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田中将紧握着的拳头都快捏碎了,可见他现在的心情有多么糟糕。
但气归气,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理智。
皱着眉头朝一旁的参谋长命令:城内还能抽调多少部队增援城南……
师团指挥部警卫大队可以立刻增援战场……参谋长脱口回答。
永田中将头都没抬一下,直接命令:让他们马上出发,急行军增援南门,不惜一切代价接应正已经撤到城外的增援部队……
通讯参谋刚准备去打电话传达命令,一旁的参谋长突然反对:师团长三思……
警卫大队是城内最后一支机动部队,万一在八路军重炮部队攻击下伤亡惨重,失去战斗力。如果有八路军想要趁虚而入,进攻固安县城,我们连突围部队都没有。
永田中将坚持己见,认为参谋长太多虑了,皱着眉头回答:八路军没有三头六臂……
城外有我们一万多人在跟他们交手,你觉得他们还能抽出部队进攻固安县城吗?
执行命令……
叮铃铃……
通讯参谋刚准备行动,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传到永田中将耳朵。
一旁的电话兵抓起话筒听了几秒钟,平静的面部表情就变得紧张起来,然后就捂着话筒朝永田中将报告:师团长……
城南城防部队报告……
城外围杀我军增援部队的八路军突然开着坦克跟装甲车向城门口发动攻击,攻势非常猛烈,还有大量步兵跟骑兵助阵……
城防部队在刚才的炮火打击中损失惨重,很可能挡不住八路军进攻……
永田中将脸色刷一下就变得通红,给人一种羞愧难当感觉。
刚才还当着部下面儿信誓旦旦说什么八路军没实力进攻固安县城,结果扭头的公路,八路军已经带着战车部队向县城南门发动攻击。
他们就不能早几分钟发动攻击吗。
这样的话自己就不用像现在这样丢脸。
但他作为中将师团长,虽然刚才被打脸了,但还是第一时间恢复理智,马上看向一旁的参谋长:不能再等下去了,让师团警卫大队立刻增援南门,不惜一切代价挡住八路军进攻部队。
参谋长还是没有动,反而再次提出反对意见:师团长三思……
进攻固安县城的八路军装备大量坦克跟装甲车,还有重炮助阵,就算我们把警卫大队派往东门,他们也很难挡住八路军攻势。
万一他们杀进县城,我们连突围部队都没了……
卑职建议放弃固安县城……
不行……永田中将脱口回答。
要是我们连固安县城都丢了,那不告诉所有人我们今晚的军事行动失败了……
太丢脸了……
参谋长心里非常无奈,气得差一点儿把脏话骂出口了。
永田师团都快全军覆灭了,作为师团长,不想着多保住一些将士性命,反而在考虑自己丢脸不丢脸的事儿。
早知道师团长是这个德行,自己就应该在行动开始的时候将作战计划上报指挥部,让关东军另外两个师团及时派兵增援,说不定他们现在已经杀到战场。
现在永田师团败了,哪怕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求援,关东军另外两个师团也要好几个小时才能杀到战场。
真到了那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赶紧提醒:请师团长三思……
部队才是我们的根本……
只有保住部队,将来我们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要是把部队全都损失在固安县城,搞不好师团指挥部都会被八路军消灭在这里……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请师团长一定要慎重考虑这件事儿。
永田中将刚准备接话,通讯参谋的报告声再次传到他耳朵:师团长……
城南驻军遭到八路军重炮部队跟战车部队联合进攻,部队损失非常大,仅剩不到三百人还能继续作战……
而且城门已经被摧毁了……很可能马上就被突破……
参谋长想到八路军在战车掩护下的攻势会非常猛,但没想到拥有一千多人的南门驻军连半小时都坚持不到。
当场就急了,再次朝永田中将提醒:师团长……
撤吧……
八路军有重炮,有战车,一旦杀进固安县城,就算我们把警卫大队全都派出去也撑不了太久。
另外两个师团增援战场最快也要四个小时,我们肯定坚持不了那么久……
为了师团未来,请您马上下达撤退命令……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生命安全没有遭到威胁之前,永田中将还会考虑一下面子问题。
当生命安全遭到威胁后,所有问题都会摆到安全后面。
毕竟每个人都只有一条性命。
要是命没了,那就啥也没了。
只要能保住性命,自己在战场丢掉的面子都能想办法挣回来。
盯着地图很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目前处境,他猛然发现永田师团已经陷入随时可能被翼中八路军全歼的危险境地。
出击部队虽然有一万多人,但全被挡在大北坡,正遭到翼中八路军猛烈围攻,生死不明!
增援部队也在半道上发生意外。
如今围攻增援部队的八路军已经开始集结重兵攻打固安县城,说明自他们已经全军覆灭,不然攻打固安县城的八路军就会腹背受敌。
这么一算,自己除了手头的警卫大队,留守县城的辎重联队,工兵联队,重炮联队……竟然已经无兵可用。
重炮联队擅长炮战,让他们拿着步机枪跟八路军战车部队硬碰硬,无异于自己找死。
这么一来,真正可以跟八路军硬碰硬的部队也就剩下警卫大队跟辎重联队两个辎重大队,总兵力不到三千人。
攻打固安县城的八路军可以在短时间内全歼自己派出的三千多增援部队,说明他们拥有非常强大的围歼能力。
消灭麾下警卫大队跟辎重联队另外两个大队肯定没问题。
要是警卫大队真按自己刚才命令,急行军增援南门,无异于给翼中八路军白送战功。
想到这儿,永田中将忍不住变得后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