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正文 第十二章:孔明,放下你的骄傲!【第二更】
    第十三章:先生,时代变了

    徐庶和庞统走了.

    时隔六年,他们与诸葛孔明的一会,不过一盏茶的功夫.

    卧龙出山之时.

    胸怀大略,要自比张子房,要成为姜子牙,管仲这样的绝世名相,可最终在北凉的兵锋下一败再败,五六年的时间,,,足矣将其心中的傲气磨灭.

    北凉需要重臣.

    需要一些能够接替戏志才,荀彧,贾诩,曹操这样的重臣,同样也需要远大抱负的能人,可是不需要一个心比天高的谋主.

    天下变了,日后走向不同.

    其兵锋已经远远的抵进四方蛮夷之地.

    三韩平了,高句丽平了,南蛮平了,唐旄也平了,一个巨大的疆域正在等人治理,在等人去开发,还有远征军在积极备战.

    夫余,掸国,扶南等等....

    日后将会成为北凉的战略目标,以诸葛亮以前的心性,绝对不能做到比荀彧更好,哪怕是比之陈群,顾雍都多有不如.

    治国,不是夸夸其谈.

    道德经有云,治大国11若烹小鲜,不是烩一郡或者一州,其中差别很大很大.

    诸葛亮想要一步登天,这不可能,大凉的体制也不允许有人一步登天,若连治理一郡,一州的才能都没有,怎么去治理协管天下的三省六部.

    三日之后.

    诸葛亮走出大兴学宫,第一次迈入了国子监.

    年前,他已经通过了升学考,足以踏入国子学,但是正值六部在国子学中征调博士,治理三韩与唐旄旧土,故此他才没有前往报到.

    踏入国子学的那一刹.

    无数异样的目光汇聚过来,似乎在审视他,在似乎在惊讶,好奇!“孔明”

    宋忠眼中满是疑惑.

    诸葛亮躬身道:“先生,学生去年已经通过了升学考!”

    “我知道!”

    宋忠看向四周的学生,摆了摆手道:“你们暂且去忙吧,明日吏部还会进行一场吏考,你们可千万不要缺席了,墨学,医学的博士缺席我能理解,你们这些人呆在国子学准备养老吗”

    “喏!”

    一众学生连忙应道.

    宋忠看向诸葛亮,苦笑道:太大了,自从子干辞去国子监监正,专心著书之后,我在国子监可是忙来忙去,也没时间去找你!”

    诸葛亮指着学子的背影问“不够...!”

    宋忠深吸了口气,沉声:州,扬州,交州治理耗尽了国子学储备的学子,没几年三韩和唐旄都打下来了,其疆域都比得上大凉了,耗费的官吏不知几何,又因为是拓疆初建,他们怕承受不住治疆的压力,所以参加吏考数千!”

    诸葛亮大眼一瞪,震惊道:“数千还不够”

    “当然不够...!”

    宋忠解释道:“而今天下变了,朝廷的体制也变得更加完善,一个府衙中配备了很多官吏,主掌刑法的官吏,有管税收的官吏,分工极为明确,也防止了私相授受,所以国子监的压力也很大!”

    诸葛亮纠结了一阵,问道:“唐旄,开辟了”

    “嗯!”

    宋忠点了点头,沉声道:“曹御史班师之后,三省六部就日夜商议,唐旄被开辟成了南州,分了十六个郡,还准备迁徙大量百姓,并且效仿北凉与并州,权利打造畜牧业,可以说南州的未来是可期的!”

    “规划未来”

    诸葛亮眉头紧皱道.

    “大凉的格局在变!”

    “西北以畜牧业,矿产为主,东南以粮食产业,织造业为主!”

    “这是朝廷主抓的产业,此事与户部的金部司有关系,大力发展当地百姓的生计,富于...农便是富于...国!”

    “现在,秦岭学宫研发出了蒸汽机,墨学与工部研发出了水泥,听说工部要把开辟出来的道路硬化,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日后长安到荆州或许三四,,日就能到,贯穿整个南北也用不了多久,不似曾经需要近一年的时间!”

    “日后南方贩于北方,北方贩于南方,这不是什么难事!”

    “你说,南州那么广袤的地域,若是不好好发展,岂不是浪费了吗”

    宋忠行至一座石亭,侃侃而谈道.

    “可怕!”

    “太可怕了!”

    诸葛亮眼中满是震撼道:“天子这是在做什么,南方与北方交融,各种利益息息相关,加上大量百姓生活在富裕之中,若无昏君与强敌,大凉代代相传!”

    “哎!”

    宋忠怅然一叹,眼中满是期翼道:“我们的目光太短浅了,无法看透未来,至少我清楚,现在大凉之强盛已经远远超出了其他朝代,哪怕是大汉鼎盛时期都不足十之一二,那种…欣欣向荣的气氛,真的让我看到了一个盛世!”

    “先生!”

    诸葛亮担忧道:“过快的发展,会让百姓感觉劳累,大秦当年修缮阿房宫,铸造万里长城,动用了数百万人力,最终却900落得一个二世而亡!”

    “快吗”

    宋忠摇头一笑道:“仅仅是你看到了快,治理疆域那是不得不为,而修缮道路,预计动用了数十万百姓,这些百姓都有俸禄,他们巴不得多一点工程呢,你眼中的快,可是陛下在入主长安之后便开始发展的力量,拿一地,便治理一地,循序渐进啊!”

    诸葛亮苦涩道:“先生,时代变了!”

    “时代没变!”

    宋忠反驳道:“不是时代变了,而是你已经被大凉甩下了脚步,你就读的大兴学宫,整个大凉有数十座,下面的学舍,学堂,幼学更是无数,你可知现在大凉有多少学子”

    “不知!”

    诸葛亮俯首羞愧道.

    “大凉百姓现在有近六千万!”

    “仅仅六年的时间,增加了一千多万人口,这个数据还在:猛烈增长!”

    “可怕的是大兴学子都超过了四百万,等新生儿长大一些便会进入幼学启蒙,哪怕是人口的迅速增长,朝廷的惠政与大兴学宫的体系都没有崩溃,反而变得更加强盛,我预计二十年之内,大凉人口将会超过一个亿!”

    “大凉,未来可期!”

    宋忠感慨无比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