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章 请陛下不要留恋番邦之物!
    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不管刮风下雨,朱棣只要有空就会来到御花园看看这番薯田。

    甚至偶尔还在跟诸多朝臣商讨国家对策的时候忽然想到御花园内的那些番薯苗,他都会迫不及待地出来看看是否被大雨所临着了!

    每当看着这绿油油的作物不断生长的时候,朱棣的脸上就又展露出阵阵欣喜的模样来。

    这看得周围的那些宫女太监都是啧啧称奇。

    咱们陛下这是怎么了?

    好端端地开始种地不说!

    居然每次看到这些植物竟是都这么开心?

    难道这是什么珍奇宝物不成?

    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朱棣种植作物的消息很快就不胫而走,诸多朝臣也都听到了这些风声。

    这不。

    今日的早朝。

    诸多御史就又开始弹劾起来。

    只听其中御史张鹤在那侃侃而谈:“陛下,最近听闻您时常在御花园栽种植物?请问,这是否是真的?”

    “是有这么回事。”

    朱棣淡淡地说道。

    但凡能进督察院的人性子都是比较耿直的,而言官最喜欢的自然就是“挑刺”,好不容易逮到朱棣不务正业的机会,他怎么会错过呢?

    对。

    皇帝流连于花草。

    这就是不务正业。

    想到这的张鹤顿时又问道:“这段时间陛下数次三番都在议政的时候中途离去,可是因为那些作物?”

    “不错。”

    朱棣脸色微沉。

    用屁股想就都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了?

    果然。

    随着他刚答完那边的张鹤就眼神一亮,语气恭敬而又急切地道:“陛下,微臣素来知道想要国家兴旺,必须人人各尽其职。陛下的职责自然是统领百官,治理天下。如今看到陛下却是为了区区作物而荒废朝堂正事,难道陛下是想要学那昏君所为,置黎明百姓于不顾?”

    大明言官有一个极大的特色!

    那就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先戴上高帽!

    只要帽子一戴,那事情就好办了。

    所以这时候的御史张鹤发挥了督察院的优良传统,直接给朱棣扣了一顶昏君的帽子。

    该死的。

    我怎么就没注意到还有这等事情呢?

    现在这大好劝诫的机会竟然都给这张鹤抢了去。

    此时的诸多御史心中都感到极其遗憾,在为没能抓到陛下的小辫子而痛心。

    然而朱棣的脸色却是变得难看起来。

    然而张鹤却根本就没在意自己陛下的心思,他依旧朗声说道:“陛下,如今国家百废待兴,山东、河北等地久经旱灾,无数百姓因此受困,朝廷内外诸多事物都需要陛下来定夺。陛下怎可因那小小的作物就荒废朝政,如此下去岂不是朝堂腐朽,百姓蒙难?陛下您可千万不要学那宋徽宗啊!”

    “混账!”

    朱棣气得脸色铁青。

    这该死的家伙居然将朕比作宋徽宗那亡国之君!

    真是岂有此理?

    眼看着朱棣发火,众多言官顿时眼神大亮,有人顿时抢班出声道:“陛下,如今我大明国库空虚,百姓食不果腹,您可不能将心思都花在那些草木娱乐上啊!”

    督察院的这帮御史纷纷出声,显然谁都不想错过这等机会。

    朕那是在欢娱享乐吗?

    朕是在培养大明未来百姓的重要口粮!

    朱棣实在是又气又怒,沉声喝道:“朕最近的确是在种植一些作物,但那些并非是用于观赏的花木,也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朕近来获得的一种能结出众多果实的农作物。这种农作物可生吃,也可煮熟食用,它入口甘甜,极为美味,能够极大地给人饱腹,而且最重要的是此物能在干旱之地生长。”

    “什么?!”

    众人听到这顿时大为吃惊。

    这天底下居然还有这样的作物?

    我们怎么没听说过!

    众多朝臣纷纷相互议论,眼神里尽是意外。

    张鹤不由地问道:“陛下,敢问您说的是何物?”

    “番薯。”

    朱棣傲然说道。

    “番薯?”

    众人再次喃喃自语。

    听这名字难道是番邦之物?

    户部尚书顿时出班恭声道:“陛下,您说的这番薯莫非不是我大明作物?”

    “的确是来自海外番邦。”

    朱棣自然也没有否认。

    众人再次哗然,其中礼部尚书王德年沉声道:“陛下,我大明物产富饶,谷类作物不知繁多,您又何必在意小小的番邦之物?我看此物也不足为奇。”

    众人亦是不由地点点头。

    要知道自古华夏就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官,对于诸多海外番邦也有着极多的不屑。

    此时听到自家皇帝居然迷恋番邦作物,自然觉得这十分丢人!

    是的。

    丢老祖宗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