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一章:极品谋士,京师震动(求收藏!求鲜花!)
    十万人马齐声贺拜。

    让朱贤烽顿时生出一股豪迈之意。

    这一刻。

    他终于明白历史上英雄人物为什么要争霸天下。

    因为这种手握权柄的感觉,太特么爽了。

    只要自己一句话。

    立刻会有十万人、甚至百万人为自己冲锋陷阵,攻城掠地。

    也许,这就是征服快感。

    既能征服天下,也可征服人心!

    带着几分豪迈,朱贤烽随即策马奔向陷阵营。

    而陷阵营里,也有三人策马迎来。

    “张顺拜见主上!”

    “孔明拜见主上!”

    “赵普拜见主上!”

    三人勒马停在朱贤烽马前,拱手拜道。

    “三位无需多礼!”

    尽管朱贤烽面上依旧淡然,心里却欣喜若狂。

    没想到系统的极品谋士,竟是诸葛亮和赵普。

    这二位都可以堪称千古名相。

    无论是政治,还是谋略。

    都属于那种‘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的国士。

    有这两人辅助,自己以后无需再为内政而忙了!

    想到此处。

    朱贤烽又心念一动,发动帝王之眼技能,查看二人属性。

    人物:诸葛亮

    忠诚:100%

    武力:28

    才智:99

    政治:108

    韬略:102

    统帅:89

    特殊属性:阵法、天文、琴艺

    人物:赵普

    忠诚:100%

    武力:26

    才智:97

    政治:100

    韬略:92

    统帅:80

    特殊属性:坚毅、远见

    看完两人属性,朱贤烽只觉一阵心潮澎湃。

    毫无疑问。

    两人不仅是顶级的政治人才,而且韬略、统帅的属性也不低。

    尤其是诸葛亮。

    政治和韬略都已经破百!

    朱贤烽微笑道:“孔明,赵普,本王新得济南府,府衙政务就交由二位了!”

    “谨遵主上之令!”

    诸葛亮和赵普齐声应道。

    “张顺,你先带领五万陷阵营勇士就地扎营吧!”

    “遵命!”

    张顺拱手一拜,应声而去。

    随后。

    朱贤烽又去一处隐蔽的地方,将二十万石粮草具现。

    有了诸葛亮和赵普,朱贤烽便将府衙军政全权交与二人处理。

    在二人高效的理政能力下。

    济南府的民生很快走上正常轨道。

    并且比黄圭当知府时还要吏治清明,俨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巩固济南这段时间,朱贤烽也没闲着。

    他在历城中一处无人区,建立一座专门研究军火的秘密基地,便一头扎进了研究军火中。

    ……

    应天京师,奉天殿。

    “圣上,齐王……齐王反了……呜呜呜……臣的济南也丢了!”

    悲催的黄圭被带到金銮殿上。

    像个被欺负的孩子见到大人般,立刻向朱允炆哭诉道。

    “什么?”

    朱允炆猛地从龙椅站起,脸上满是惶然之色。

    包括黄子澄在内的众臣,同样大惊失色,一片哗然。

    “齐王真的反了,这可如何是好?”

    “藩王造反的开端一起,大明天下只怕不得安宁啊!”

    “本官早就劝谏过,削藩不可操之过急,现在真出祸事了!”

    “依老夫看,唯有停止削藩才能亡羊补牢。”

    “……”

    满殿百官的纷纷窃窃私语。

    唯有方孝孺依然是一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神情,显得十分淡定从容。

    就仿佛是听到齐王造反了,也不足为惧!

    朱允炆努力平复心中不安,向黄圭问道:“黄爱卿,你且向朕说说,齐王何时造的反?为何前去青州锦衣卫没奏报回朝?”

    “回圣上,齐王在一月前忽引青州军进犯济南,不到半月就已兵临首府历城城下,臣率三万守军与之大战三日,奈何城中军械不足,根本无法防住历城!”

    “在城破之际,若不是微臣急中生智,用一招金蝉脱壳之计逃出历城,只怕早就身首异处了!”

    黄圭说得言辞悲切,声若泣血杜鹃,使人闻之落泪。

    朱允炆龙颜大怒道:“半个月就攻下济南府?朕的锦衣卫呢?锦衣卫都是废物吗?,”

    “启奏圣上,去往青州的锦衣卫全都失去了联系,臣……臣查了半月也无头绪,故此不敢向圣上贸然奏报!”

    锦衣卫镇抚使急忙站了出来,悻然禀道。

    “圣上……前往青州的锦衣卫,似乎全部遇难了!”

    黄圭想起在逃出历城时,一队骑兵正在剿杀锦衣卫。

    “看来朱榑造反谋划已久!”

    朱允炆带着一副痛心疾首的神情,向百官问道:“如今朱榑造反,诸位爱卿可又良策为朕分忧啊?”

    魏国公徐辉祖走进殿中,拱手拜道:“启奏圣上,朱榑狂然造反实属大逆不道,但正好也证明了削藩之策过急,臣恳请为天下百姓计,暂缓削藩!”

    作为燕王朱棣的大舅子,徐辉祖曾收到过朱棣的书信,字眼之间也是反意毕露。

    却没想到,齐王朱榑竟率先造起反来。

    如果齐王和燕王联合,那么朝廷真就岌岌可危了。

    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才向朱允炆谏议暂缓削藩。

    “魏国公此言差矣!”

    一道声若洪钟的声音,骤然响彻大殿。

    紧跟着——

    方孝孺昂首走出百官行列,向朱允炆一拜,道:“启奏圣上,暂缓削藩之策无异于养虎为患,倘若让各地藩王坐大,届时与朝廷分庭抗礼又该怎么办?”

    “依臣之见,削藩非但不能暂缓,还要加快削藩步伐,向各地藩王施压,至于齐王朱榑,呵呵……区区五万青州不足为虑也,只需派出二十万朝廷大军镇压即可!”

    听着这番慷慨激昂的话。

    徐辉祖心里急切不已,却又说不过方孝孺,只好长叹一声退了回去。

    而朱允炆则是如拨云见日般龙心大悦:“方爱卿真乃朕的肱骨之臣,寥寥数语就厘清了其中利弊!”

    方孝孺谦虚道:“圣上过奖了!”

    “自古造反者为出师有名,往往都会竖起冠冕堂皇的旗号;黄爱卿,朱榑造反时打的何旗号?”

    “回圣上……是诛乱臣,清君侧,靖国难!”

    “什么?靖难?”

    朱允炆心头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