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汪鸿文,你怎么看?
箭弩机关终于停下来了。
眼下就是灭掉周围的火了。
“灭火器带了几个下来? ”有人问道。
一个长安市考古研究所的专家说道,“两个。”
“咳咳__”
“快灭火吧!”
火焰愈来愈猛,这炽热的气流让人有点难呼吸。
人群中两个人脱下自己的双肩包,从包里拿出了灭火器。
—扌恩。
“噗毗__”
白色干粉喷薄而出,一片区域的火瞬间就灭了。
折腾了一番。
墓室内的火终于全部熄灭。
“我们先上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一个专家说道。
在这个接近封闭的墓室中,空气原本流通就不顺畅,再加上刚才的大火。 让原本稀薄的空气变得更加稀薄了。
也就是因为空气渐渐稀薄,两个灭火器刚好够灭了这个大火。
一队专家步履蹒跚的走出了墓室。
在漆黑悠远的尽头,终于看到了光亮!
此时,几个记者正在聊天,听到墓穴口的脚步声。
摄影师们立马端起了摄影机。
当几个灰头土脸的专家闯入摄影机画面中。
上面的所有人皆是一愣。
他们在下面发生了什么?!
几个专家一上来便跌坐在地上。
大口大口喘着气。
010
突然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一众记者和专家们围了上来。
“这是发生什么了? ”
“你们遇到什么了?怎么灰头土脸的? ”
“是遇到什么机关了吗? ”
几个专家问着。
摄影师摆好了摄影机,对准备他们。
一个专家大口喘着气,断断续续的说道,“箭弩!是箭弩机关
“箭弩? ! ”
所有专家倒吸一口气。
只有记者和摄影师一头雾水。
那是什么机关?
箭弩他们知道。
但是箭弩做成的机关他们却不知道。
“这个箭弩机关我们以为就只是普通的箭弩,没想到碰到地面直接着火了!”又一个专家讲解道。
“什么?直接着火了? ! ”
“这是怎么回事? ! ”
几个专家摇了摇头。
“可能是地上有油? ”
“我们也不清楚,灭了火破了机关之后我们就立马爬上来了。”
“根本没时间调查!”
即便是破了机关,他们对当时情况仍然不明所以。
周围全是火,头顶是箭,他们压根没空去想(ceae)这是什么原理。
这个时候,人群中一个不一样的声音响起。
“是箭矢中藏着火磷,地下埋着易燃的油砖!”
顺着声音看去。
看到是小于说出的这话。
他们便信了。
毕竟刚才的机关就是靠他看的《鬼吹灯》才破解的。
“火磷和油砖?!”
“原来是这样!”
“所以箭落在包上什么都没发生,但是落在地上却直接点燃了!”
几个专家顿时恍然大悟。
李老师始终保持着沉思状,良久缓缓开口问道,“你当时还有时间观察这些? ”
小于摇了摇头,骄傲的说道,“不是,这些还是在《鬼吹灯》里看到的,《鬼吹灯》有这个情节。”
“又是《鬼吹灯》啊……”李老师缓缓的点了点头。
突然他的心中有一丝丝庆幸。
还好在临来长安之前,同意小于去买《鬼吹灯》。
不然这次他们下墓,恐怕真就凶多吉少了。
“《鬼吹灯》? ! ”
对此事丝毫不知情的记者和专家们顿时一愣。
这个名字他们简直太熟悉了。
从沈知第一次在直播中讲的时候,基本上走到哪都能听到有人谈论这个故事。
后来又出书,跟华夏作家汪鸿文吵起来。
想不知道都难!
没想到,这次下墓还能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
但是,随即他们又有些疑惑。
《鬼吹灯》?
那不是讲一群盗墓贼的故事吗?
我们这些专业考古专家,跟盗墓也不一样啊!
“这跟《鬼吹灯》有什么关系啊? ”
“对啊!我听说那是盗墓贼的故事啊,咱们可是专业正经的考古!”
几个专家茫然的问道。
这个时候,长安考古专家率先站起身解释道,“要是没有《鬼吹灯》我们还真不知道这个箭弩机关怎么破解呢,那个弩箭机关,就 是他在《鬼吹灯》中看到的破解方法,我们才能成功逃脱出来,不仅如此,因为发现及时,墓室也没有被烧毁。”
很多专家年过半旬。
真的了解过《鬼吹灯》的少之又少。
再看下过墓的专家坚定的眼神。
他们相信了!
利用小说里的机关破解方法,去破解现实存在的古墓机关?
若不是亲耳听他们说,他们绝不会相信的!
别说是他们,坐在地上的专家们此时更是精神有些恍惚。
要不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场生死劫难。
他们也不会想到。
他们这群接受过系统学习,专业训练的专家,最后竟然靠一本小说才活下来!
微博上。
热搜的话题始终是那几个,热度排行到现在还没什么起伏。
网友们终于安静了下来。
突然,一个新的话题出现了!
【考古团队靠《鬼吹灯》中的机关破解方法,成功破解秦朝古墓中的机关!】
原本安静的微博,在这条话题出现的那一刻,瞬间炸开了!
评论区:
“真的假的? ! ”
“我靠!看视频!是真的!专家亲自说的!”
“牛……逼!”
“要是没看《鬼吹灯》,不知道机关破解方法,他们就死在里面了? ! ”
“还好有《鬼吹灯》啊!”
“还好沈知写的详细,也不知道是哪个机关,《鬼吹灯》我也看了!”
“还好下墓的人有看过《鬼吹灯》的!”
“我记得某人好像说过一本好书,销量不重要,质量好,内容是否对人们有帮助,这才是重要的,是不是,还说《鬼吹灯》就是睡 前故事,没有任何营养。”
“某人原话’销量不代表什么,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一堆没意义的文字堆砌而成的文章永远成不了经典’,@汪鸿文,是不是啊汪 老师? ”
“@汪鸿文,来看看新闻。”
“@汪鸿文,你怎么看? ”
这个话题的出现无疑吸引了无数的人注意。
看到这个热搜,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人就是汪鸿文。
在话题中各家新闻下面疯狂@汪鸿文。
但是,网上迟迟没有汪鸿文的回应。
那些嘲讽沈知的微博还在。
网友们又转而跑到汪鸿文的微博下面留言评论。
但是依旧迟迟没等到王文的回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