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会试考试开始,当那些士子们拿到考试试卷之后,看到上面的试题,一个个哀鸿遍野,哭天喊地。
因为太难了!
哪怕就是诸葛亮、庞统、陆逊、陆绩等等奇才,都被不少的题目难住了。
虽说他们心中已经早有准备,毕竟选拔考试、乡试、会试的难度,都是依次递增的。
但真正面对之后,还是显得有些震惊的!
若是按照这份试卷的难度,管中窥豹,这一场会试的录取名额,最后甚至不到十万!
当刘辰得知此事之后,心下有些偷笑。
这份会试试卷,若是用后世难度来形容,可以媲美研究生考试了。
可以说若是能高中之辈,哪怕放在后世,都百分之百可以考中研究~生。
确实很难!
而且还有十五个科目,比起后世的应试教育更-加恐怖!
毕竟会试之后就能获封进士,进士已经相当于一个官身了。若是出类拔萃,排名前列之人,还能成为一郡太守。
刘辰深思熟虑之后没有殿试,因此需要极大难度来刷新进士的水平。
这其中自然会有一些纸上谈兵的泛泛之辈,但大部分还是治世能臣,栋梁之才。
因为刘辰会结合内政军事,让这些举人在试卷之上尽情发挥。
而阅卷之人,都是郭嘉、荀攸、荀彧这等真正的军事人才、内政人才!
这也足以说明刘辰对此次科举的看重,连三公都请出来充当阅卷官了。
考场之内哀鸿遍野,但考生们依旧需要奋笔疾书的考试。
哪怕不会之处,也会胡乱写一点,期望考官可以同情他们给一点分数。
在军事考核的时候,有一道题目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
——如何应对蛮族的百兽军团?
刘辰特意命人将益州的战事说出来,当然没有一五一十说出,而是将大致内容讲述。
然后让士子们进行自由发挥。
诸葛亮深思熟虑之后,竟然现场作画,直接发明了一种火兽,也就是可以喷火的机关。
诸葛亮还写道:“学生曾经与好友游学天下,一次意外露宿山林,被狼群埋伏,但因为篝火等火焰,让狼群不敢叨扰。
学生曾有过试验,野外野兽大多惧怕火焰,大到虎豹豺狼,小道蛇虫鼠蚁,皆是如此。
此火兽……”
诸葛亮引经据典,同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阐述野兽怕火的事情。
然后讲述他发明的火兽武器,专门用来对付兽兵。
等到写完这一题之后,诸葛亮浏览一遍,颇为满意。不过等他看向下一题之后,倒是有些吃惊了。
——益州南蛮叛乱……该使用何种计策平叛?
益州的战事已经有法正、关张等益州军和荆州军,分别通过通信鸽传递前线信息。
刘辰等人自然也知晓了具体事宜。
知道法正他们有能力,也有实力,可以击溃南蛮叛军,甚至可以将他们全军覆没了。
可是。
就算全军覆没这一支南蛮联军,但还有下一支叛军出现,还有下下一次出现。
因此若是想要一劳永逸,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南蛮联军的几位首领,真正的臣服大汉。
让他们心服口服,然后羁縻统治。
那么有什么计策,可以让这些首领臣服?亦或者解决益州南蛮联军的多次反叛?
诸葛亮看到这一题之后,然后与上面的兽兵题目结合,心下终于恍然大悟了。
“原来是关于益州战事的题目,此事我倒是通过报纸,有所耳闻。
不曾想益州军和荆州军联手,竟然还无法覆灭叛军。不对,可以做到覆灭,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而已……”
诸葛亮很快在心中分析起益州的战事了。然后很快的提笔写道:
“虽然没有提及孟获此人性格,但以其可以获得汉人和蛮族的共同信任,极得人心,获得不少人钦佩。
可以看出此人至少具备待人忠厚、意志坚强、勇武果敢、重情重义、公平公正等素质。
若是不待人忠厚,不会获得汉人和蛮族两族的信任。
若是没有勇武强悍、意志坚强,也无法统率叛军反叛,多次战败依旧卷土重来。
若是做不到重情重义、公平公正,也不会获得蛮族众多首领的认可,推举为南蛮王。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 ·····求鲜花····· ········
诸葛亮一五一十的说起来,先从外人对孟获的看法推测孟获的性格,然后从此下手。
就是生擒孟获,然后将之放走。
这既可以展现大汉的武力,也可以展现大汉的诚意和仁义,同时可以让孟获羞愧难当,无脸继续与大汉交战。
可以在生擒之后,与孟获进行打赌立誓云云……
诸葛亮将七擒七纵孟获的想法和计策一一说出。
当然,因为不知道孟获几次会投降,因此这个计策还不是七擒七纵。
诸葛亮是‘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计策总纲,来解析这道军事题目的。
哪怕没有亲赴现场,哪怕没有身在益州,通过平时对时政的了解,对报纸情报分析,以及对试卷题目的看法,在脑海之内进行模拟,诸葛亮很快得出了这个结论。
.. .... 0
这也是诸葛亮所擅长的军事谋划,他可谓是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写完这几道题目之后,诸葛亮终于结束,然后上下检查一遍,十分满意自己的答卷。
“在数学等科目折戟,军事方面应该可以得到高分了……”诸葛亮苦笑的想着。
考场之内,处于不同区域的考区,也有不少优秀的士子,同样在出谋划策。
比如庞统、比如陆逊等等。
这些人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的通过自己博览群书,熟读兵法的策略,在脑海进行模拟对战,然后答题。
不少人甚至早已上过战场。
比如陆逊就指挥过江东水军作战,还是应对当初刘辰的率军渡江之战。
这样的人才,绝不止于纸上谈兵。
当然也有不少泛泛之辈。
更多的是抓耳挠腮,云里雾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他们直接放弃解答了。
这并非说他们乃是庸才,只能说术业有专攻,他们不适合谋臣方面的出谋划策而已。
科举的意义就在于,将这些士子的擅长方面,通过科举考核直接展示出来,然后可以尽情得到发挥其能。
毕竟有十五个科目,可以走到会试,至少有擅长其中之一。
刘辰很期待这些人杀出重围,然后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