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章 朱橚:汪广洋!你是谁的臣?!
    PS:求鲜花,求月票!

    汪广洋见吴王似乎要拒绝,立刻央求。

    “殿下,臣求您了。诚意伯是个好人啊。我大明不可没有他。”

    朱橚当然知晓刘伯温的品行。

    刘伯温是个奇才。料事如神,嫉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

    最后的下场也是很惨。

    只是,如果历史记载是真的。

    他不该命绝于此。

    朱橚想到这里,安慰汪广洋:“汪大人不必过度忧虑。只是些中暑症状。”

    “刘大人只许好生将养,有太医悉心照料。自然会好起来的。”

    说到底,朱橚不想掺和这事。

    汪广洋有些急了。

    “殿下,没有见过诚意伯,怎知是中暑之状?”

    忽觉失言,忙又跪下磕头。

    “请殿下恕臣言语不敬,臣不是有心的。”

    朱橚微微弯腰,抬手扶起汪广洋。

    “汪大人不必多礼。我知道你担心你诚意伯。”

    “只是,你不必非要求我。那日朝堂之上,给李丞相针灸也是凑巧了。”

    “不过,都说高手在民间。汪大人可去市井之地访一访神医。”

    “能救诚意伯,也说不定呢。”

    朱橚心里对汪广洋是认可的。

    从胡惟庸、李善长来农庄找茬,到朝堂上给李善长针灸治病。

    汪广洋的所有言行,朱橚都看在眼里。

    他打心眼里觉得,汪广洋跟他是一路人。

    可历史上,汪广洋还是迫于胡惟庸的势力,成了毒杀刘伯温的帮凶。

    朱橚不想逆天而行,并深觉无能为力。

    就像崇祯皇帝如此勤政,都难逃大明灭亡一样。

    任何人都无法阻止历史前进的车轮,改变更不可能。

    汪广洋本以为吴王今日心情这么好,求他这件事,他就算不是爽快答应,也不会如此拒人于千里。

    他脑子轴了。

    噗通一声,又跪在地上。

    “殿下都能救治李善长,何以对诚意伯不肯施以援手。”

    “难不成殿下也是那捧高踩低之人。”

    “汪广洋看错人了!”

    汪广洋不计后果的发泄,顿时让朱橚不爽。

    你汪广洋来我农庄蹭吃蹭喝,就为了没答应你所求,临走你就给我戴帽子。

    朱橚怒道:“汪广洋,你不要给脸不要脸。”

    汪广洋脖子一梗,“臣就是不要脸了。如果殿下能开恩,答应臣去看一下诚意伯。”

    “臣不仅脸不要了,就是这颗脑袋都送给殿下。”

    朱橚心想,还赖上我了不成。

    冷笑道:“汪广洋,你脑袋值几个钱。”

    朱橚此话已有威胁的意味。

    汪广洋依然不听,继续哀求道。

    “殿下,臣汪广洋半生从未求过人。”

    “臣就是一颗蒸不熟、煮不烂、嚼不动、踩不扁、捏不碎的铜豆子。”

    “可刘大人与臣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他,臣早就去哪个衙门做账房去了。”

    朱橚听他越说越不像话。

    出言呵斥:“汪广洋,休要说胡话。”

    “刘伯温与你有知遇之恩?你时刻记着,你是陛下的臣子。”

    “不是他刘伯温的门客!”

    “非说谁与你有知遇之恩,那也是陛下!”

    “你今日胡言乱语,小王只当你是喝多了胡沁。”

    “天色不早了,汪大人请回吧。”

    说完,朱橚站起身,喊道:“婆婆丁,给汪大人拎上两袋仙豆,送客!”

    ……

    朱橚下了逐客令,回了房内。

    他想救谁便救谁。

    他不受任何人的胁迫。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

    朱橚脱了衣裳,躺在床上。

    不一会,突觉困意袭来,便睡过去了。

    ……

    半夜,雷声轰鸣,暴雨如注。

    雨打窗户的声音,噼里啪啦。

    朱橚被吵醒了。

    睡在外间的侍从婆婆丁听到动静,进来掌了灯。

    见他主子站在推开的窗前愣神。

    问道:“殿下,看什么呢?”

    借着廊下灯笼里的微光,朱橚目不转睛地盯着院里的某处。

    只见大雨瓢泼之下,汪广洋跪在院里,浑身已经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