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章 恭喜李大人,得此良婿啊!
    第七章恭喜李大人,得此良婿啊!

    那人挪着步子慢悠悠走出贡院,李清照美目凝视,仔细望着。

    这走路的姿势,看上去好亲切啊!

    等他走近了,一张笑呵呵的面容映入眼帘时,李清照当场怔住,仿佛一尊美人雕像。

    这人,可不正是她的相公么......

    “诶,娘子,你来接我了呀。”

    楚云笑嘻嘻凑上前来,刚要悄咪咪说上几句夫妻情话,谁知李清照板着小脸,二话不说拉着他的手,匆匆上了马车。

    “羞死人了。”

    李清照只感觉脸颊滚烫,没想到那个视科举大事为儿戏的人,竟然是自己的相公......

    听到身后妇人们传来的讥笑声,李清照根本没给楚云解释的机会,连忙催促着马夫动身。

    看到李清照宛如一只发怒的小猫窝在车内,楚云觉得莫名其妙。

    “娘子这是怎么了,谁惹你不高兴了?”

    楚云嬉皮笑脸着就要把她搂过来。

    李清照一把推开他胳膊,“噌”地一下站了起来,双手叉腰,绷着小脸,赌气似地说道:

    “相公,考试之前我就千叮咛万嘱咐,此次科举定要慎重对待,你,你怎么能胡来!”

    楚云愕然。

    原来是这档子事啊!

    “我慎重对待了啊,连每一个字我都写得很认真。”

    “那你为何两个时辰就出了考场?”

    “因为考试内容太简单了啊,我全都会......一想到娘子还在家中等我,我一考完就立马出来了。”

    “考试简单?”

    这次轮到李清照发懵了。

    “昨日汴京文会上,我已向人打听到,此次试题,乃是太祖立科举以来,最难的一次......怎么可能会简单?”

    李清照脸上写满了狐疑。

    楚云哈哈大笑道:“娘子,你恐怕没打听到试卷上都写了什么题目吧?”

    李清照问道:“相公,都有哪些题目啊......”

    “第一道经义题目是‘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出自《礼记》......”

    “第二道经义题目是‘王如施仁政于民’,出自《孟子》......”

    “第三道题目是.......”

    楚云讲完题目后,笑眯眯看着发愣的李清照。

    过了半天,李清照才反应过来,大惊失色道:“这,这不都是我教给相公那些题目吗?”

    “是啊,”楚云不动声色坐近了些,一只贼手悄悄攀上她腰肢,“这不巧了吗?”

    李清照大感疑惑,托着香腮自言自语道:“世间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楚云的贼首又得寸进尺了些,又故作神秘兮兮的在李清照耳边悄声问道:

    “娘子啊,老实交代,岳丈大人是不是提前泄露了题目给你啊......”

    “绝不可能!”

    李清照嗔了他一眼,拍走那只贼手,道:“私自泄露科举试题,乃是重罪!”

    “爹一向清廉守法,绝不会知法犯法。”

    楚云笑嘻嘻搂过她,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速在她脸蛋上嘬了一口,大笑道:“既然如此,那肯定是娘子带给为夫的福运了!”

    “娘子,你我夫妻二人果然缘分深厚啊!”

    李清照双脸通红:“相公好不正经......”又羞道:“难怪相公两个时辰便出了考场,看来是妾身错怪相公了......”

    “那你打算如何补偿相公啊?”楚云轻轻捏了捏她脸颊。

    “相公,不要.....”

    依偎在他怀里,夫妻二人说了些体己情话后,李清照又问道:“相公,那策论又考了那些内容呢?”

    “考的是苏洵的《六国论》。”

    “苏学士的《六国论》?这篇文章妾身从来没和相公说过啊......”

    “不要紧,为夫还在老家那儿会,就将《六国论》倒背如流了,策论自然是手到擒来。”

    ......

    就这样,夫妻二人一路闲聊,坐着颠簸的车马,回到了新家。

    时间恍然而逝,转眼便是三天后。

    礼部和贡院迎来了忙碌的阅卷时间。

    从全国各地赶来汴京赴考的学子何止成千上万,由此可见阅卷的工作量之大。

    为了科举公正,朝廷一共指派了三十多名阅卷官,但今天,贡院却里里外外来了一百多名官员。

    他们全都是奔着一张试卷赶来的,其中就包括礼部员外郎李格非。

    当李格非拿到那张试卷后,他刚好是第一百个读过这份试卷的官员。

    一番拜读后,李格非肃然起敬:“老夫空活四十余载啊!此等锦绣文章,生平仅此一见!”

    “这篇《论六国成败》,文风雄奇豪迈,大开大合,文中观点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为世间一流奇文!”

    李格非早已被这份试卷里的内容震撼到无以复加。

    可惜试卷糊名,他看不到这考生的姓名。

    李格非刚想开口问身边同僚,没想到,里里外外一百多号人,正不约而同笑吟吟地看着他。

    “诸位大人这是......”李格非一头雾水。

    “李大人可是要问,此文是何人所写?”旁边有人问道。

    李格非点了点头,下一刻,不少官员站了出来,纷纷朝他拱手称贺:“恭喜李大人,得此良婿,真是羡煞我等啊!”

    李格非闻言大为惊讶:“莫非这是我贤婿楚云所写?”

    “可不正是?李大人,你就偷着乐吧!”

    很快,在场所有官员一一向他贺喜,李格非听得满面红光,说不出畅快得意。

    “此等文章,震古烁今,来日必当扬名天下,载誉青史!”

    又有人夸赞道。

    就在此时,贡院外忽然传来一声高亢的鸭公嗓:

    “陛下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