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三章 暗中谋划(3/8求鲜花,求收藏。)
    随州,随县,一处粮铺。

    关中的几大粮商齐聚于此。

    坐在主座上的人名叫王志远,也是此次会议的召集人,来自太原王氏。

    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合称五姓七家"。

    隋唐时期的五姓七家,可以说是当时最顶级的世家大族。

    五姓七家在唐朝有多大势力?

    据统计,自北魏至唐博陵崔氏共出了十六位宰相,清河崔氏十二位,范阳卢氏九位宰相,荥阳郑氏13位宰相,陇西李氏12位,赵郡李氏17位,太原王氏10位宰相。

    可以说,这五姓七家几乎统治了唐朝的半壁江山。

    其它的世家都以能娶到这五姓七家的女子为荣,只可惜这五姓七家之间,为了保持“高贵”的血统,都要求内部联姻。

    即便是皇帝要娶五姓七家的女儿,也会遭到抵触。

    因为在五姓七家眼里,李世民所在的李家血统不纯(有着鲜卑血脉)。尽管从根上来说,李家属于关中集团陇西李氏。

    究其根本,李渊的母亲元贞皇后,出自著名的鲜卑家族,独孤家。

    那个一门三帝后的独孤家族。

    王志远的下手位,坐着的分别是博陵崔氏的崔毅、范阳卢氏的卢辉生、赵郡李氏的李若秋。

    五姓七家一次性到了四家,由此可见这次集会的重要性。

    除了这四家之外,其余之人也都是大有来头,基本上都有王公贵族的背景。

    这其中自然也有李承乾和李泰的暗线。

    “王兄,你这么匆匆忙忙召集大家所谓何事?”崔毅率先开口问道。

    “大家都到齐了吧?”王志远并没有急着回答崔毅的问题,而是扫视了下众人问。

    “各大粮商基本都到齐了。”

    “年初的时候,一斗米只需要五文钱。现在一斗米的市场价已经到了50文钱,足足翻了一倍。诸位可还满意?”王志远扫视众人一眼,问道。

    “多亏王兄有先见之明,带领大家屯粮,如今我们屯的粮食价格足足翻了十倍还多。”卢辉生满面荣光道。

    “是啊!还是王兄高瞻远瞩。”李若秋继续问道:“王兄,现在我们是不是该开始着手处理库存了。”

    “诸位的格局未免也太小了吧?”王志远嘴角漏出一丝嘲讽道。

    “王兄何出此言?”

    “这么点蝇头小利就满足了,就你们的格局,还想赚钱?”

    “我等愚钝,还请王兄支招。”

    “进入八月以来,长江沿岸汛情越来越严重,如今除了随州、复州、沔州等地之外,鄂州、归州、荆州等地也将成为重灾区。

    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长江下游的江州、和州、宣州等地也很快会成为灾区。

    到那时,粮食的价格还不是我们说多少就是多少?”

    “可是,我听说陛下已经紧急从剑南道和河北道紧急调配粮食,到时候粮食的价格势必要下跌。”崔毅回道。

    “剑南道和河北道的粮食最多供灾民食用一个月,水灾持续时间一般是半年,只要我们扛过了一个月,之后粮食的价格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王兄果真是好算计。”卢辉生恭维道。

    “我听说,陛下将赈灾事宜交给了吴王。”这时,李若秋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口道。

    “吴王?安州都督李恪?”

    “对,就是他。”李若秋继续说道:“据传这吴王有三好,一好美酒、二好美色、三号美食。”

    “我还听说他为了能够喝到各式各样的酒,找了数千人专门为他造酒。”

    “这算什么?我听说他身边的美女各个国色天香,人间极品。”

    “喜好庖厨之事的皇子,这吴王可谓是古今以来的第一人。”

    “哈哈哈~”

    众人听着李恪的‘丰功伟绩’,纷纷大笑起来。

    “没想到陛下如此糊涂,居然任命了个毫无经验的李恪担任负责赈灾事宜。”王志远哈哈大笑道:“不过,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只要在座的诸位管好自己的手,别让自己手中的粮食流入市场,一个月之后,就是大家收获之时。”

    “王兄,你放心,这个时候,只有傻子才会往外出粮食。”

    “这段时间,大家也要尽力去收集市面上的余粮。”王志远继续吩咐道:“市面上的余粮越少,粮食的价格越高。

    这个时候,能收到就是赚到。”

    几大世家主持的这个所谓的会议刚结束不到一个时辰,会议的相关内容便出现在了李恪的案牍之上。

    PS:跪求鲜花和评价票,数据好惨啊......今天八更爆肝,剩下五更时间分别是12点、3点、5点、7点、9点左右(以实际发书时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