雪宫。

    阳泉君芈宸匆匆跑来。

    “姐,姐……”

    “多大的人了,还冒冒失失,说吧,出了什么事?”

    “姐,大王率领着百官,已经朝着雍城去了。”

    华阳祖太后张望了一眼西门方向。

    “大王此去回来,这大秦的无上权力,就该彻彻底底的交到他的手里了。”

    “我们也是时候动用芈巅与芈启这两颗暗棋了。”

    阳泉君芈宸道:“姐,弟也愿意效犬马之劳。”

    “你……这一次别再给我惹事就行了。”

    ……

    咸阳城一间客栈的某间房间里。

    座无虚席,挤满了十多个人头。

    他们一开口,便暴露了不同的口音。

    这些人便是六国潜伏在咸阳城的细作。

    “秦王率领百官去雍城举行加冠之礼,抽调走了城中一半的兵力,今将各国暗使召集于此,正是想与诸位谋划一下,这等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是不是该做些什么?”

    “赵使直说吧,你既然把我们召集过来,想必心中定然已有计划。”

    “好,那我就长话短说,嫪府三千门客当中,有我赵国密探,想必也有各国安插的人手,若是能够让这些人说动嫪府门客发生叛乱……”

    “谈何容易?这三千门客又不是傻子。”

    “其实倒是不难。”

    “哦?齐使说来听听,怎么个不难?”

    “倘若我们派出人手袭击嫪府外面的官兵,做出佯装营救他们的动作,便坐实了三千门客里有人有造反的嫌疑?届时,官兵还会只是围而不攻吗?”

    赵使兴奋的拍了一下大腿道:“好计策,那就这么商定了?”

    楚使道:“为了虚张声势,佯装营救的人怕是不会太少?而这些人多半都是有去无回,用他们的命,只换来嫪府三千门客可能会造反,我认为此计策不妥,还需要从长计议。”

    接着韩使与燕使跟着表态:“我也觉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