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释文见着苏轶昭来了,立刻朝他甩鞭子示意。
来了?
嗯……苏轶昭无语,其实可以不用这样的欢迎仪式。
康大人!苏轶昭上前行礼。
鞠明安抬头一看是苏轶昭,顿时疑惑,苏轶昭?你来作甚?
苏轶昭是翰林院修撰,这大理寺与他何干?
你都到这一步了,还有心思关心别人?康释文冷笑了一声。
看到康释文再次扬起鞭子,苏轶昭连忙劝阻。
康大人,鞠大人怎么说也是朝中重臣,咱们还是先好言相劝吧!彼此之间要留些颜面,这样日后才好相见呐!
康释文嗤笑一声,进了他的大理寺,除非没犯事儿,否则还真就回不了朝了。
苏轶昭说的给颜面,他觉得完全没必要。
鞠明安倒是看了一眼苏轶昭,你是翰林院官员,可是皇上亲自命你督办此事?
苏轶昭点头,是!鞠大人有知道的,还是直言不讳,与你也是有益的。
鞠明安冷哼一声,我已经说过,我只是发现兵器局有此等枉法之处,难道不应该上报吗?即便我与二皇子走得颇近,可二皇子忠义仁厚,德行兼备,知行合一,如今储君未立,我看好他,又如何?
鞠大人站队也无可厚非,不过您或许还不知道二皇子他干了什么。
苏轶昭的话让鞠明安有些怔楞,何意?
他知道我们为何抓你吗?因为这次军器局以次充好的消息是我们设的圈套。第一个收到这个消息的人,一定与藩郡国有密切的联系。
鞠明安很是诧异,藩郡国?怎么会与此事相关?这不可能。
苏轶昭仔细观察着鞠明安的神情,好似有些纳闷,带着几分茫然。
我们抓住了来自藩郡国的细作,将其策反,故意透露出消息,只要有人与这名细作联系,那谁就可疑。
康释文奇怪地看了一眼苏轶昭,他不明白为何要与鞠明安说这么多。
不可能!此事是督察院层层上报的,右佥都御史卫敛上报之后,我才派人去军器局核查。期间还不敢声张,就怕打草惊蛇。
鞠明安摇头,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难道是卫敛?他是最先发现的,肯定是他。
鞠明安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道:卫敛上报此事时,我曾问他如何得知,他说是一名工部大使禀报的。
那名工部大使,您找人去核查了吗?苏轶昭立刻问道。
鞠明安点头,暗中见过一面,他言之凿凿的,并且还偷了其中一小块铁块出来。我查验过,确实是废铁材质。
此人能从军器局偷出铁块来,您不觉得蹊跷吗?苏轶昭沉声问道。
难道不是你们安排的吗?你刚才说这是你们设的圈套。鞠明安到现在都有些迷茫。
当然不是,那位工部大使并非我们安排的,而是另有其人。
原本苏轶昭设的圈套比这个复杂,她是准备等对方发现,而后装作可以安排乔装进去的,谁料对方竟然想到了个这样的办法,居然还将鞠明安骗过了?
军器局出入都有人搜身,里面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带出来的。
那位大使,您是见过的吧?您口述,下官将人画下来,再拿去比对。倘若对不上,您是知道大理寺刑罚的。
苏轶昭请康释文准备笔墨纸砚,而后端坐于案前。
康释文凑上前去看了看,不禁撇了撇嘴,这文臣的笔杆子确实厉害,画地惟妙惟肖的。
您看看,可
是此人?苏轶昭吹干墨迹,而后对他道。
是!鞠明安点头应道。
康大人,请命人立刻拿这张画像去军器局拿人,并且请京卫指挥使司和五城兵马司协作,如见此人,立刻拿下。
康释文皱眉,你是说人已逃匿?
多半是。苏轶昭颔首。
等康释文离开之后,苏轶昭突然道:鞠大人,卫敛已被抓至大理寺,只需与他对过口供,便知您所言是否属实。
鞠明安点头,句句实言,无半点隐瞒。
哦?那您觉得二皇子与关外勾结,有无可能?
不可能,二皇子怎会自掘坟墓?如今储君人选还未定下,他会至于如此急切?通敌卖国,不可能是他一个皇子的所作所为,那只能是引狼入室。
鞠明安绝不可能相信二皇子会背叛朝廷,这对他并无好处。
若他被算计了呢?你说你不知情,那就等问过卫敛吧!下官是相信您的,可此事没查清之前,还请您委屈些时日。
苏轶昭让人将鞠明安放下,好生伺候着。
衙役们面面相觑,但还是领命行事。进了他们大理寺牢狱的,还真没有好好伺候过,今儿是头一遭。
苏轶昭看着鞠明安被带下去,便招手让一名衙役过来。
那衙役眼睛一亮,凑到了苏轶昭面前,道:苏大人有何吩咐?
苏轶昭在他面前低语了几句,而后从怀中掏出一个五两的银锭。
请兄弟们喝酒,这几日辛苦了。
那衙役顿时喜上眉梢,瞧大人说的,这不是卑职的职责所在吗?您太客气了,以后有事儿只管吩咐,咱们可都佩服您的聪明才智呢!
见那衙役已经将银子揣在怀里,苏轶昭这才点头。
提审卫敛。苏轶昭吩咐道。
提审卫敛的过程很顺利,但卫敛一口咬定是从那大使口中得知此事,用刑之后立马就招了。
虽然此次没有进展,但苏轶昭并没有灰心,转头就去了京卫指挥使司。
站住!来者何人?一名守卫见着苏轶昭靠近,连忙呵斥道。
苏轶昭也不多言,直接亮出了金牌。
昨日死了一人,带我过去。
下官乃是京卫指挥使司的尤经历,敢问大人可是要验尸?
一名不惑之年的男子挡在了门口,询问道。
苏轶昭再次出示金牌,将本官带停尸处验尸,在此期间,不得有任何人来打扰。
......
老爷!小人刚才去了坊市,发现官府正在到处找人。忠伯脚下匆忙回了府中,见着苏文卿,立刻禀报。
哦?要抓何人?苏文卿将手中的毛笔放下,询问道。
忠伯摇头,据说是朝廷要犯,却不知所犯何罪,官府正拿着画像到处比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