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征开办学堂,抵御严冬! 【2】 大唐之少年皇帝 第二百三十一章 魏征开办学堂,抵御严冬! 【2】 . 魏征早就想好了对策。
如今大唐朝廷最大的威胁不是士族们。
而是士族们心头的怨气。
此怨气不消除,日后定会成为大唐祸患。
谁家不是损失惨重,辛辛苦苦最后被国家收走,人人不服。
解决这怨气乃是第一步,士族乃国家之本,不可动摇。
“臣以为,崔侍郎此次改革之中,为大唐出了极大的力,陛下应当让他成为天下士族的模范......”
“好!朕也觉得崔侍郎居功至伟,为大唐立下汗马!”,李元景很是同意,“那朕就加封崔侍郎为太子太保位列三公,从一品!”
崔雍激动到无以复加,没想到因祸得福,得了一个三公的头衔。
这三公只有头衔,没有实权,乃是皇帝以最高荣誉以示恩宠。
司徒、司空、司马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
这三公,隋唐以来,也就只要李世民、李元吉、杨素、裴寂、长孙晟、宇文述等二十九人担任过。
陛下加封他一个太子太保头衔,简直是莫大的恩宠。
全是因为崔雍捐了那130万亩良田,虽然丢了土地,但是获得了无上荣誉,可以说风光无限了。
清河崔氏虽是一流士族,但是16能够位列三公极少,而后世清河崔氏,必将以他为荣耀。
满朝文武纷纷嫉妒不已,原来他们本是幸灾乐祸。
清河崔氏良田全无,实力必将大损,没想到因祸得福......
魏征又笑着说道:“陛下!臣觉得崔太保为天下士族做了个表率,应当将清河崔氏捐田的功绩......”
“刻在功绩碑上,供后人瞻仰!”
轰!
大殿之上,简直炸开锅了,这清河崔氏要名流千古了。
“好!此事交给房玄龄去办,核查完崔氏130万亩良田,到时候便刻在石碑之上!”
“朕在想其他士族们也捐了田,是否一同刻在上面呢!”
李元景自言自语说道,他看了一眼群臣,发现他们个个眼巴巴看着自己,觉得很好笑。
不过,李元景没有下定结论,让这些人自己纠结去吧。
“魏爱卿,说吧,还有什么想法!”
魏征点了点头,开始将昨天想出的改革策略,向朝臣们述说。
毕竟昨日郭嘉的两税法,不过是一个法律,还不能真正根治士族。
毕竟,法律需要有人执行,但那人若与士族勾结,岂不是还是没用吗。
只靠增加土地税收,无法限制士族土地兼并。
唯一的方法则是,拉进士族与寒门的巨大差距。
士族有钱财、良田、名望、人脉、祖上背景、官爵。
这些一切的来源都是他们在朝中为官。
根治之法,在于如何为朝廷选才。
大唐的高层被士族垄断,而寒门极难进入其中。
虽然科举制、廉价书籍、纸张普及,但远远不够......
还要在大唐十道,天下九州,各州各郡,开设国子监、私塾。
其中由朝廷国库与州郡府库拨款,资助优秀学子们入学,鼓励优秀文人开办私塾。
学堂的普及出现,自然是为大唐朝廷积蓄人才。
当然最重要的是让天下百姓能够温饱。
才能实施这开办学堂计划。
这些话,魏征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他本就是寒门出身,知道寒门士子学习不易。
如今书籍、纸张是便宜了,可是也不是每个寒门都买得起,朝廷与地方一同出资,资助优秀士子,这是最好不过。
满朝文武听得纷纷点头,他们如今只想在陛下面前得个好印象,能让家族上功绩碑就好。
至于阻止开设学堂,几乎没有这个想法。
谁都不想当出头鸟呢。
李元景觉得魏征的想法真是十分直观,很是痛击士族的命脉。
在选官制度和人才储备上下功夫,才是真的根治士族的方法。
“好!”
“朕赐你尚方宝剑一柄,上可以斩皇亲国戚,下可以斩名门世族,命你负责士族改革之事,可监管六部文武大臣!”
“臣领命!”
魏征高声喊道,陛下这尚方宝剑赐下,改革之事方便许多。
至于能否秉公办理,魏征的声望在朝中自然无人质疑,毕竟除了萧瑀以外,最臭最硬的便是魏征。
此番,接手这件事情,也是朝中文武百官期盼,毕竟魏征为人正直,自然不会刻意打压士族们。
......
长安城城门的封锁已经告一段落,白起、萧炎各自撤军,取消封锁。
士族大臣们已经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城门。
长安城也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仿佛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吐蕃刚刚平定,现在大唐战事已停,长安城又开始了繁荣地发展。
商人经商,农人秋收,工人做工,士人尽职。
当然农人秋收过后,闲暇无事。
大唐朝廷征用长安城民夫,进行兴建大明宫的准备。
梁孝仁与阎立本、阎立德按照太极八卦,隂阳星象之说。
测定好了位置,立刻开始吩咐兴建大明宫。
这国家机器极快的运转了起来,户部拨款,工部接收后,立刻开始采集石料、木材。
第一批征集了十万民夫,当然也有不少百姓踊跃报名,为得就是替陛下尽一份孝心。
大明宫的兴建乃是为了太上皇建造......
工部命令让他们负责石料运输。
皇宫的石料全都选用上好的大理石。
这些石料多来自长安城西北的群山之中,距离数百里,每块石料重大几吨,甚至几十吨。
这些都是建造宫殿必不可少材料。
当然也有无数的珍惜木材,从荆州、扬州,通过水路运到了关中,准备备用。
秋风肃杀,今年天气格外寒冷。
最近,长安城内。
绸缎庄、制衣坊的生意极好,长安百姓有了余钱,自然是要添置衣裳御寒。
可添置衣裳之后,还是许多人觉得必须购置暖炉,否则熬不过这个冬天。
长安城都如此寒冷,北方的突厥恐怕更不好受。
前些日子,燕然都护府送来奏章887。
李元景也与众位大臣商议,采用制造棉衣,送到北方来抵御严寒,帮突厥百姓渡过严冬。
棉花是有了,纺织人才黄道婆也是有了。
如今就剩下时间了。
这些日子,黄道婆先是进行了棉纺工具改革,她顺便还传授了尚衣局、长安私营丝绸纺、制衣坊的女工纺织技术,教会她们如何使用先进纺车。
这可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后,万事俱备,自然是开始大批量生产棉衣。
先是将那些棉花开始弹散......最后将棉花塞到了衣物夹层中填充。
由于只是为了御寒,每日棉衣的产量极大、效率极快。
所以衣物的美观程度反而不在重点考虑当中。
一万件....
三万件....
十万件.....
黄道婆简直受到了长安城私营纺织、手工作坊的欢迎。
哪一家都在邀请黄道婆来自己作坊一游,他们都承诺免费可以为北方突厥制造棉衣。
黄道婆自然知道他们都是为了先进的纺织技术、纺织工具呢。
黄道婆没有敝帚自珍,将这些纺织女工一共召集起来,培训教授。
一时间,甚至苏州、扬州、杭州的江南丝绸厂,江南绸缎庄,郑氏纺织厂听闻消息,纷纷都派出女师傅,进入长安学习技术。
大唐的纺织业、服装业在黄道婆的带领下。
迅速腾飞起来,领先其他行业。
-
走之前码了章,鲜花支持下作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