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侍读,永泰帝一句话,崔云灏便从翰林院从六品修撰一跃升为正六品侍读了,新科进士里鲜少有升官这样快的,偏偏叫崔云灏给赶上了。
一时间消息传开去,倒叫翰林院众人都羡慕不已。
但是羡慕也是枉然,桌案与崔云灏紧挨在一处的万检讨也叹了一声,道:“当初进翰林院的人,大部分都是读过那几本国史的,但是并没有人愿意去揽下这个麻烦的差事,唯有你不同,如今想来,这也是你的机遇啊。”
说完便恭贺崔云灏几句,看得出是真心实意为他高兴,崔云灏笑笑,道:“运气罢了。”
万检讨却摇摇头,道:“这样说来,这个运气谁都有过,偏偏只有你抓住了。”
崔云灏只是笑了一下,不再说话。
直到夜幕四临的时候,崔云灏仍旧还未回来,楚滢滢将院子里的灯烛都点了起来,她靠在桌边看着书,都是章老大夫赠给她的医案。
烛火跳跃了一下,她这才惊觉过来,窗外传来不知名的虫子鸣唱,长一声,短一声。
楚滢滢站起身来,将灯芯拨了拨,原本昏暗的烛光立刻亮了不少,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十分熟悉。
紧接着,门被推开了,一道身影披着夜色踏入门里,笑吟吟地唤她:“滢滢,我回来了。”
只看一眼,楚滢滢便知道崔云灏有些醉了,她疑惑道:“你去喝酒了?”
崔云灏摇了摇头,在椅子上坐下来,道:“没有喝,今日我做东,请几名同僚去了酒楼,他们都喝了,只有我没喝酒,真的。”
他说着,又举起袖子递过来,笑道:“不信你看看?”
或许真的只是沾染到的酒气,非常淡,只倏忽间便消失在空气中了。
楚滢滢并没有真的去闻,反倒是崔云灏看起来有几分失望。
楚滢滢倒了一杯水,推给他,好奇地问道:“为何今日要你做东?”
闻言,崔云灏笑了,眼睛有些亮亮的,道:“滢滢,今日皇上升了我的官职,等到年底一过,我就能去国子监任侍读了。”
楚滢滢一怔,她完全没有想到崔云灏短短一个月就升了一品官,忙问道:“怎么回事?”
崔云灏便将今日之事细细道了一遍,直到听见太子二字,楚滢滢的心狠狠往下一沉,面上也浮现出些许端倪来,而这么一丝端倪,正被崔云灏见到了。
大周朝如今的太子,段赓。
他想,滢滢果然是认得这个人的。
“滢滢?”
崔云灏试探性地叫了两声,楚滢滢这才回过神来,望见他眼底的忧虑,道:“滢滢,你怎么了?”
楚滢滢摇摇头,道:“只是刚刚想起了一些旧事,有些走神了。”
崔云灏没有追问,楚滢滢起身道:“先吃饭吧,都热在锅里,等着你回来呢,你若是没吃饱,就再用一些。”
崔云灏答应了一声,两人摆了碗筷,空气安静无比,只能听见碗碟碰撞时发出的轻微响动,楚滢滢心里有事,此时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想了想,对崔云灏道:“我今日看见有人在敲登闻鼓了。”
崔云灏怔了一下,道:“是谁?”
楚滢滢答道:“五月初,白松江决堤发大水的事情你可知道?”
崔云灏点点头:“知道,滢滢那时候似乎正在池州?”
他抬起眼望过来,目光灼灼,楚滢滢只能略微避开些,岔开话题道:“敲登闻鼓的那人,是池州前知州的女儿,我见过她。”
崔云灏思索片刻,才道:“池州知州畏罪自尽的那件事情我也听说过,而且案子已经结了……若真是他女儿来敲登闻鼓,恐怕这事一时半会平息不下来了。”
他说着,目光转深,面上浮现些许若有所思,慢慢地道:“明日便是季夏,按照规制,皇上会命四监去祭祀宗庙社稷之灵,若是不在明日报上去倒还好,若是报上去,或许不能善了了。”
太子府。
“啪——”
上好的古窑细瓷茶盏在青砖地上摔个粉碎,伴随着一道愤怒的男子声音响起:“是谁把这事情呈奏上去的?!”
身着常服的太子段赓站在堂中,一手指着地上跪着的几个官员,眼中几乎要喷出怒火来:“是你?!”
那官吏连连摇头,太子又指着旁边的那个官员,怒道:“那是你?!”
那官员状如鹌鹑,瑟瑟发抖,磕头道:“不、不是臣。”
剩下几人也纷纷磕头:“望殿下明鉴。”
“好,好!”太子瞪着眼,冷森森地道:“不是你们,难不成是孤?”
所有人立即齐声道:“殿下息怒。”
太子气得又摔了一个茶盏,破口大骂道:“真是一群没眼色的东西!蠢得如猪似狗!”
几名官员皆是噤若寒蝉,不敢说话,太子喘着气,一双眼睛恶狠狠扫过他们,道:“之前白松江的事情早就摆平了,该杀的杀了,该办的也办了,怎么今日又冒出来一个池州知州之女?还把事情捅到了刑部,你们何不一五一十直接向皇上禀报算了?”
大堂里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大气不敢出一声。
正在这时,跪在末尾的一个官员磕了头,道:“殿下息怒,臣等也不敢擅自做主,但从太高祖皇帝就有明令,登闻鼓一奏,则主司必须立即受理案情,不即受者,罪加一等,若敢阻拦,则一律重判。殿下,这状子是直达御案,臣等便是有千万个胆子,也不敢瞒着啊。”
“啪——”的一声,又一个茶盏摔了个粉碎,那官员额上顿时鲜血直流,太子表情阴鸷,冷冷地道:“还轮得到你来给孤背大周律例?”
那官员不敢呼痛,更不敢伸手去擦额上的鲜血,只一味拼命磕头,连声道:“殿下息怒!”
太子这下倒是冷静了不少,横目扫过他们,道:“如今折子已经递上去了,你们平日里没什么本事,现在倒给孤出个主意,明日有祭祀,若是这事又恰巧捅到父皇那里,恐怕大家都吃不了兜着走!”
空气安静了一瞬,烛火跳跃不定,这时,一名官员壮着胆子道:“不如我们先派人去一趟刑部,看能不能把消息压下来。”
“恐怕不妥,”另一人道:“刑部尚书阳友达乃是雍王殿下的人,咱们派人去,岂不是正好落了话柄?”
“那阳友达是柳阁老的门生,能否请柳阁老帮忙说一句?”
“阳友达此人向来软硬不吃,与柳阁老的关系也不见如何亲近,如何会听?”
“那你说……”
底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结果吵了半天,什么也没吵出来,倒是太子的脸色越来越黑,眼看有赛锅底的趋势了。
那些官员也有所察觉,渐渐都住了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