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
随着训练的持续,那些新兵逐渐脱去稚气,融入了军营之中,也适应了军营的生活,逐渐变成老兵!
在的提升之下,身体素质等恢复力完全无忧,只要有优秀的将领引导,他们很快能步入正轨。
幽州牧刘虞交易的粮食,也运输到了常山。
再加上刘辰从系统购买的红薯,短时间之内常山的粮食无忧了。
让刘辰有些欣喜的是,学校速成班的第一批一千四百名学生,终于通过毕业考试,顺利毕业了!
刘辰答应过他们,亲自给学生颁发毕业证!
在众多家长、学校老师学子、将士官员们的瞩目之下,刘辰一个一个为毕业学子颁发证书!
那一刻,家长和学子,一个个泪流满面,感激涕零!
后世的人并不明白,读书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而言,几乎就是一种奢望!
这是比寒门子弟还要凄惨的贫苦家庭!
若不是刘辰的出现,对常山的改变,让他们衣食无忧,同时免费授业,或许这些学生的未来,就是在种田、娶妻生子、种田的恶性循环之中度过。
当天灾**降临之后,他们无力抵抗,只能随波逐流, 心中痛诉命运的不公,可却无力改变!
但是现在。
他们得到了这个改变的机会!
读书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也是贫民百姓想要改变生活、提升阶级的唯一途径!
对于毕业的学子,如今对人才十分渴求的常山军政,都极其需求。
可谓是包分配工作!
看着这一千多名的毕业生,在常山王的颁发毕业证之下,受到众人的关注和掌声,以及直接成为政府官吏。
这对于那些在校生,可谓是极其巨大的视觉冲击和心理冲击!
这个时代,世家大族垄断学识,垄断举孝廉的当官之路。
可是现在。
他们可以在常山学校学到一切知识,那些知识甚至是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过的物理、化学等神奇的领域!
可以说。
刘辰的常山学校,为这些孩童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
而只要他们顺利从常山学校毕业,
不需要通过举孝廉,只要经过德智体美劳的考验,顺利通过毕业考试,他们就能成为官员!
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
这是所有人的共同想法!
实际上。
当官也只是就业之一,以他们在学校的学识,各行各业,甚至留校授业,都可以完美做到!
这无疑让他们得到了通往“成功”的万能钥匙,任由学子自行选择就业途径!
毕业典礼结束之后。
那些家长,那些学子,竟不约而同对着刘辰双膝跪地,磕头致谢,双眼含泪,口中感激!
跪地礼在东汉很重!
足以证明这些学生和家长,对刘辰的感激!
刘辰几乎给了他们一个新生!
这一幕,
让刘辰心中也很受感触。
那些学校老师们,看到培养出一届人才,也是十分自豪骄傲!
为了纪念这一届毕业生,刘辰命人篆刻了石碑,将这一千四百多名学子的名字,授业老师的名字,都篆刻上去!
用历史来见证这一刻的光荣画面!
一切完毕之后,刘辰参观了学校!
与上次过来之时,学校发生了不少的改变,绿化植物更多了,球场更多了,体育运动项目更多了!
刘辰满意颔首。
他对学校的要求,不仅仅是授业,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弓马箭射等等技巧都需要掌握。
这能让学生得到最完美的授业。
当然。
这种财政支出也是十分恐怖的!
若不是常山有着精盐、肥皂、玻璃等物出产,源源不断的制造财富,常山的财政或许早就崩溃了!
说句并不夸张的话,刘辰以一己之力撑起了常山的一片天!
这还只是常山一地,若是等到刘辰拿下冀州、拿下北方四州、拿下整个大汉!
到时候所花费的心力,将增加百倍、千倍、万倍都不止!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治理江山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刘辰并没有退缩,并没有及时行乐、骄奢淫逸。
既然有机会改变,那么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创造出一片盛世!
参观之中。
刘辰在学校之内发现了他的雕像。
略一询问才知道,这是学校师生为了感激刘辰,纪念刘辰,特意雕刻的雕像。
学校的不少大楼,更是以刘辰的名字命名的。
这让刘辰哭笑不得。
犹记得当初后世学校,有不少名人名言、名人大楼,没想到如今刘辰也尝试到了这种荣誉!
心中豪情万丈,刘辰大手一挥,亲自为学校提笔书写名言——
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
“好!短短两句,却道尽人才教育之根本!”
“不愧是主公,十四个字振聋发聩、引人深省!”
