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冬眉头一皱,回忆脑海中的历史,猛然想到了什么,指着地图上的一点,询问道:“相国大人,您是打算……”
“没错。”吕不韦捋着胡子笑道:“不愧是子寻,一瞬间就想到了我的想法,今年秦国收成颇丰,养精蓄锐这么久,军队也是兵强马壮,也是时候该兴兵伐地了。”
是了是了,果然是秦国历史上的大事件,现在就要发生了。
吕不韦看向地图上伍冬所指着的地方,那里是河间以东,赵国的地界,说道:“我打算联合燕国攻打赵国,扩张秦国河间这边的领地。”
伍冬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算是有他的插入,历史还是那个历史,吕不韦还是那个吕不韦。
为秦国扩大领地?自然不是,吕不韦是为了名,是为了利。
秦国河间这一块儿本来就是吕不韦自己的封地,联合燕国兴兵伐赵,完全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封地面积,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
伍冬不动声色,心中思索着怎么在这件事中谋取最大的利益,问道:“相国大人打算怎么做?”
“燕国太子丹不是在我们秦国做质子嘛,这样两方也算是同盟关系了。我打算派张唐到燕国作相国,以联合燕国攻打赵国。但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前往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而赵王十分怨恨张唐,曾扬言‘谁要逮住张唐,就赏他百里方圆的土地’。”说到这里,吕有些发怒,说道:“所以张唐死活都不愿意去,本相劝了他半天都没用,真是不识好歹,气死我了。”
“那相国大人今天叫子寻过来,需要子寻做些什么?”
“我想让子寻你帮我去劝说张唐,让他心甘情愿地去燕国为相。以子寻你的才干,相信一定能劝动他。”
大家都知道一句形容有志者不在年高的话,秦朝甘罗十二岁身为宰相、吴国周瑜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汉朝霍去病十九岁封骠骑将军。
其中甘罗十二岁封相的原因,便是劝说张唐赴燕,出使赵国劝说赵王,让赵王拱手相让城池,因此才有了后面的成就,想不到现在倒是他参与进来了,甘罗却在王宫陪着嬴政。
这也算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吧,伍冬在心中暗暗想到。
伍冬平复了一下心情,对着吕不韦拱手道:“相国大人,你若是要子寻去劝说张唐去燕国,子寻自认为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您想联燕攻赵,子寻却是认为此举大为不妥。”
吕不韦有些疑惑的看着伍冬,不解的问道:“不妥?这是为何?”
“原因有四。赵国近年来年年与北方的狼族交战,赵国的将士可谓是久经沙场,赵军之勇猛也丝毫不逊于我们秦军,战不优!这是其一。赵悼襄王赵偃虽不是什么德才兼备的明君,但十分看重赵国军政,在军事上的造诣可不小,常常带军亲征,鼓舞士气,君不优!这是其二。赵国虽然名将廉颇乐乘已不在,但后进之辈李牧和八十之龄的老将庞煖尚在,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赵国后进名将李牧,用兵如神,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此人在,即便攻下赵国城池,我秦军也必定伤亡惨重。将不优!这是其三。燕国一向忌惮赵国,恐怕不会尽全力。盟不优!这是其四,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一样也不占优,所以此战能免则免。”
吕不韦觉得伍冬说的四点都说得言之有理,是自己没有思虑到的,不过他还是心有不甘,“子寻,他赵国兵强,我们秦国也不是吃素的,子寻难道就没有办法助我嘛?!”
伍冬摇了摇头,说道:“办法子寻自然是有的,而且不用发动战争,同样甚至能更好的达到相国大人的目的。”
“子寻速说!”一听到伍冬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吕不韦有些迫不及待的询问。
伍冬淡淡地对吕不韦说道:“相国大人,有时候夺城掠地,并不一定需要兴兵。如果您信得过子寻,我愿意出使一趟赵国。一来为张唐打通去燕的关节,二来为相国大……秦国谋得城池,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领地。不知相国大人意下如何?”
吕不韦并没有直接回答,沉默片刻后,紧盯着伍冬的眼睛,郑重其事地说道:“子寻,我相信你的本事,也许真如你所说能为我秦国得到更大的利益,但相比这个,我更担心你的安全。”
伍冬笑了笑“相国大人不必担忧,子寻敢去,自然有全身而退的把握。”
“好,本相允了!子寻,明日我就禀报大王,言所此事,我就等着子寻言胜赵国,回国之后为子寻行赏。”
“那就多谢相国大人送我这份赏了!”
“哈哈哈哈!”
ps:出使赵国还是让伍冬去吧,加裙的人好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