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章 流放朱桢
    第31章流放朱桢

    好是好,可也有很大的缺点。

    “老六,你大哥说你想累死朕,你有什么说法?”

    朱标的想法,也是朱元璋的当心。

    不设丞相当然有各种好处,但也确实会忙不过来。

    朱元璋就借着朱标的话,看朱桢有没有别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朱桢道:“可设秘书一职!”

    为皇帝设个秘书!

    朱元璋奇道:“何为秘书?”

    朱桢道:“父皇不懂秘书,那说得通俗一点,即是辅政大臣,以辅助陛下办公,无实权。”

    这个辅政大臣,其实就是现代秘书概念。

    说辅政,朱元璋就听得懂了。

    心里琢磨,这个老六肚子里怎么尽是些奇怪的东西。

    辅政就是帮皇帝走脚,传达皇帝意思,按皇帝意思起草一些公文。

    这是辅政大臣起初的概念。

    后发展成内阁大臣,才有内阁概念这是后话。

    朱元璋一听,琢磨半响,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但自己还是装作不置可否的样子。

    如果不是朱桢现在提出辅政,直到朱元璋累得不行,才想到让一个人来帮忙,然后人渐多了,才开始有辅政大臣。

    朱标道:“父皇,儿臣觉得六弟这主意不错,望父皇采纳。”

    朱桢一脸淡然,你爱采纳就采纳,不采纳是你自己累。

    丝毫不觉得这是自己的创新。

    相比自己发明大弓,这算什么。

    “老大!你先退下,朕有几句话和老六聊聊!”

    “是!”

    朱标退出,朱元璋以喝退所有太监,只剩下两人在殿内。

    朱桢侧着脸,不知道朱元璋想干什么。

    他估计朱元璋有什么本心要给自己讲。

    这从他的脸色上看得出来。

    “老六,你过来!”

    朱元璋一脸严肃。

    “你非朕嫡子,却是朕所有儿子中最有出息的一个。”

    朱桢静静听着,这老朱想说什么呢?

    “朕观察你许久,你这人心狠手辣,心思极妙……朕的儿子们没一个是你的对手。”

    朱桢吃了一惊,难道刚才在锦衣卫做的事,他就知道了?不像啊!

    “而你的才华,更是绝古今,朕想了许久,为了保太子,保朕的这些儿子,只有将你流放!”

    朱桢这下算不定了,难道老朱真的知道自己偷偷放人的事?

    如果他知道了,流放自己也是轻的了。

    或许他还念着自己的几点功劳。

    这做皇帝的,还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什么亲情儿子,转眼就可以一概不认。

    为了保太子,保嫡子,他可以杀数万人,自己一人自然不会放在他眼里。

    自古庶子,地位就不如嫡子。

    终归是自己没个好后台。

    朱元璋道:“你是不是觉得冤?”

    朱桢道:“不冤!”

    朱元璋吃惊,这个回答在他意料之外。

    “你果然不是常人!”

    朱元璋果然是朱元璋,他怔怔地看着朱桢,缓缓道:“你不是以前的你,以前的你只会窝在家里,除了读书就是玩乐……”

    “现在,你忽然变了!朕派人调查过你,以为你遇到过什么奇人,得高人指点!”

    朱桢笑道:“结果是儿臣并没有什么奇遇!”

    朱元璋点点头,看着远方若有所思,他很多不明白。

    朱桢心里想笑。

    “你的变,是在一次大病之后……”

    朱桢点点头,那就是自己穿越过来的时候。

    “你知道刘基会死,朕可以认为是意外,但你在空印案发之前,也预料到了,是不是!”

    朱桢不想否认。

    这个老爹是个绝顶聪明人,有些事不必否认。

    “你当真有未卦先知之能?”

    朱桢摇摇头。

    “朕也不信!”

    “可这事就奇怪了!”朱元璋继续道。

    “朕始终想不明白!”

    “废丞相制,就算以你之才已经想到,但也决计不敢随便说出来,这证明你事先猜到朕的想法!”

    “还有设辅政之举,非人一时半会能想出来的!”

    这些事朱元璋说得没错,朱桢除非是神,是不会瞬间想出这么多东西的。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让朱元璋吃惊,吃惊就会起疑。

    何况老朱本身就是喜欢起疑心的主。

    朱桢知道朱元璋说自己什么心狠手辣,还是在怀疑自己动手打了秦王。

    果然!

    朱元璋道:“你之才华,如果不用在正道上是很可怕的,听说老二伤势越来越重,只怕……”

    朱元璋很伤心。

    “父皇!别说了,父皇想如何流放儿臣?”

    “有你在,朕的几个嫡子总不安全!”

    这才是朱元璋的内心话。

    朱桢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当着自己明说。

    朱桢手指搓着,微闭上眼,似乎看穿了朱元璋的心理。

    朱元璋在害怕。

    朱桢只是邪魅的微笑着,看着朱元璋。

    自己现在只有就势上架,做为退路。

    过了这一关,和朱元璋才能相互不猜疑。

    在锦衣卫做的事,朱桢从朱元璋的表现上来看,确认过眼神,他并不知道。