“我等拍马难及!你们记住挂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时让能工巧匠将主公的字迹镌刻下来!”
“是!”
周围立刻响起了郭嘉等人拍马屁的声音。
一开始刘辰还有些怡然自得,心中小小得意!
郭嘉、沮授、田丰、程昱等人,这可都是名声远扬的顶级谋士能臣,如今对着自己称赞,自然让人十分舒爽了!
可是这种话听几遍还好,几十遍、几百遍下来,刘辰都有些麻木了!
刘辰没有理会这些马屁精,诗兴大发,直接将不少名言诗词书写了出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当刘辰将陆游的诗词书写出来之后,郭嘉等人的脸色瞬间不同了。
从一开始的那种轻佻拍马,逐渐的变的严肃慎重,甚至细细品味。
“这是饱含了主公深邃的教育思想理念啊!”
“此诗引发深省!不仅表达了事必躬亲的道理,也要劝诫学子勤奋学习,总结经验的道理!”
“最可贵的是,此诗是七言绝句,押韵、粘对等格律体裁十分的清晰明了!”
“这好像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七言绝句,不会是主公首创吧?”
“主公之才,我等拍马难及,钦佩万分啊!”
也难怪郭嘉等人震惊!
七言绝句起源魏晋时代,如今自然鲜有人知。
刘辰笑了笑,继续书写,将脑海那些诗词都书写出来。这些都是劝学,充满哲理性的诗词。
挂在学校最为适合不过了. .....
为了避免太过轰动,刘辰也就小小“抄”了十几篇就结束了。
最后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幅对联结尾。
这让郭嘉等人叹为观止,无比的敬佩!
他们没有想到,刘辰不仅才智超绝、内政无匹,就连诗词歌赋的才情,也是如此让人拍手叫绝,大开眼界!
在师生们惊叹不已,崇拜仰望的目光之中,刘辰等人终于结束了参观,离开了学校。
他们没有回去处理政务。
而是来到了高新技术开发区,参观锻造院拆分出来的各个分厂。
这段时间都在军营处理军务,终于有时间过来观察一下锻造院的拆分工程了。
这里由张颌和高览派兵把守,城墙箭楼之上,已经布满了连弩(诸葛连弩)和神臂弩。
在众人的恭敬行礼之下,刘辰一行人步入了开发区。
有着水泥和红砖这等神器,开发区各个分厂的建造已经逐渐结束。
不少工厂甚至已经动工生产,里面的工人不少都是曾经的农民百姓。
自从粮食产量翻倍,再加上曲辕犁、水车灌溉、化肥的运用,农田所需要的人手逐渐减少。
这也是农民会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工厂的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很多工人,都是全国各地迁往常山的百姓。
刚开始或许有些不适应,等到他们拿到工资,生活富余之后,对于土地的念想也逐渐减少。
工人同样可以用工资购买粮食、提升生活水平。
刘辰逐个参观。
锻造厂、水泥厂、红砖厂、印刷厂、造纸厂、肥皂厂、白酒厂、玻璃厂、铁锅厂、蜂窝煤炉厂等等。
为了避免一些污染,开发区的厂址选定,污染处理等方面,刘辰也是耗费了一些苦功。
甚至从研究院兑换了建筑图纸!
经过拆分扩大之后,各个分厂的效率果然得到提高。
比如水泥和红砖,在常山各县的建设之中,起到极大作用!
比如玻璃厂 对“水银温度计”的改进完善,越来越成功,出厂的“水银温度计”越来越多。
不久前还只有三支,但如今已经医生人手一支。不至于陷入互相借用的窘境了!
未来批量生产指日可待了!
刘辰让他们秘密研究的望远镜也在进行之中。
望远镜需要运用到: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也就是放大镜、老花眼镜,凹透镜也就是近视眼镜,这些通过精细打磨、抛光,倒是逐渐出现一些良品。
通过距离对焦等确定,这可以做到简单的“望远”镜。
刘辰要求他们制作的是“单筒望远镜”。
看他们的进度,这段时间之内,应该就可以出现世界上第一支望远镜了!
等到望远镜手艺熟练之后,就可以步入天文望远镜的制作研究之中。
这对于观察天体等天文学发展,可是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到时候刘辰就能带领古人,看遍天上的群星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其他的肥皂、书籍报纸印刷、酿酒蒸馏等方面,效率和研究方面都得到提升。
总体而言刘辰十分满意,这是向着工业化的发展道路砥砺前行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