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前文的明朝已修改成元末。
非历史文,会对历史时间线和人物生平做出修改,请勿较真。
元末。
明未初。
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这句话虽然一开始只是一个流传在东山民工里面的歌谣。
但随着的时间推移。
天下兵荒马乱,动荡不安。
这句歌谣。
似乎成了一句谶言。
但外界的动乱。
似乎与蛟溪村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
并无太大的关系。
村里的百姓。
依旧如往常一般。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
日出的光芒之下。
清澈的童音从茅草搭建的书屋里面飘荡出来。
一个个孩童端正的坐在凳椅上。
一字一字的。
跟着刘伯温念诵。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刘伯温停了下来。
“你们散了吧。”
“明日再来。”
茅草书屋里,幼稚清澈的童声整齐的回道,“是,先生。”
接着。
书屋里面。
一个个儿童有序的走了出来。
“真是一群乖巧的学生,可惜了……”刘伯温摇了摇头。
他来此。
不过是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来此居住。
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不过是顺道而为的事情。
他是注定要离开的。
待他走后。
这里没了先生,这些学生只怕是没书读了。
而且外面兵荒马乱。
战乱不休。
纵然是小孩们读了书出来,也没用武之地。
“生不逢时啊。”
刘伯温摇头说着。
忽然间,天地间一阵狂风而起。
接着无边的云雾出现。
一尊身着道袍,脚踩云靴的道人踩着云雾而来。
“这~~”
刘伯温瞪大了眼睛看着这一幕。
只看见道人落在蛟溪外的河边。
然后提起鱼竿。
将没有鱼饵的鱼钩甩了下去。
坐在河边垂钓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刘伯温哪里还不知道自己遇到了仙人。
他连忙丢下书,狂奔了出去。
“刘基刘伯温见过仙人。”
刘基到了河边之后。
立即双手合进袖子里面,长长的弯腰作揖。
同时心里不可遏制的思索了起来,“这位仙人是谁?仙乡何处?我等下该如何才能拜入他的门下?”
他自小就熟读论语、道德经。
可谓是半儒半道。
但以前。
还是儒多一点。
因为道家虽然经义神妙。
但奈何他上人见过不少。
却连一个有真本领的人都没有遇到过。
而且当官。
靠的是儒。
而不是道。
但现在,在见到仙人出现的这一刻。
他立即将所谓的儒抛诸在脑后。
他要修道。
他要遁入玄门。
他要拜仙人为师,要侍奉在仙人身边。
“相逢便是有缘,你在旁边候着吧。”
苏浩声音淡淡。
刘基脑海里蹦出的念头顿时崩灭。
他下意识的走到仙人的身边。
等候了起来。
如一尊屹立在仙人身边的石像。
一动不动。
但人毕竟不是石像。
两个时辰之后,刘伯温感觉有点口渴难耐,
他打算向仙人禀明。
自己要走开一会,去喝一口水。
等喝完后,再过来候着。
但刚开口。
就看见蛟溪河边,弥漫了白茫茫的大雾。
这些大雾连成一片,覆盖河面。
宛如一条蜿蜒的真龙一般。
然后看见仙人一收鱼钩。
整条蜿蜒白雾的真龙被吊了上来。
“这是什么?白雾形成的龙?仙人是为了它而来的吗?”
候在一旁,准备开口的刘伯温看着这一幕。
脑海里。
顿时生出了一个个疑惑。
“这是什么?”
就在刘伯温疑惑之际。
他的身后。
仿佛是有人知晓他的心声似的,将他的心声说了出来。
刘伯温扭头看向身后。
只看见一个托着木钵的和尚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的一切。
在看到他的一瞬间。
刘伯温心里生出浓浓的警惕感。
似乎眼前这人是自己的竞争者一般。
他本能的就要开口怒斥。
就听到仙人笑着解释道,“这是真龙,也是你。”
说话间。
鱼竿一卷。
刘伯温和托着木钵的和尚同时落入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