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章如何对付突厥!
    封赏大礼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

    便是大部分人都看得出来,今后卫国公李氏一脉,将会青云直上,辉煌难葬。

    而李世民,更是有心要扶持其同姓的李家。

    令很多人感到棘手。

    朝野上下,暗流涌动,非是所有人都是铁板一块,一心同体。

    须知,当今唐朝大柱国,绝非李靖一位!

    也许,他们会服李世民。

    更会与其他大柱国们平起平坐。

    但,他们便不会允许其他人比自己高一个头。

    哪怕是一毫都不允许!

    ...........

    ...........

    太极殿典礼大赏过后,众臣迁移,跟随李世民前往两仪殿。

    一般而言,对大唐,凡最为重要的事情,都是在两仪殿内宣布政策。

    而太极殿,说句不好听的,便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而即便是有开国第一位“县主”之事发生,其表面,也只是一位女子加封荣誉。

    唐朝政治体系内的实权,决然没有旁落她手。

    真正令群臣在意的,还是李世民对李靖的态度,似是有着十分看重的意思,全有依赖之象!

    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

    周围人声鼎沸,群臣都在商议着许多事情,所知所闻,近日来大唐发生的种种事情。

    其中,颉利匈奴之祸最重。

    既以解,很多臣子们便都以轻松的心态聊着天。

    李珺,也不知为何,有资格入两仪殿。

    “父亲曾提过,两仪殿乃是大唐谈论重中之重的重要机关,我如今虽贵为县主,却也应该没有资格留下......”李珺心中泛起不小的疑惑。

    他下意识的瞥了一眼带路的小太监。

    就在刚刚在太极殿外等候时,系统突然提示,自己获得县主一职,奖励一次C级抽奖!

    但没等到李珺高兴,自己就被一个小太监,用好奇的目光唤至两仪殿等候。

    接下来,就是群臣入殿,李世民则是尚未露面。

    “长卫县主请放心,这次陛下对你另眼有加,好感十足,入殿,只会是旁人求天求不得的好事,绝不会是祸事临头!”

    小太监苦笑一声,也能明白自家这位新任“长卫县主”的无奈。

    唐代开国,盛武为风,极重武将!

    这就导致在朝堂中,武将极多,占据六成半之数目!

    一群糙汉子中夹着李珺这样的小家碧玉,难怪李珺会倍感不安。

    于礼不合啊。

    “是了,我明白,多谢小公公”李珺轻轻一点头。

    “没办法,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且听天由命去。”

    看着小太监恭敬退去的背影,李珺颇感无奈。

    而这时,李世民缓步入殿,仍然是不改往日的仪派威严。

    众臣行礼,李珺没办法,也只能照模照样的跪了下去。

    当看到群臣前边有一女子,举止略带一些紧张的跪拜时。

    李世民脸上掀起一丝笑意。

    看了群臣跪拜这么多次,当属这一次最为新鲜。

    一个小女子而已,手执霸王枪,竟能如此勇猛,杀败匈奴士兵,若非不是天神庇佑,李世民是决然不会相信的。

    “众爱卿,颉利可汗被神女生擒,关押天牢之中,不知接下来对待匈奴突厥,又该如何去做?”

    “是趁突厥无主慌乱,趁他病,要他命,亦或是放任其卧养生息,徐徐图之?”

    李世民简简单单的回答,却令两仪殿内群臣一瞬间鸦雀无声。

    打、不打?

    两个看似极为简单的回答,其背后关乎的利益纠纷却是巨大的。

    以大唐的体量,选择第二方案,徐徐图之,定然可在漫长的时间内碾压突厥!

    可偏偏突厥如今一日无主,政治局势慌乱,此时攻打,也许就能最大限度的重创此国!

    这时,一气质如平淡若水的高大男子最先发声,“臣,长孙无忌认为,陛下应该选择第二方案,要知突厥不过一蛮夷地带,不足为虑!”

    “而今陛下刚刚登基,正是要稳住朝堂局势,各国亦有纷争,也许不大,但却胜于量,繁如鹅毛,不抓紧时间解决,才会酿成大祸!”

    “哦?”

    李世民听闻此声,不禁微微皱起了眉。

    事实上,长孙无忌所说,绝非空口谬谈,大唐刚刚开国,确实是百废待兴,需要改革很多事情。

    而这时候挥霍兵力杀入突厥,纵然战况丰厚,却也是伤财伤民,绝谈不上上上之选。

    “我等亦认为宰相所言极是!”

    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派系领袖朗言称赞。

    “我不服!”

    突然间,一体态孔武的大汉大喝起来:“启禀陛下,李绩且认为,突厥一事,绝不算小,打首都,闯国门,肆意涂炭百姓,令诸多唐朝百姓死于非命,乃是不可无视的大仇!”

    “若放任不管,岂非告诫天下万国,我大唐可任人随意摆布?!”

    “俺老程觉得,打,一定要打,不把这些鳖孙玩意打怕了,他们下次肯定还敢!”

    程咬金凶巴巴的大喊大叫。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沉默不语,冷言旁观。

    打,打什么打?!

    打了这么年你还没打够是吗?!

    老实发育才是王道!

    李绩态度辗转难定,打,虽然有好处,但不打,却一样没坏处啊。

    这时候,随着李世民的放任态度,一些武将到底是没管住嘴,仗着有程咬金撑腰,开始讽刺起文臣,都是群没软蛋的玩意。

    文臣领袖,长孙无忌等人,早已习惯了武将们的粗俗,自是当做听不见。

    而一些新入朝的文臣,却是受不了他们的粗俗鄙夷,却又不能如市井泼妇一般骂街,自恃一个个立刻开始阴阳怪气起来。

    引得一群武将脖子粗红一片,朝堂近乎要吵成一片。

    “李珺,朕问你,以你站在朕今时今日的地位之上,又该如何去决断?!”

    而这时,李世民微微抬头,俯瞰着朝堂上唯一一个缄默不言的李珺。

    这一瞬间,争吵声戛然而止,许许多多的文臣、武将瞬息沉默,皆已不可思议的目光望向这一言不发的的女子。

    李世民,回去问一个小女子的看法?

    历朝历代,可听哪朝皇帝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哪怕是枕边风,也就只当做说笑之言罢了。

    女子本无言,心思最重,做事最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