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这家伙天生是个吃货......
接下来的事情则好办多了,盐铁司的官文刚一下发,楚云就大人彻底抄没了丈夫在开封县所有的盐业。
张府派来的管事们缩在一旁瑟瑟发抖,眼睁睁看着官府利索地收缴了所有产业,硬是大气不敢吱一声。
“大人,这些工匠该如何处置?”
衙役指着盐场里的几名工匠。
楚云想了想,“带下去一一盘查审问,若有人和张府暗中有来往,依罪论处;其余工匠妥善安排好,新盐场少不了他们。”
楚云并不打算将江南盐场所有人带来,而是引入一部分已经掌握了新型制盐技术的工匠,在开封开设新盐场。
剩下的人依然留在江南盐场继续发展,将楚云的盐业扩展到大宋的南方一带。
“诸位父老乡亲,新盐场将于不久后开张,这之后开封县盐价若存在不公之处,诸位大可上高衙门,本官绝不姑息纵容!”
“另外,本官向诸位承诺,原先在旧盐场上工的百姓,依然能在新盐场接着上工!”
楚云当着一大批围观百姓演讲完毕后,下一刻,周围爆发雷鸣般的欢呼,人们纷纷欢庆不已。
几天后,李师师果然带来了一大批从江南盐场引入的工匠进驻开封县,不多久,轰轰烈烈的新盐场建设运动开始了。
周围百姓一听,这新盐场的主人,竟然是个姑娘家?
不过既然县令大人已经向他们承诺过了,百姓们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在楚云的号召下,热火朝天建造着新盐场.......
李师师近来忙碌得很,一边要建设新盐场,一边要新修清月楼,两边的事务都离不开她这个大掌柜。
于是这几天之内,李师师根本无暇和楚云你侬我侬,过二人世界。
楚云见她辛苦如此辛苦,不忍叨扰,每逢放衙下班,都老老实实窝在家,这自然是李清照乐意见到的。
夫妻二人相敬如宾,终日吟诗作对,以文调情,偶尔在汴京一带游山玩水,好不惬意。
直到老丈人李格非匆匆找上门,夫妻二人才结束了这段短暂的蜜月期。
楚云瞥了一眼李格非身后的几辆大马车,又听到久违的“呦呦”声,不禁笑道:
“岳父大人,小婿没猜错的话,这车里装的是食铁兽吧?”
李格非笑着走过来,“贤婿好耳力!按照你的建议,我派人从蜀地抓到了几头食铁兽,千里迢迢,好不容易运到了汴京......”
“初见此兽,老夫也是大为惊讶,听蜀地当地人所讲,此兽出没竹林深山中,以竹为食,性情温驯,人畜无害.....却也不知是如何成了蚩尤坐骑的......”
楚云听了哈哈大笑:“岳父大人可别小瞧了这食铁兽,别看它们看向憨态,发起威来可不含糊,纵是遇上熊罴犀兕,也能斗上一斗......”
李格非听了一脸担忧道:“此兽如此凶悍,若将其献给官家,恐怕......”
楚云摆了摆手,道:“岳杖莫忧,这食铁兽战力虽强,可平时一向慵懒贪吃,你若提着嫩竹笋在它面前晃悠,它宁愿不要怀中幼兽,也要抢过竹笋来吃......”
李格非大惊道:“竟如此嗜吃?”
“这些家伙天生就是吃货,所以我才让岳丈大人多带些嫩竹笋来。”
楚云解释了一番,随后走近马车。
李清照听着他翁婿二人交谈,不禁对着食铁兽越来越好奇,见楚云靠近马车,连忙跟了上去。
很快,七八名随从跳上马车,费劲抬下一个大木笼,稳稳摆放在地面上。
两头大熊,四只小熊,顶着黑乎乎的屁股,在木笼中爬来爬去,悠哉悠哉,丝毫不见惊慌。
两只一尺来长的小熊扒在木栏上,“呦呦”地叫唤着,小脑袋一摇一晃,直直盯着李清照。
“好漂亮的食铁兽!”李清照惊呼一声。
楚云见状哭笑不得道:“岳父大人,您这是把它们一家子都请来了么......”
又随手捞了几根细嫩的竹笋,在李清照面前晃了晃,笑道:“娘子,拿着这个逗逗那两只小家伙。”
李清照好奇地接过竹笋,照着楚云的话做了一遍,果然,那两只小兽顿时活泼了来,肥嘟嘟的身子晃了晃,眼巴巴地望着竹笋。
李清照把竹笋扔了进去,很快,一家六口骨碌碌爬动了起来,熊手一根,迈着内八字小腿躺在角落里,“嘎嘣嘎嘣”地嚼着,浑然忘我,好不自在。
见到李清照一脸痴痴地看着笼子里的食铁兽,楚云笑道:“娘子,你要是喜欢,以后我们也养几只好了。”
李清照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
“岳父,你让那些蜀地的来驯兽师们,这几天好好驯养食铁兽,再给它们好好洗个澡......”
“此事还请岳父务必保密,筵庆大会前,务必不能泄露消息......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小婿再把贺词给您送去.....”
很快,楚云和李格非悄悄商量了一些事,寒暄一阵后,翁婿二人方才告别。
“相公,这几天我听人讲,宫里天天派出大量宫女出宫采购,整天都能看见一大批皇宫车队出入禁苑......”
“以至于如今汴京物价飞涨,连连攀升,百姓们都快吃不起饭菜了......”
李清照轻轻叹了一口气。
楚云道:“天子登基二十年来,这样的情况不是经常发生吗?习惯就好,总有一天会有变化的。”
李清照小声道:“神宗皇帝在位的时候可不是这样,听说神宗皇帝在位的时候,连宫里多点了几支蜡烛都心疼不已......”
“可当今天子却......”
李清照还要往下讲,楚云连忙捂住她的嘴,笑道:“傻瓜,这话你也敢乱说?小心砍你脑袋!”
李清照娇哼一声,刚想反驳,却听到童仆在门外喊道:“姑爷,小姐,高衙内前来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