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李道宗:我这个女婿是大才啊!
此话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楚易,一脸以为自己听错了的样子。
毕竟楚易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虽然说不上很差,但是也不是那种能写出具体的科举制度章程的学士。
李雪雁还赶紧拉了一下他,示意不要乱说话。
如今李道宗就是个定时炸弹,稍有不慎就能将他引爆,楚易这么说无非就是老虎嘴边儿拔毛,好大的胆子!
李景恒也皱着眉赶紧说道:“妹夫,这话可不是能随便胡说的。大哥也不是贬低你。父亲虽是武将,但说得上是文学渊博,就连父亲都写不出来,你如何能说试试?”
楚易笑了笑,觉得他们有点太瞧不起人了。
难道认为他是个乡下来的,就要断定他没文化吗?
这种乡下人没文化的意识谁教他们的?
切。
楚易还不屑帮他们呢。
只是如今他与李雪雁已然结为了夫妻,李道宗被李世民针对亦是因为李雪雁成亲一事,更何况作为李雪雁的夫君,他能看着自己的妻子为此事愁眉苦脸吗?他自是要帮一帮老丈人的。
所以楚易只是轻轻勾起了嘴角,淡淡开口:“事已至此,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说不定我真的能写出一套像样的科举制度来呢?”
说着他又扭头对李道宗扬着笑容道:“你说是不是,岳父大人?”
李道宗只是抬眸看了他一眼,心里还在沉思着什么。
他也并不是瞧不上楚易,认为楚易写不出那种与隋朝不同但又具体的科举制度的章程。
只是此事实在是不能马虎啊。
可他转念又想。
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帮助自己已然是不可能的了,自己也是写不出来,那不如……
李道宗又看了一眼楚易,心中终是动摇了。
那不如就让他这个女婿试试吧,就如他说的一样,万一真的拿出来了呢?
如此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李道宗叹出一口气缓缓开口:
“楚易说的不错,事情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看向楚易,他又道:“那你现在心里可有了想法?”
楚易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点了点头。
“想法自是有一些的。”
因为李道宗刚说李世民要让他三天之内写出一套与隋朝不一样,但是又具体的科举制度的章程时,他脑海里就已经想到了明清时期采用的科举制度。
只是他记得不是很全,需要回忆一下。
而李道宗一听楚易还真的有些想法,顿时心中莫名其妙的升起了一股感觉:楚易靠谱。
他连忙让楚易说说他心里的想法。
楚易想了想,悠悠开口:“隋炀帝登基之后,设置了明经科和进士科两科科考,我们把那时的科考制度完善一下不就好了?”
李景恒一愣:“完善一下隋朝的科举制度?如何完善?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难的很。”
楚易却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不不不,我已经想好了怎么完善了。”
“像那些乡村城镇便举行童生试,说白了就是入学考试,分为两个个阶段,县试和院试,只有通过这两个阶段的考试,才能够参加真正的科举考试。”
李道宗一直静心听着,听到这里,不由得皱起了眉宇:“你说的是不是不管是乡,还是村,还是城,还是镇,都要举行三个阶段的考试?”
楚易也是一愣,连忙摇了摇头:“不是,我的意思是,乡镇举行县试,城府举行院试,院试一通过可称之为秀才。”
“哦,原来如此。那如果院试通过,成为了秀才,之后呢?”
楚易又道:“通过了每年一届的童生试那便要参加各地区三年一届的乡试,成为举人,再然后就是礼部的会试,朝廷的殿试。当然,殿试取前三甲,一甲为状元,二甲为榜眼,三甲为探花。”
话到此处,楚易说的这一套科举制度能不能用,已经是非常明了了。
但是李道宗还有些问题。
“那考些什么呢?”
他出声这么问道。
楚易又想了想,开口:“无非就是考些四书五经,古诗绝句,不过说白了就是法令,算数,文才,政论,还有书法。”
话音落尽。
客厅里不再有人说话,气氛一下子宁静下来。
对于楚易说的这个科举制度是真的很不错的,甚至可以说他完全没有将隋朝的科举制度完善,自己想出了一套。
嘶!
李道宗倒吸了一口冷气,随即勾起了嘴角。
“不错,当真不错,如此工整的科举制度,恐怕是房玄龄,杜如晦这般文官大人都想不出来的。”
李景恒还在和李景仁小声商讨着刚刚楚易说的那一套科举制度,你一句我一句,细细琢磨着,随即瞪大了瞳孔看向了楚易。
“这……妹夫还说完善一下隋朝的科举制度,可这么细细说下来,妹夫说的与隋朝的科举制度完全不一样啊。”
“是啊,这明明就是自己想出了一套啊。”
楚易谦虚的笑了笑:“过誉了,我只是碰巧想出来了而已。”
堂中又响起了一片对楚易的赞赏之声,李雪雁眼中也泛出了异彩。
“想不到夫君竟有这般才华。”
楚易又是一笑:“夫人言重了,我就是凑巧而已,不过只要能为岳父大人排忧解难便好。”
说着他看着周身三人笑得谦虚。
可他听着他们对自己的夸赞,看着他们眼里的惊讶,嘴上说着谦虚,实则心里却是一阵暗爽。
客堂之中三人对楚易是赞不绝口,夸赞之声连绵不绝。
楚易一直保持着谦虚的态度,时不时想起又给他们补充一下。
如此一般,一套完整具体的科举制度摆在李道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