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章 朱元璋在朝堂上装逼:咱有仙粮,咱不怕
    其实徐妙云不说,徐达也想让徐妙云跟着赵羽学习。

    因为徐妙云虽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会的东西对他没有任何帮助。

    但赵羽就不同了。

    赵羽不但会发明东西,还足智多谋,要是徐妙云能够学到其中一样,那么他在朱元璋面前又有吹嘘的资本了。

    “好,下次爹去找他,带你一起去。”

    “谢谢爹。”

    徐妙云高兴得再次抱住徐达。

    这时,徐达开口问道:“对了,你和燕王怎么样了?”

    听到这话,徐妙云顿时有些不高兴,道:“爹,你也知道,他看不上我,而且我也对他没有感情。”

    “要不你去跟陛下说说,让陛下重新给他找个妃子吧!”

    “不行。”

    徐达神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道:“你们的婚事是陛下钦定的,怎么能说改就改。”

    徐妙云道:“可是他看不上我,我也不喜欢他,为什么非要把我们强行撮合在一起。”

    说完,徐妙云便低声抽泣起来。

    徐达见状,心瞬间软了,道:“这是陛下的决定,爹也不能改变,不过要是燕王主动提出退婚,或许事情有回转的余地。”

    徐妙云听到这话,顿时大喜,道:“好,反正他也不喜欢我,等我有时间就去找他,让他想办法把婚给退了。”

    徐达叹气道:“这婚想要退掉,恐怕不容易。”

    这婚事是朱元璋钦定的,而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知道赏赐他什么好了。

    所以便让朱棣娶徐妙云,如此一来,他们就成了亲家,以后就算不封赏,别人也不会说闲话。

    第二日。

    奉天殿内。

    朱元璋身穿龙袍,端坐在龙椅上。

    “咱才离开几天,你们就四处找咱,说吧,都有什么事。”

    李善长走出来拱手道:“启禀陛下,淮河一带旱灾严重,不少地方已经开始闹饥荒,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恐怕会引起恐慌。”

    朱元璋皱眉道:“闹饥荒就拨粮赈灾啊!”

    李善长道:“今年的粮食还没有成熟,而前几年的粮食,都拿去供应军队了,现在国库空虚。”

    朱元璋顿时皱眉道:“照你这么说,就是没有粮食赈灾了?”

    李善长道:“主要还是近年来天灾不断,尤其是淮河一带,干旱十分严重,庄稼几乎颗粒无收。”

    “尽管从其他地方调来不少粮食,但也是杯水车薪。”

    徐达道:“既然出现旱灾,为什么不从其他地方引水缓解。”

    李善长笑道:“徐将军说的容易,你是不知道,淮河一带地势偏高,要想引水解决,根本不行通。”

    这时,朱元璋开口道:“假如有某种粮食,不惧干旱,将其种在淮河一带,旱灾能解决吗?”

    李善长顿时皱眉,道:“据臣所知,粮食但凡要生长,就必须要有水,没水根本无法生长。”

    “至于陛下说的不惧干旱的粮食,臣认为除非是仙粮,否则不可能不惧干旱。”

    “哈哈哈。”

    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大笑起来,道:“你说的不错,咱就是要在淮河一带种植仙粮。”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除了刘伯温和徐达,都是一愣。

    李善长更是一脸吃惊,道:“陛下,我们哪里有仙粮?”

    朱元璋一脸得意,道:“你们没有,但是咱有。”

    “咱来问你们,不惧干旱,能够亩产五六千斤的粮食,算不算仙粮?”

    李善长一怔,随即道:“要是真有这样的粮食,的确算是仙粮,但是据臣所知,大明的粮食别说亩产五六千斤,就算亩产两千斤也难。”

    朱元璋笑道:“那是之前,现在不同了。”

    说话间,他从袖子里面取出一个沾满泥土的红薯。

    “诸位可见过这个东西?”

    文武百官见状,连忙上前打量。

    “这是什么东西?”

    “上面都是泥,该不会是坨泥吧?”

    见众人都不认识这个东西,朱元璋面带微笑,道:“这东西叫红薯,是咱无意中从一个奇女子那里获得,他告诉咱,这红薯十分耐旱,就算没有水,也能生长,最重要的是它产量惊人,能够亩产五六千斤。”

    “什么,亩产五六千斤,这怎么可能?”

    “这东西我们都没有见过,先不说能亩产多少,能不能吃我们都不知道。”

    “说的对。”

    见众人置疑,朱元璋道:“不是咱不给你们吃,实在是这个东西太少了,咱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他那里获得一麻袋。”

    “不过你们放心,咱和徐达,还有刘伯温都已经吃过了,这东西不但能吃,而且比其他粮食都好吃。”

    “不错,这东西要是种植出来,保证你们都喜欢吃。”

    徐达开口说道。

    刘伯温道:“不错,的确很好吃。”

    李善长向来跟刘伯温不和。

    见三人一唱一和,他看了一眼刘伯温,便选择沉默。

    在他看来,什么仙粮,根本不存在,一定是朱元璋找不到办法解决旱灾,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来哄骗百官。

    当然,即使知道这是假的,他也不敢说出来。

    当下问道:“那陛下打算怎么做?”

    朱元璋道:“淮河旱灾之事,先从其他地方调粮救济。”

    “至于以后,等这仙粮种植出来,就不用担心旱灾了。”

    “是。”

    朱元璋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李善长也不好再说什么。

    早朝过后,李善长叫住了刘伯温。

    “刘大人,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伯温问道:“什么话?”

    李善长道:“陛下刚才在朝堂上拿出来的东西,分明就是一个陀泥,但他非要说是仙粮,这个主意是不是你给他出的?”

    ……………………

    求鲜花,求评价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