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32章 福王朱由菘
    朱由检“嗯”了一声:“现在我们直接控制的还有一座淮安城,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继续管理好武家墩一带的屯堡,还得管理好一座已经颇具规模的城镇,而屯堡以农业为主,城镇以商业为主,这就需要我们既得管好农业,也得管好商业,不能过于重农抑商,因为淮安城中有数十万手工业者和工人靠各种做买卖活着,我们也需要通过商业获取抵御建奴的资源,但农业是第一位的,毕竟农为一切之本,未来与建奴打仗,注定要打持久战,而到时候我们需要大量的军粮来供应军队,所以必须保障有足够的粮食产量。”

    “陛下说的是,淮安城南来北往的商旅甚多,乃天下漕关要地,如今要管好这座城镇,这名淮安知府得知晓商贸钱谷之事才是。”

    蒋德璟回道。

    朱由检点了点头,直接下定了决心:“让左副都御史方岳贡兼任淮安知府,朕记得他做过松江知府,还做过户部主事,就让他以中央处候补辅政大臣身份,必要时候出席中央处廷议事务。”

    跟随朱由检一起南下的官员还是有很大一批的,其中方岳贡不过是其中之一,这些人大部分都跟着太子去了南京,但因为南京已经有一套中央机构的班子,所以这些官员很多都是赋闲在南京。

    而朱由检想要重新任免谁自然也只需下道圣旨将其调走就是。

    虽然吏部尚书李遇知也在南京,但也不妨碍朱由检这个皇帝行驶他任免官员的权力。

    中央处算是朱由检自南迁后正式设立的中央决策机构。

    之前的内阁和司礼监皆已名存实亡。

    也可以说,内阁和司礼监已经合并成了一个中央决策机构即中央处,因为司礼监掌印王承恩和内阁首辅蒋德璟皆在中央处。

    朱由检这样做自然为了提高自己的行政工作效率,让负责批红的司礼监和负责票拟的内阁就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办事,这样自然要快点。

    换句话说,中央处就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军机处。

    而成为中央处辅政大臣就等于成了皇帝身边的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军机决策。

    也和后世的“肠胃”差不多。

    而候补辅政大臣就相当于低一级的委员。

    朱由检的目的就是要把大明的官僚集团渐渐分出不同的权力等级。

    如辅政大臣可以经常和皇帝议事,决议一切重要决策,只是拍板的是皇帝。

    但辅政大臣以下的官员没有权力和机会与皇帝议事。

    而不是像明朝之前的廷议和廷推一样,各个级别的官员都在一起商议,如六科的给事中和御史官,还有内阁与大九卿以及地方总督巡抚官等。

    那样的话,效率很慢不说,而且是人过于多的民主,虽然可以发挥群策群力的优势,却也难以集中思想。

    所以,朱由检只决定以后他的中央辅政大臣不超过十名,而且加他自己要组成单数。

    这样,朱由检觉得自己既可以只需把控几个人便能把控全国,也能通过投票多少决定用谁的决策。

    “遵旨!”

    蒋德璟回了一句,便准备拟旨下发吏部,命吏部宣谕给方岳贡。

    “淮安知府现在定了,民政方面的事接下来依旧是募兵和积蓄粮草还有加固城墙防御以及整修水利,用太祖起事时谋士朱升的话说,就是广积粮、高筑墙,当然缓称王就不必了,朕已经是大明皇帝!天下正统!”

    朱由检这么一说,几位辅政大臣都笑了笑。

    毕竟的确如朱由检自己所言,虽然大明现在已经实际上丢掉了北方半壁江山,但他朱由检的确是现在天下最正统的皇帝。

    没人可以质疑。

    几位辅政大臣也因此更加有底气些,毕竟自己跟随的皇帝陛下依旧是天下正统,而不是那些流贼皇帝和胡虏皇帝。

    当然,原本历史上于南京监国的弘光皇帝朱由菘的正统性也没法与朱由检比。

    而说到朱由菘,在朱由检刚回到淮安城的这天下午,王承恩就来禀报说:“陛下,福王朱由菘求见。”

    按照明朝原有历史的发展,因为闯贼入河南,所以福王朱由菘于崇祯十七年三月逃到了淮安城,且暂避于盐商杜首昌的园中。

    不得不说,这也是很讽刺的一件事。

    作为天下之主的大明皇帝朱由检还提前于一月中旬抵达了淮安城,结果想正大光明的入淮安城,却被淮安知府拒绝。

    而藩王朱由菘这个弃守藩府的藩王却靠乘舟入水门成功来到了淮安城中。

    也就是说,不是皇帝出身的朱由菘逃难到淮安城居然没有阻碍。

    相反,朱由检这个皇帝想进入淮安城反而遇到了阻碍。

    但朱由检对此也明白,城中一些官员和士绅是怕他这个皇帝抄他们家,所以,才借着不承认自己是皇帝且以要南京兵部证明为由头阻拦自己这个皇帝入城。

    好在朱由检自己通过火炮强行攻入了淮安城。

    因为这件事,朱由检算是再次体会到了什么叫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枪杆子,光是靠正统皇帝的身份是不够的。

    如果遇到一些不忠诚的官员士绅,没准还会被其落井下石。

    历史上,朱由菘当皇帝后就是被官员士绅强行拉去献给建奴的。

    “让他进来吧。”

    朱由检点了点头,他对这位福王虽然不曾见面过,但对其历史上的表现可不陌生。

    在朱由检的记忆里,这位福王是出了名的好色,一即位就开始选宫女,连妓女都召入宫中,不久没有解决明朝内部的党锢之争也没有及时整合力量抵住清兵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