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7章 现场论事点星火(求评价)
    李尊一行人离开梁山踏上旅程,接着向前赶路。

    太阳将要落山时,他们来到了郓城县城。

    “今晚就住城里。”李尊对村民们说。

    栾廷玉在旁对李尊说:“城里没有大客栈。咱们人多,不如穿过城去。我记得城西应该有专供行商的大客栈。”

    栾廷玉以前陪着祝家去过东京,走过这条路。

    李尊就说:“那行。大家辛苦多赶些路,咱们到城西再歇息。”

    前头的几辆车夫都答应说:“这没什么。我们听尊哥的。”

    李尊事先安排过,在外边不要叫他李神仙。

    村民们纷纷答应。这事可不能让外边晓得,万一把李神仙抢跑了。

    走近城门的时候,李尊看到城墙外边,胡乱搭建着许许多多的茅草庵子。还有许多人在里面生活,老人小孩都有。

    污水满地、垃圾成堆。里边的人大多蓬头垢面、面黄肌瘦。

    “这些就是流民吧。”李尊问道。

    “是,是流民。多是附近在家过不下去了。才跑到这里。官府会时不时施粥救济。”

    李尊站在路边,示意车夫们往前走。

    一辆辆车鱼贯而过。每有一名村民经过身边,李尊都会轻声说道:“你们看看这些人过的日子。”

    村民们一边前进,一边观看。

    郓城县县城里也就四五里路,大家很快穿城而过,出了西城门。

    西城门外也是一样,住着许多流民。两边加起来,得有上千人口。

    再往前走上两里多路,就见道路两边,建起一个个大院子,这就是客栈了。

    原来这条路是京东东路东平府通往东京的干道。商旅行人不少。但城里一是拥挤,二是价高,就出现了方便客商的城外大客栈。

    李尊让栾廷玉带路,找一家客栈。

    就在这时,“叮”的一声,警示技能传来信息:“后边有人跟踪。”

    李尊这还是第一次接到提醒。随即启动探察技能寻找跟踪的人。

    一个信息立刻指引李尊回头看去,却见是一个彪形大汉,身后带着两名家丁模样的人。三人都骑着马从后边过来。

    这人和李尊对视一眼,也没说话,就带人超过李尊一行,顺路前头走了。

    李尊也不以为意,仍然带着人住进了一家客栈。

    客栈确实很大。而且便宜。

    李尊和栾廷玉要了一个两人间。其他村民住进了一间大屋子,把车辆就放在屋门外面。

    吃过晚饭,李尊进了村民的屋子。

    这是一间大通铺,只在地上铺着麦草,村民们都自己带着被子,一个个的挤成一排,也不嫌冷。

    李尊随便坐在麦草上,和村民们聊起天来。

    “大家这样住,简陋了些。”李尊歉意地说。

    “哎哟,李……,尊哥。”一个四十多岁、名叫王香的村民叫道:“咱们可不是出来享福的。尊哥这就花费不少了。”

    “是啊,尊哥。要是咱们的生意做不好,这一趟可就亏大啦。”另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笑嘻嘻地说。这人李尊以前就熟,叫丁二生。

    “那生哥觉得咱们的货卖不卖得上价钱?”李尊也笑道。

    “货是好东西。只怕就到东京也没多少人买得起。”丁二生说道。

    “那你可不了解东京,东京的有钱人可是太多啦。”李尊说。

    大家都点头,不管相信不相信。

    李尊这才说到正题:“大家今天看到那些流民,有什么感觉?”

    一帮人全都议论纷纷。

    “这些人可真可怜,不知是因为啥弄成这样?”

    “嗨,咱们要是没有李……尊哥,说不定也会这样。”

    “现在的官府呀,唉,可不管老百姓的死活。还不知道将来的日子会败到哪一步?”

    确实,现在无论在官在民,都已经濒临危险的边缘。

    马上过了年就是宣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119年。

    这是宋徽宗赵佶的最后一个年号,也是北宋灭亡前最后的疯狂繁荣时代,它离靖康之耻的发生和北宋的灭亡还有8年时间。

    《清明上河图》已在几年前问世。它所描绘的场景,汴河两岸的民生百态正是当今汴梁虚假繁华的写照。

    昏庸奢逸的赵佶正在进行着他的骚操作。

    实事上当下土地兼并已经相当严重,朝中奸党使尽手段,采取种种办法迫使农民失去土地。天灾人祸让老百姓民不聊生、走投无路。

    而赵佶却对此视而不见,动用全国之力来维持他眼前能见的都市繁华的局面。却直接漠视都市之外各地的衰败混乱。

    为了满足自己荒淫奢糜的享受,在身边一圈儿奸佞之臣的唆使怂恿之下,大兴土木。

    他在苏州设置“应奉局”,在民间四处搜罗花石珍异,称为“花石纲”,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甚至一路拆毁桥梁、凿穿城墙运到都城。

    而那些操办人打着他的幌子,横征暴敛、巧取豪夺,逼得江浙一带的老百姓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也在几年后引发了大规模的方腊起义。

    靖康事变的发生,是天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汉族人民遭受异族荼毒的最悲惨之事。

    赵佶的凄惨下场使他自己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却连累了无数的百姓为他陪葬。

    这些李尊都清楚的很,但他不能也不愿意向其他人说出来。

    还是认真准备、积极做事,把自己担负的使命完成。

    李尊开口说话,其他人都安宁下来。

    “现在这种情况到处都是。咱们这之所以还没有沦落到这种地步,并不是我的功劳,有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梁山泊。”

    看着大家不解的神情,李尊继续说道:“官府不敢对咱们这一带逼迫太甚,怕更多的人会投靠梁山为匪。否则,他们会对其它地方一样,把咱们逼得走投无路。

    “所以相对官府来说,梁山反而是我们的朋友。我所以不与梁山为敌,就是要梁山这颗大树来为我们遮风挡雨。

    “可是,将来梁山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也做不了主。所以我们也不能把宝都押在他们身上,关键还得靠我们自己。

    “我们所有人都要团结起来,大家拧成一股绳。认真做事,发展自己的实力。

    “以后谁想欺负我们,让我们也过上像流民一样的日子,我们可不答应,要抱成团跟他们干。”

    刚说到这,就见丁二生腾的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