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是我偶然得知,不知是否用的上?”
李秋轻笑着取出改造图纸,递给贾诩。后者立刻双手接过,带着疑惑看去……
随即,贾诩的面色,便像是打翻了染缸似的,接连变换着颜色。
“这……这是!!!”
良久,他将图纸合起,看向李秋时,震惊到无语附加。
“如何?”
李秋笑着相视。
“依臣之见……大可一试!”
贾诩震惊不已!
只因,这竟然是诸葛连弩的改造图纸!甚至,与其说是改造,倒不如说是升级!
但这图纸到底是从何处得来?
诸葛孔明当初发明诸葛连弩,已经被世人惊为天人,甚至将其当为‘不祥之器’,只因杀伤力太大,恐‘有伤天和’。
可现在呢?
李秋却拿出来一张改造图纸,若是图纸上所描述的,都是事实的话,改造之后的诸葛连弩,又会恐怖到什么地步?!
“据我所知,当时诸多谋士,都无法改造诸葛连弩,就算是最强的几人,也只能勉强将其复制罢了。”
“且复制出的诸葛连弩,还会略弱一些,可这图纸……”
“莫非,主公他,对于器械制造,也有着过人的理解,是以能画出这改造图?”
“主公……您到底是何等经天纬地之才啊!”
贾诩心中惊叹不宜……
偶然得到的图纸?
若是有人能画出这等图纸来,只怕早已经名动四方,甚至封王拜相都是等闲,又怎么可能寂寂无名?
是以,在贾诩看来,这图纸,定然是出自李秋之手!
除了他……也没别人了啊!
“可行便好。”
李秋笑着点头:“尽快将之实现吧!如果能成功改造,便批量制造,此物,对我们,有大用!”
“臣……定不辱命!”
贾诩正色领命。
不多时,李秋离去……
一群工匠和手下,当即围了过来,观看图纸。
图纸之上,各种精妙的改变和设计,让众人惊叹之余,最为‘吓人’的,还是对于改造数据的记载……
“改造之后,可同时储备二十支弩箭,皆可连发?这!!!”
“嘶!射杀距离,提升一倍以上?!”
“这……真的能办到吗?”
“所需材料,竟然也不算太过难寻?这到底……”
“禁声!!”
贾诩低喝道:“此事为机密,在完成之前,若是谁敢透露半分,便诛连九族!”
“大人,我等不敢……”
众人色变,纷纷摇头,不敢再多言。
他们这些人,谁不怕贾诩?
虽然贾诩是文臣,是谋士,但贾诩的各种手段,尤其是他那‘心狠手辣’的程度,甚至比一些武将,还要令人惧怕!
毒士之名,名不虚传……
……
“庆之。”
离开军备所之后,李秋第一时间来到陈庆之所在的军营内。
“主公今日怎么有空前来?”
陈庆之原本正抱着膀子观看新兵操练,见李秋到来,当即笑着上前。
“偶然间得到一份练兵之法。”
“依我看来,效果不错,若是以此结合操练,定能让将士令行禁止,如臂指使!”
李秋笑着点头:“你可要一观?”
洞悉之力启动!
看着陈庆之头上那个三位数的忠诚值,李秋笑容更盛。
又是一个绝对不会背叛的强横助力啊。
“练兵之法?”
陈庆之有些好奇:“难道比我操练白袍军的练兵法还要厉害不成?”
这话他虽然没说,却也有有些不服。
虽然不会背叛,但总归是有自己思想的。
带着好奇,陈庆之接过李秋手中的练兵之法……
练兵之法记载在一张羊皮之上,看上去很是古老,且文字也是当前的中原文字,所以陈庆之也能看的明白。
他一字一句的看着。
一开始,还很淡然,仿佛并不在意。
但很快,陈庆之的眉头逐渐皱起,口中也是念念有词,最后更是直接陷入了沉思之中……
不多时,陈庆之惊喜道:“主公,这练兵之法,的确有可取之处!”
“也不知是哪位名将所写,甚至,让我以前的不少疑惑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
“若是给我一些时间,将之与我原本的练兵之法融合,就算是无法再现白袍军的神奇,却也能练出一支精锐之师来!”
“不,应该是精锐中的精锐!”
陈庆之强调。
“好!”
李秋大喜:“既如此,便由你改良,初见成果后,推广全军!”
“是,主公!”
陈庆之也很是欣喜。
身为一代名将,他又岂能不喜欢练兵?
尤其是,当看到一支精锐之师从自己手中诞生时,那种自豪感,无与伦比!
“不过主公,若是如此训练,只怕肉食,定是不能少了,否则将士们都会吃不消……”
“你还担心我不给你们吃饱不成?”
李秋乐了:“敞开肚皮吃,将士不吃饱,哪儿来的力气打仗,哪儿来的力气,保家卫国?!”
“那成!”
陈庆之点头如捣蒜,甚至像是怕李秋反悔一般,把记载练兵之法的羊皮卷,小心翼翼收入怀中,贴身收藏……
……
西域的发展,更快了……
粮食、内政、民心、器械、军队……
都在发展,欣欣向荣!
而诸子学院的建设,也终于到了尾声。
随着李秋一声令下,诸子学院的理念与‘招生启示’,也是逐渐传遍天下……
而与此同时,长安城,太极殿,李二看着眼前的两人,心情大好。
这两人,一个乃是光头大和尚,另一个,却是气质儒雅的当代大儒。
他们两人,一人代表着佛教,而另一人,则是代表着儒家。
“这段时间以来,两位与你们各自的门徒,为了朕东奔西走,倒是劳累了。”
“此番,你们二人,都是大功一件,当受封赏才是!”
李二笑着开口。
从玄武门之变后,大唐一直是多事之秋,尤其是李秋自立为王和渭水之盟接连爆发,让李二更是心力交瘁。
其后,民心更是一变再变,因为李秋公开了一切,导致百姓对李二的看法也是江河日下。
到后来,百姓更是谈起李二,便满脸唾弃……
这让李二如何能够承受?好在有眼前这两人,在数月之前,毛遂自荐……
(求收藏,求评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