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章:南北夹击
    章台宫大殿上,秦王嬴政的目光从赢武的身上扫过,赢武的灭赵国疏很符合他的心意。

    再者,从灭韩一战来看,也可以看得出来赢武的能力。

    或许此次灭赵之战,可以再让赢武入军中效力,只是还不能为主将。

    因为赢武的实力还不够。

    且灭赵事关重大,不能有半点闪失........

    想到此处,秦王嬴政已经有了决断。

    诸位大臣来到之后,赵高宣布朝会开始。

    秦王将赢武的灭赵国疏让赵高朗读出来,给众位大臣听。

    大殿之上,众臣的目光不由的汇聚在赢武的身上,感到惊诧无比,谁也没有想到这一位刚刚隐匿在军中参与了灭韩之战的九公子竟然要再度将目标对准赵国。

    需知前面几次攻赵,大秦可都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名将李牧,可不是说说而已。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护住了赵国江山。

    待到赵高朗读完毕之后,长公子扶苏率先出列。

    他淡淡的道:“父王,九弟立功之心,可以理解,然而大秦刚刚灭韩,诸侯震怖,且大秦国力有损,连年征战,只会影响百姓生活,儿臣以为此时应该稍作休息,以仁德治天下。”

    秦王对于扶苏的话语早已懒的多听,他看向李斯。

    李斯:“王上,赵国大旱,且连续与我作战,国力消耗更甚,正如九公子所言,此时正是灭赵最合适不过的时机,否则一旦赵国缓过来,又有李牧此等名将,那么我们再想灭赵,就难了。”

    大将军王翦亦是站出来道:“王上,末将赞同九公子、李斯大人所言,灭赵正当此时,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错过这个机会,灭赵将会难上加难。”

    扶苏蹙眉,见到李斯、王翦这两位重臣都站出来反对自己。

    他并未思考自己是否需要退避一下,反倒是再度抗辩道:“父王,国虽大,好战必亡,赵国不是韩国,大战之下,士卒伤亡,这绝非仁德之君该做的事情啊!”

    扶苏的话语惹得秦王嬴政愈发不满。

    赢武看了一眼扶苏,不发一言,这扶苏适合当一个守成之君,至于这大争之世,他着实不适合继承王位。

    “好了。”

    “此事寡人已经决定,王翦率上地(今陕西北部)兵,羌瘣率羌兵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赢武率河内(今河南新乡一带)兵,分由南北夹击邯郸。”

    扶苏闻言,顿时跪倒在地,高声道:“父王不可啊,如此于国无益啊!!”

    然而秦王已经懒得理他,起身离开了王座,其余重臣亦是开始相继离开大殿。

    大将军蒙武看着扶苏,心中却思索着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扶苏到了现在还无法与嬴政保持一条心,这对于未来他的地位来说会是一个巨大挑战。

    相反,赢武自从冬猎之后,步步为营,已经逐渐有势成之象。

    蒙家或许可以做出新的选择。

    群臣散了之后。

    赢武返回甘泉宫,稍作休整。

    便带着雨化田、焰灵姬、无双鬼三人调动河内战兵一万,辅兵三万多,共计四万大军进攻赵国邯郸。

    此时,王翦、姜瘣亦是各自领兵出发。

    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

    秦国一心抓住赵国今年大旱缺粮的机会,行动起来迅疾无比。

    赢武作为独自领兵一路的安东将军,亦是备受瞩目。

    毕竟这是秦王继位以来,第一个独自领兵的公子。

    十八公子胡亥宫中,中车府令赵高淡笑着道:“王上对九公子日渐偏爱,归根究底是因为九公子知道王上要做什么,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公子也该向九公子学习。”

    胡亥轻笑:“话虽如此,可我除了喜爱玩耍,着实不愿掺和这些战事当中。”

    赵高:“公子误会了,公子不需要如同九公子那样真的上战场,公子只需要懂得王上的心意,其他的童言无忌,说错了做错了也不算什么。”

    胡亥亦是极为聪明,赵高说的话他立刻便理解了究竟是什么意思。

    于是点点头道:“我知道了。”

    赵高:“有时候立下的功劳太多未必是好事,哪怕是再雄才大略的君主,也绝不会允许功高盖主的将领继续统帅兵马的。”

    胡亥若有所思。

    王翦与姜瘣都是秦军有名将领,且王翦与姜瘣从上郡、井陉出兵,合兵十万,战兵高达三万,自然是被认为是主力。

    李牧率领六万赵军抵挡王翦,司马尚率领四万大军抵挡偏师赢武。

    邯郸分别之时,李牧找到了司马尚。

    “司马将军,如今赵国风雨飘摇。”

    “今年又大旱缺粮,人心浮动,秦国抓住这一次的机会,为的便是要一举灭掉赵国。”

    “赢武此人在灭韩之战中立下大功,虽然年方十四,又是秦王公子,金贵之身。”

    “可是你绝不可以轻视他,定要谨慎小心,按照我们的约定,筑垒固守,避免野外决战。”

    李牧殷殷嘱托,他担心司马尚这个老将会因为赢武的身份、年纪进而轻视他,以至于产生不可弥补的过错。

    司马尚:“大将军放心,末将晓得了。”

    李牧见司马尚神色郑重,微微放下心来。

    二人在邯郸城外分别,各自领军,一个北上,一个南下。

    赢武率军渡过黄河,邯郸已经遥遥在望,赢武并未立刻加快行军。

    反倒是颇为罕见的背靠黄河安营扎寨。

    这一幕让河内军中将领皆是有些不安。

    背靠河流安营扎寨乃是死路,在兵书当中是最不可取的。

    只有不曾领兵的将领才这样做。

    背靠河流立下大寨,陷入绝路,人心散乱,很容易被敌人抓住机会,然后一击即溃。

    不少河内兵的将领、校尉纷纷前来劝阻。

    然而赢武一意孤行,惹得军中将领都心中不安,只觉得这一战必败无疑。

    等到赵军到来,领兵的乃是司马尚这一员老将,秦军将领更觉得他们这一战怕是必败了。

    司马尚追随李牧多次挫败秦军,这样的人对于战场的洞察力是远超寻常将领的。

    他定然会抓住机会,一举击破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