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章 朱橚奉旨进宫!摄山指日可待!
    PS: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给送的花花!

    感谢!感谢!

    祝读者大大:常得清风去烦恼,千古风流浪里摇!

    继续求花花,求票票,求好评!

    燕王朱棣从马车上下来,急匆匆地进了农庄。

    他见老五正在跟邓家小六及一位女人说话。

    等一下!

    这位姑娘好生眼熟啊?

    该不会是那天在醉霄楼看到的那位绝世佳人吧?

    他瞥了一眼徐妙云,果然明艳动人。

    不过此刻,他可没有心情欣赏佳人。

    他老爹朱元璋要宣召朱橚进宫。

    因着他今日已经处理完公务,便自荐来宣老五进宫。

    “老五,快换上衣服。爹宣召你进宫!”

    “我在房里等你!”

    邓管粮的腰刚刚弯下,没来得及行礼,燕王朱棣便进了房里。

    朱橚见他四哥一脸严肃,也不再嬉笑。

    自秋千上站起来,对邓管粮说道:“管粮,你负责把她送回去。”

    然后,转身向徐妙云一揖,算是告别,跟他四哥进了房里。

    燕王朱棣跟徐妙云擦肩而过。

    门外,徐妙云见吴王有要事,便向邓管粮告别。

    “小六,马车就在外边,你不必送我。”

    “有空到家里玩,告辞!”

    邓管粮回道:“妙云姐姐,路上慢点。”

    徐妙云带着丫鬟翠儿转身而去。

    房内,朱橚正找了那件翠绿长袍往身上穿。

    一边穿,一边转头问他四哥。

    “四哥,爹宣我入宫,到底所谓何事?这么着急?”

    燕王朱棣拿起他束发的金冠往他头上一戴,将淡绯色冠带给他整理好。

    “五千斤仙豆已经在京城各地分开种植,你派去指导的人也已就位。想来,跟这个无关。”

    朱橚将束带在下巴底下系好,点点头道:“那应该是摄山那件事!”

    “爹答应过我,要帮我叫胡惟庸出来谈,他在旁边给我撑场面的。”

    朱棣看他五弟说这话时,一脸的稚气,微微笑了。

    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一有点事就搬出爹来。

    朱橚前世作为生物学博士穿成大明十几岁的吴王,心智本该在二十五岁左右。

    可他也不知究竟为何,脑海里的意识偶尔会有前宿主的影子。

    他本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可自从穿越之后,他开始相信科学的尽头真的有可能是神学。

    “五弟,以后除了爹,还有你四哥。四哥以后会护着你。”

    朱棣有感而发,看着老五的模样,在心里暗暗发誓,以后定会保护好他。

    朱橚整理好仪容,打开一口朱红色箱柜,随便抓了一把东西,塞进宽大的袖袍里。

    朱棣催促道:“老五,别磨蹭了。怕是去晚了,爹会怪罪。”

    朱橚点点头,跟他四哥两人出去坐上马车,匆忙进了宫。

    ……

    胡惟庸去了韩国公府,他在去韩国公府之前去了一趟工部。

    韩国公李善长坐在主位,对面坐的正是胡惟庸。

    李善长端起茶,喝了一口,冷哼一声,说道:“工部趁着天德出征,扎着堆的往魏国公府送重礼。”

    “是他们钱多的没处花了,还是知道陛下要诛戮功臣,赶快给天德送礼自污,好保住一条性命。”

    胡惟庸颤颤手,附和道:“老相国所言极是。”

    胡惟庸略一沉默,继续说道。

    “虽说这次中书省左丞之位,陛下给了我们淮西一派.”

    “那是陛下念着旧情,不想我们这些老家伙为难。”

    “只是,物极必反。万事还是不要太过分,引起陛下杀心。”

    听到这里,胡惟庸赶忙站起来,深深一躬,几乎伏地。

    无比真诚的说道:“惟庸还未感谢老相国的提携之恩,惟庸没齿不敢忘。”

    “惟庸以后唯老相国马首是瞻。”

    李善长变了脸色,“胡大人,什么叫唯老相国马首是瞻,你我都是陛下的臣子。”

    “头上的一片天,只能是陛下的。这种话,以后休要再说!”

    胡惟庸立刻伏地,“惟庸失言了!”

    “只是惟庸有一事不明。陛下一直在敲打我们淮西的文武,为何……”

    李善长接过话茬,“陛下敲打的是淮西的武将。敲打淮西武将,自然要先褒奖我淮西的文官了。”

    “刘基论功论能都在你之上。陛下选了胡大人,也是因着胡大人资历浅,为太子将来铺路。”

    胡惟庸听了,暗暗佩服起李善长。

    “还是老相国看的透彻。”

    李善长脸色微沉,“胡大人,今后务必要谨言慎行。切不可再做前日里,轻易弹劾吴王那种鲁莽之事。”

    胡惟庸头如捣蒜:“老相国,上次那件事,确实是惟庸鲁莽了!”

    “没想到吴王居然这么难对付。”

    李善长点点头,若有所思。

    “看样子,是比燕王还要难对付。”

    胡惟庸又小心翼翼地问道:“幸亏老相国,那天去吴王农庄之前,对惟庸的指点。”

    李善长点点头,“嗯。只要装傻充楞,麻痹了吴王跟燕王。”

    “太子仁慈,将来继位,胡大人的子孙,将来日子也不会太难过。”

    两人说话间,府里的管家在门外禀报。

    “老爷,胡大人府上来人了,说是皇上宣召胡大人立即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