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章 大明言官——怼天怼地怼皇帝!
    藩王!

    这对于朱棣来说一直都是心头病。

    虽说如今他得登大宝已经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但藩王的势力依旧极为庞大,若是处理不当或许就会酿成明日的靖难之变。

    所以连续好几天朱棣都召见了在京的诸王,开始进行大肆封赏,恩宠远盛建文时期。

    效果还是极为明显的。

    至少诸王展现出来的都是相当的感激!

    朱棣知道这种感激很廉价,但在如今的时局下这一切就已经够了。

    他可不是建文那个愣头青。

    只要能够稳住局面!

    时间就是他的。

    到时候有个三五年的发展,局面就会彻底改变!

    那时等他完全稳固自己的帝位,携天下大势这些藩王也再掀不起任何风浪来。

    所以在看到这局面的时候朱棣还是极大松了口气的,然而许多儒士朝臣却压根就不明白他的心意,连续几天督察院以及六科给事中的那批言官就疯狂向他输出。

    这不。

    今日早朝整个朝堂都在为此事狂怼他。

    此时的督察院左都御史袁泗洪就在那唾沫星子满天飞:“陛下,您对诸王施加恩宠虽然是您的家务事,但却也关系着整个大明的盛衰。您早先恢复了他们的勋爵已经是莫大的恩典,现在还要在原先的基础上增加一倍的俸禄,这给国家带来了多少财政上的压力?要是再像您这样行事,那国库还能支撑几天?到时候整个国家恐怕都得陷入危难之中?!”

    左都御史是言官之首,地位完全不弱于六部尚书,随着他炮声一响,底下的各大御史以及六科给事中都仿佛找到了火力的宣泄点,朝朱棣疯狂怒怼。

    “陛下,如今国库空虚,百废待兴,像您这样恩赏,国家必定败亡!”

    “藩王原本的待遇就极其优渥,现如今还要恩上加恩,我大明怎么能养得起那么多的勋贵豪爵?!这可不是明君所为!”

    “……”

    要知道前段时间朱棣为着大义名分的关系可是杀了不少朝臣,弄得这帮御史很没存在感,如今他们占据国家大义当然不会留手,全部都是火力倾出!

    你朱棣不是自诩天命所归才赢得这皇位吗?

    现在难道还敢干这种昏君的行为吗?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只要你朱棣这样大肆封赏那就不对!

    这就是昏君!

    朱棣顿时气得浑身直颤。

    他恨不得将这群言官拖出去斩了!

    其实事实上这帮言官也不是完全都不明白朱棣的心意,其中像左都御史等等高官多少都能体会到朱棣背后的真正含义。

    然而这重要吗?

    先前被朱棣杀得整个朝堂都人心惶惶的,如今好不容易逮到机会这群言官怎么放弃这等报仇的机会呢?

    纵观整个大明言官最喜欢干的就是怼天怼地怼皇帝!

    但凡是要能够怼上几句皇帝,必能赚到清流名士的好名声,若是再挨上一顿板子,那简直就是大大的忠臣啊!

    所以只要不死那怼上皇帝几句简直就是扬名立万的好途径!

    朱棣实在是被搅扰的不胜其烦。

    其实他也不是不知道这群言官的想法,他却就是有些无可奈何。

    一来大明洪武帝建国后就对言官集团进行改革,给了言官相当大的权限,若是冒然杀伐,反倒是惹来一身骚,实在是得不偿失;二来言官还真是有些不怕死,这群家伙很多时候都是些直肠子,眼下以国家大义作为出发,他也不好明着惩罚对方,要不然岂不就是坐实了他昏君的帽子?

    所以连着好几天的朝会朱棣都被怼得“鼻青脸肿”,简直就想从此罢朝,再也不想理这般屎蛋子了!

    此时的朱棣眼看着这帮御史完全是一副不把他骂成昏君就誓不罢休的模样,朱棣顿时气得甩下袖子就走!

    “陛下!”

    “您可不能这样啊?只有昏君才是刚愎自用的!”

    “如今国库空虚,陛下若是执意如此,完全是在谋杀百姓啊!”

    “……”

    身后传来许多御史如同哭爹喊娘般的叫声,其声势何等浩大!

    御书房。

    此时的朱棣愤怒地将桌上的奏折都宣泄在地上,怒吼道:“这群该死的家伙总有一天朕要都把他们给砍喽!”

    “陛下息怒!”

    站在他不远处的姚广孝微微作揖,恭声道:“自古言官便是直言纳谏,虽然他们的话有时候的确是难以接受,但若是没了言官监察上述,整个国家也怕是会就此生乱的。”

    “朕岂不知道这点?”

    朱棣满脸铁青,依旧在那愤愤不平道:“只是这帮家伙借题发挥,实在是可恶!”

    姚广孝却微笑着道:“陛下,这帮言官虽说的确是有点借题发挥的意思,但却也在无形当中帮了您的忙。”

    “少师的意思是?”

    “陛下,他们此举必然会传到诸王的耳中,然而陛下力排众议依旧重赏诸王,到时候诸王会怎么看?”

    “不错!”

    朱棣顿时点点头,眼神里满是亮色,道:“诸王定然会感恩戴德,至少短时间内不会有反叛生乱的可能性,还是少师想得通透。”

    姚广孝笑道:“陛下,要说到看问题的通透,微臣怎么比得上陛下呢?”

    “少师为何这么讲?”

    朱棣倒是有些不解。

    要知道姚广孝号称黑衣宰相,素来是他的心腹智囊,自己能得到他这样的评价却还是极为少见的。

    姚广孝再次说道:“陛下能在当今的时局下看出诸王潜藏的危险性,也从诸多细节端倪中早先想好应对之策,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微臣能够比拟的。”

    朱棣哈哈一笑,先前的郁闷在这一刻却也消散不少,道:“少师想到这一点的可不是朕。”

    “哦?”

    姚广孝满脸意外。

    他原以为如今继续封赏诸王是朱棣看到了如今时局下的危险,却不曾想居然不是对方的想法。

    当下不禁问道:“敢问陛下,这是何人的见解?”

    朱棣笑道:“这便是先前提出款猛适中为治国之道的那位贤才所言。”

    “原来是他!”

    姚广孝显得有些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朱棣道:“若没有此人的提醒,朕怕是要耽误事情。”

    姚广孝不由地道:“陛下,此人眼光、见解都非同凡响,何不招他入朝为官呢?”

    朱棣其实早有意动,不过想想苏泽的态度,如今倒也不急于一时,当下道:“这位先生自有自己的想法,暂时就不要勉强他了。”

    姚广孝见状也只得点点头。

    只是他很快却又说道:“对了,陛下!那群言官虽然说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但有一点却并没有说错。”

    “唉——我也知道如今国库空虚,但这也不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嘛。”

    朱棣之所以没有惩戒那群言官,其中有一点就是他们的确没说错。

    经历过数年战乱的大明如今的确是国库空虚,以至于到如今连对藩王大幅度的封赏都有些捉襟见肘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