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章 再次选择,考场开挂!
    第五章再次选择,考场开挂!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十选三。

    浏览完这十大选项后,楚云心里直呼内行。

    您瞧瞧,这作弊手段,多体贴周到?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省试可是关系到接下来的殿试排名,楚云不得不慎重考虑这些选项。

    【选项一:降智光环,除宿主以外,所有考生全部发挥失常;】

    让除了楚云以外的所有考生受到无差别削弱buff,楚云想了想,让别人好端端地遭受无妄之灾——

    似乎有点缺德。

    【选项二】【选项三】【选项四】基本上性质相同,无非是让多了一份考场外的机缘。

    但这三个选项也意味着三条不同的路线。

    【选项二】属于脚踏实地,稳扎稳打的晋升路线。

    受到主考官青睐,取得一个优秀的科考成绩,接下来,要么进入翰林院或六部历练,要么下放到地方任职。

    和其他考生相比,虽然【选项二】占了很大优势,但实际上也是属于平平无奇的路线。

    这年头,要是在朝廷里没有背景,你能升官发财?白日做梦!

    相比之下,【选项三】就显得极为微妙了。

    【选项三:直达天听,宿主作答的所有试卷被皇帝亲自阅览,并获得高度评价;】

    试卷得到宋徽宗的青睐?

    楚云很清楚宋徽宗赵佶是个什么样的鸟人。

    治理国政他不在行,吃喝玩乐、舞文弄墨,他倒是把好手。

    简直和南唐后主李煜有得一拼。

    赵佶是个文学高手,所以,在朝廷中,他一向欣赏那些文采斐然的大臣。

    比如蔡京,写得一手漂亮的瘦金体,所以深受赵佶宠信;

    翰林院的学士、供奉,终日吟诗作对;朝中公卿大臣,无不争相献词,谄媚阿谀。

    楚云觉得,【选项三】很有搞头。

    傍上皇帝这颗大树,还怕没有前途?

    至于【选项四】,楚云几乎毫不犹豫地跳过了。

    和梁师成、蔡京这样的大奸臣结党营私?

    他可不想被后世史书戳着脊梁骨骂,更不想跪在岳飞雕像前忏悔......

    楚某人要流芳百世,不要遗臭万年......

    【选项五:循环迭代,一旦宿主落榜,本次考试将会重置,以此循环,直到宿主中举为止;】

    这【选项五】不扯淡吗?

    楚云是来考试的,不是来玩盗梦空间的......

    【选项五】,弃之。

    至于【选项六】【选项七】就更扯了。

    我都对考试题目了如指掌了,还有窥探其他人的试卷干嘛?

    【选项六】,多此一举,败笔,弃之。

    【选项七】,作弊不二之选,非它莫属。

    【选项三】和【选项七】基本已经能确定了,接下来只有最后一个名额了。

    【选项八】对于穿越者楚云来说,简直就是个鸡肋。

    接下来是【选项九】。

    【选项九:扬名天下,宿主作答的考试内容将会震惊朝野,名满天下;】

    这个选项妥妥的好东西啊!

    在古代,士大夫最注重的是什么?是清誉、名声。

    现在,在【选项九】的帮助下,名声对于楚云而言,唾手可得。

    至于【选项十】,呵呵.......

    傻子才会去举报作弊,这不是给自己四面招敌么.....

    更何况,一般能在省试里作弊的人,来头都不小。

    楚云可不想惹上麻烦。

    “请宿主尽快做出选项。”系统传来提示声。

    “我选择【选项三】【选项七】【选项九】。”楚云毫不犹豫确认了。

    “是否确认选择【选项三】【选项七】【选项九】?”

    “确认。”

    “选项已确认,随机事件已开始。”

    楚云闻言,全身舒泰,说不出的畅快感。

    很快,几名礼部主考官步入考场,面无表情,神色严肃。

    一大摞省试试卷,在考官注视下一一发放到考生手中。

    考场前前后后有七八名考官,他们盯得很严。

    至少在考场中,根本不存在任何作弊的可能。

    出了考场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另一边,拿到考卷后的楚云,当场乐开了花。

    【选项七】,诚不我欺!

    试卷内容一共分经义和策论两部分。

    经义部分的考试题目,前几天他媳妇儿翻来覆去讲了好多遍......

    楚云犹记得,那天李清照是这么叮嘱他的。

    “相公,这道题目出自《礼记》,此次科举很有可能会考,一定要划上重点......”

    “相公,这道题出自《孟子》,就算今年不考,明年说不定也会考......”

    “相公再看这道题......相公别睡了,古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相公怎可懈怠学业......”

    在李清照的高强度督促学习下,这些题目楚云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他全都会!

    楚云大喜过望,埋头奋笔疾书,答题一气呵成,不出一个时辰,经义这一部分就已经被他做完了。

    反观其他考生,还在闷头咬着笔杆子,冥思苦想,磕磕绊绊写着第一题......

    接下来,楚云转战第二部分——策论。

    几乎没用几秒钟,楚云就读懂了策论部分题目的要点。

    “论苏洵《六国论》成败得失,这就是策论部分的关键!”

    《六国论》?

    楚云笑了。

    他不由得想起前世被语文课本支配的那段时光。

    《六国论》,就是其中“要求全文背诵”的经典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